高盛鼎晖1亿美元注资皇明太阳能
12月12日,美国高盛、鼎晖投资、皇明集团战略合作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国际两大顶级投资机构首批一次性投资皇明集团近一亿美元,并积极推动皇明集团的上市工作。原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理事长、原国家财政部部长项怀诚,在国际金融危机不断蔓延的情况下,高盛和鼎晖逆势注资皇明无疑是对中国太阳能光热产业的极大肯定,也将极大增强中国企业的市场信心。
据鼎晖投资董事长吴尚志介绍,在被投资公司的选择上,鼎晖一般遵循两个原则:一是该企业所处的行业非常有发展前景;二是该企业是这个行业中最具竞争力的行业龙头。“鼎晖跟踪皇明已经有9年的时间,高盛也有5年。”国际太阳能学会副主席、皇明集团董事长黄鸣说。
“太阳能光热产业是寒冬里的一把火,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多年的追踪考察让我们对皇明信心十足。”高盛(亚洲)董事总经理张奕表示,在全球金融危机蔓延,经济出现疲软的情况下,皇明集团却逆势而上,呈现强劲发展势头。皇明打造的中国太阳谷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太阳能热利用基地,年推广集热器面积200多万平方米,相当于整个欧盟的总和、比北美的两倍还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一份报告称,到2010年,我国太阳能集热器安装面积将达到1.5亿平方米。
山东省副省长黄胜指出,根据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山东省将继续加快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逐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中的比重,积极扶持皇明等可再生能源企业的发展,并大力支持德州市政府和皇明集团共同承办的2010年世界太阳城大会。
“皇明不但没有萎缩,反而要大规模扩张。”黄鸣表示,皇明(青岛)国际研发中心已经启动,皇明集团还要在西安、武汉、杭州等地设立市场推广基地、物流基地、服务中心、培训中心及展示中心。“大盘的走势和个股之间没有必然的关系,即使大盘全跌,皇明的股价也会升。”黄鸣对上市显得非常自信,并称皇明的上市工作正在积极筹备中。
国务院参事、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长石定寰认为,目前,金融危机导致中国太阳能光伏“集体冬眠”,原因在于核心技术、主要原料、市场都在国外,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国内市场的“光热”却逆势而上,太阳能两大行业分化日益明显。随着国际资本的注入,“光热”龙头皇明将进一步拉大与同行其他企业的差距。
德州市市长吴翠云;鼎晖投资总裁焦震;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产业联盟执行理事长、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华夏时报》主编水皮;《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等领导及专家出席了此次发布会。参加媒体有CCTV、新华社、中新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南方周末等近百家。


用特有方式点起太阳能“光热”这经济寒冬的“一把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