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蛋”还扯不扯?
江苏南北地理分界标志已停工两月。由于标志工程中间的横梁太低,建好后连身高1.60米的人经过时都会碰到横梁,9月下旬南北分界工程的标志球停工,迄今没有进展。(《环球时报》11月13日报道)
对江苏淮安搞的这个“南北地理分界标志”,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从消息传出开始,争论就没有停止过。有网友戏称其为“天下第一蛋”,有媒体称其“很南北,却不是东西”。某网站进行的有15万名网友参与的调查显示,93.61%的网友认为淮安不该建设我国南北分界标志。相关专家也对“各地一窝蜂上马”表示明确反对。但当地官员的热情并没有因此受到丝毫影响,选择了“在争议中开建”。
然而,时隔不久,这个“天下第一蛋”却停工了,成了一个“准烂尾工程”。停工的直接原因很可笑,居然是“横梁太低”、“连身高1.60米的人经过时都会碰到”。当初是怎么设计的呢?怎么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呢?要知道,这可是耗资好几百万的大工程啊,这可是当地官员非常重视的重点工程啊,怎么搞得如同小孩过家家一般儿戏呢?
也许,该标志停工的原因,可能不至于设计缺陷一项。在当前信息并不透明的现状下,我们无从得知其背后还有多少“隐情”。我现在比较感兴趣的,一是这个“蛋”是不是还要继续扯下去,二是如果这个“蛋”最终真成了名副其实的“烂尾工程”,到底谁该为之负责?由此被糟蹋的纳税人的血汗怎么办?不管这个“蛋”还扯不扯,一大笔钱打了水漂是不争的事实。
对此,我的建议是:既然已经停工了,就趁此机会收手吧,尽管前期工程浪费了不少钱,但现在放弃起码能避免更大的损失,能给老百姓省一点就省一点吧。同时,这个“烂尾工程”也不必拆除,就放在那里作个“教训碑”好了,让各级官员能够因此而时时警醒,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假如再能够对相关的责任人进行追究,就更是大快人心了——当然,我也知道,这种可能性不大。乔志峰的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