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四万亿扩大内需工程中纪委的反腐措施应及时跟进
李华新
本报讯国家发改委负责人昨日就扩内需促增长的十项措施答问时表示,中央提出4万亿元投资需求,地方提出10多万亿,两者在口径上是不一样的,但会有重叠的部分。
该负责人称,从投资内容看,4万亿元投资集中安排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和农村基础设施,铁路、公路和机场等重大基础设施,医疗卫生、文化教育事业,生态环境工程,自主创新和结构调整等六个方面和灾后重建。地方提出的投资数据涉及的范围要宽一些,各省数据涉及的范围也不尽相同。从实施时限看,4万亿元投资是指2010年底前的投资需求。一些省份提出的时限不尽相同,由今后2年至5年不等。( 南方日报 2008-12-10 08:39:21)
据说,现在北京已经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来要求扩大自己对方内需项目工程的要项目团队,而且这个势头有增无减,想想对方上当热情也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扩大内需改善民生,对于一些对方来说,一些过去想搞但是没有资金建设的具体情况,现在恰好有了中央 扩大内需的政策,来得到国家的自己你扶持,也的确成为一个各级地方政府的当务之急。这样的积极性的确是可圈可点。
但是至于这些过程会不会有新的豆腐渣,会不会有腐败的工程,谁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的治下不会出现。现在发改委已经意识到这一问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负责人9日就前不久出台的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答问时表示,将从五方面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腐败问题和“豆腐渣工程”。
这些措施是很很具体的,但是现在同样需要的是中央纪委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措施来对扩大内需中出现的腐败现象,更是要先把筹划说到前面,一旦出现问题,那么,除了党纪处理之外,涉及到违法的事件和人的,应该严格按照律法程序就行处理。
因为面对大量资金的投入和项目的实施,这里提到的要扩大内需,兴建百姓期盼的各项工程,而在具体的操作上,想从这块蛋糕上捞取利益的依然是大有人在。
而且是在工程的承包上,其中的许多的名目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因为,在一些原则制定的同时,如何对这些大量的过程资金的使用和项目进行管理,以及如何保证工程的质量。过去的常规措施是否有效,以及是否应该采取一些必须的特殊的措施,想来也是很有必要的。
现在百姓期盼中纪委的相关措施应该及时跟进,而不是滞后,是不是这样的一些工程用平时的监管和措施就可以了,这不是一个问题,关键是纪委、审计、监察等部门要对现在的新情况用新的思路来进行调整工作思路和策略。
发改委现在未雨绸缪,在当下扩大内需成为全国上下一个共识的情况下,已经意识到扩内需要严防重复建设、腐败和"豆腐渣"。这是值得让人深思的问题。而在这个时候担负对全党进行纪律检查的中纪委及其各级党组织,更是应该把工作做到前面,扎紧扎密工程项目实施中防范腐败行为的篱笆,使得这些民生工程能够真正成为为经济平稳发展注入生机,也使得那些打工程主意的某些人无法得手。
及时跟进扩大内需工程的反腐力度,中纪委的措施即使是老生常谈,也是非常需要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