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阮思余“史上最牛村庄腐败”中关于周益先的失实言论


 

驳阮思余“史上最牛村庄腐败”中关于周益先的失实言论
——材料与事实不符,疑点丛生;攻击陷害有功者,别有用心;阮被收买受指使,另有内幕;网上恶搞造舆论,居心叵测。
 
失实一:丁志友私家车成为周益先的“专车”。
周于1992年担任叶集党委书记,彼时叶集经济落后,干部们不要说私家车,就连公家车也没有。前往外地考察或开会时,用的是丁志友的私家车。但这并不意味着丁志友的私家车就成为周的“专车”。难道当时的叶集除了周益先,就没有别的领导了吗?他们前往外地也有用丁的车,为何矛头单单指向周呢?令人费解。而且阮所说的“就连周益先回金寨县老家都是丁志友负责专车接送”更是子虚乌有。
 
失实二:关于“上层路线”及三句话。
阮说叶集的行政区划与周有着紧密的联系。这是必然的。当时正值周主政叶集期间,不和他有紧密联系,难道还能和你阮思余有必然联系吗?阮甚至将周把叶集作为改革实验区归结为上层路线的表现,真是可笑!如果当时的叶集不搞改革实验区,哪来的今天的叶集?叶集地处安徽交界处,交通便利,条件得天独厚。如若不搞实验区,哪能吸引外资,更无需谈发展!周在位期间,将叶集实验区搞的有声有色,取得显著成绩,以及为后来叶集的发展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都是有目共睹的。不知阮为何对这偌大的功绩避而不谈,而单单揪住那些假象不放呢?阮说周的“上层路线,还表现在,在周益先主政叶集时,经常在各种会议上说,时任省委书记卢荣景对他说过这三句话:改革成功了,是经验;改革失败了,是教训;改革不成功,不追究责任。时刻将上级领导人的话挂在嘴边。”在这里我们不禁要问上一句:阮先生您觉得哪里不妥了?改革本就是双刃剑,谁也不能保证只要改革就会成功。将上级领导的话传达给下级,说的这三句话,目的在于发动群众,让那些官员敢于放手去发展。若不如此,下面的官员在改革阶段畏首畏尾,何来勇气为改革作贡献呢?阮竟将这个跟上层路线挂上勾,可见阮为了给周安罪名,扣帽子,可谓是绞尽脑汁,煞费苦心啊!如果周在会议中没有提及卢的话,那阮先生会不会给周安上一个“欺上瞒下,一手遮天”的罪名呢?
 
失实三:关于“大权独揽”。
阮说周控制干部和人事安排是大权独揽的表现。“如果要提拔一个人,哪怕是工厂进一个职工,有时都得经过周益先。”这只是阮的片面之词。在干部的使用上都是按照相关的程序进行,都是按照《干部任用条例》执行,在干部的使用上也向来都是党委研究,集体的决定,不可能是个人的决定,都是有据可查的,阮还指控周控制财政审批权力。更是不可能,在财政的审批上向来是行政负责制度,重大问题都是经过会议研究决定的。然而在这里所说的“大权独揽”简直就是无稽之谈。对于一个为改革做出卓越贡献的功臣来说,未免太不厚道,也太没人道了。
 
失实四:关于阮说“干部年聘制”,无人精心卖命工作。
看到这里我们不禁纳闷了:不实行年聘制,难道还要实行终生制,世袭制?阮先生的思想还真是够独特的啊!有创意!不生活在封建社会实在是太可惜了!阮说这话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过,如果大家都在想着怎样讨好周,挖空心思巴结他,而周也整天想着如何敛财。大家都忽视工作,那叶集又怎会有今时今日的发展?这些成绩不是他们的功劳,难不成还能是你阮思余的?别人的辛苦你没看到,只知道在家里批判这个说那个,早知道还不如让你上台了。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叶集的高速发展是有目共睹的,而这发展与执政者的英明决策与领导也是分不开的。这些不是你一个阮思余,不是你的几篇舆论恶搞就能够抹杀的!
 
失实五:“买官卖官”。阮诬蔑周搞单“裂”就是想最大限度的谋取个人权力。
这话未免太言过其实了!所谓“在其位,谋其政”,执政者若没有权力,即便有能力也无法施展,又怎会有所作为?至于阮说周玩弄权术,将一批老干部一次“请下来”。在这里我们想要问一句,阮先生您是不是不了解国情啊?干部老龄化本来就不为国家所提倡。有些老干部年纪大了,虽然爱业敬业,但毕竟力不从心,不让他们退休颐养天年,难道还要他们老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吗?阮所提供的关于周卖官的几个典型案例,这里我们也要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提出一些质疑:阮说刑刚.张义武以及王永红都是从周那里买得官职。诚如阮所言,这几个人都是普通职工,而当时买个正科需要至少10万,副科5万。彼时的105万可不是现在的105万。这对几个普通职工而言无疑是天文数字。试问他们又如何能拿出这样一笔巨款来从周手中买得官职呢?据悉,刑刚与张义武皆为比较有能力的人。从政本就是能者居之,难道在阮的眼中,职工就只能一辈子是职工,不能凭借自己的实力走上仕途吗?阮先生的封建等级观念还真是严重啊!实在是无愧于一个优秀的封建卫道者的光荣称号!
 
失实六:关于阮影射周利用行政权力直接控制企业,决定企业领导人的命运。
阮说周的做法与社会主义经济背道而驰。这控诉显然与事实不符。如果真是这样,那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周领导的叶集试验区取得显著成果及经济的高速发展,阮思余又作何解释呢?阮在此处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企业普遍建立厂长责任制”。这里也引用邓小平同志的一句名言“不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周的贡献足以使阮的谣言不攻自破。
 
失实七:周接受浙江商人一套住宅。据我们所知,这套房子乃是周的儿媳在于周的儿子结婚之前所购。
周的儿媳在购房时曾向家中拿了10万元,以后均以分期付款的方式结清。房产证上户主的名字是周的儿媳张婷。与周并无半点关系。此事有据可查。可见阮是在无中生有。其险恶用心令人不齿!
 
失实八:关于阮提供的佐证“身边人,自家人,想啥要啥给啥”。
其中有很多地方都与事实不符。在这里把我们所掌握的情况在此公布于众,希望大家不要被一些有心人士所利用,误信这些谣言。阮说周的儿子周尚只有中专文凭,但是我们了解到,周尚曾在中国科技大学进修并拿到本科文凭。周的侄儿周健曾在312国道叶集段收费站工作确有其事,不过他并非如阮所说“吃喝嫖赌样样都干”至于说周健曾经用房产证骗取钱财并携其情妇离家出走更是子虚乌有。阮还说周的妹妹妹夫在苗圃担任会计,这与真实情况不符。阮所提供的这些伪证从何处得来,其用意究竟何在?
 
失实九:阮控诉周在自家婚丧时日敛财。
阮提及前去官员人数之多,竟让平时街上随处可见的出租车没了踪影,这若是让当地人听了,一定觉得十分好笑。古碑的经济发展水平什么时候到了街上出租车随处可见了?事实上古碑镇上几乎没有出租车。偶尔一辆呼啸而过,那估计也是路过。至于说周趁此机会大肆敛财,皆是引用丁志友的父兄的举报材料。这些并未得到证实,又怎能作为证据来控诉别人呢?这不是控诉,这是赤裸裸的诽谤!
 
 
阮思余在他所写的东西中失实部分太多,有些自相矛盾,有些纯粹是子虚乌有。阮说群众对周怨声载道,叶集人民对周极其不满。但事实却是,在周调离叶集后,叶集人民曾联名上书,要求周重返叶集主政。诚如阮所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眼睛也是雪亮的。”这点从叶集群众要求周重返叶集就可以看出来。阮的言论中不时提及“群众”,“我们要相信群众,相信他们的眼光,相信他们的判断力”。一个劲儿地给群众戴高帽子,不是别有用心,又是什么!如果真如你所说那么相信群众的眼光和判断力,那么你为何还要大费周章的写这些个东西来诬陷他人,误导群众呢?有妄图煽动利用群众之嫌。此乃小人行径,为人所不齿!如果阮在对于记者对周的一篇报道,阮极尽讽刺。而且质疑记者报道的真实性。然而他却忽视了最重要的一点——周的政绩。若周不勤政廉政,只一心揽权敛财,谋取个人利益,那试问叶集试验区又怎会取得如此显著成绩?不是别人的贡献,难道还能是你阮思余的功劳?阮在他的文章(姑且称之为文章吧)写道“笔者可以负责任地说,本文,包括本‘群英荟萃’的其他文章,也正是村民所力求发出的声音的真实反映。”看到这里我等不禁哑然失笑。你阮思余拿什么来负责任?!你不是叶集人,你不生活在叶集,你又是从何处听到叶集村民的呼吁的?!你写这些个东西,其居心究竟何在?!难道真如你所言,是响应群众的呼吁?恐怕未必吧!你写这些个东西,实则是受人指使,被人收买。否则你一个外人,又从何处得知这些人所谓的“内幕”呢?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请问阮先生在写这些带有攻击诽谤的言论之前可有去叶集民众间“微服私访”啊?阮从一开始就历数叶集若干官员的种种罪行,并为每一罪行都提供了极尽详细的材料。我们现在姑且先不论这些材料是否属实,单就阮从何处得知这些“材料”,就足以令人费解了。除了有心人士的指使,找不到更合理的解释。本人历来鄙视那些自命为正义人士,表面上一副道貌岸然,嫉恶如仇,背地里却做尽不可见人的勾当。明明就是不折不扣的伪君子真小人!周在位期间,得罪一些人在所难免。有人挟私报复,处心积虑地要击垮周益先是很明显的。为此他们收集了一些“罪证”并将在网上造舆论这一“任务”交给了阮。阮不辱使命,瞧这小文章写的,乍一看跟真的一样,有够水准。可见其功力也绝非一两天了。可以说他确实是个合格的“枪手”。我们了解到,他之前作为枪手曾写过一些关于四川汶川地震的东西,但不知为何后来遭到网站“枪毙”。枪手的东西被枪毙与网站,不知道这算不算是死得其所呢?!阮还公然与记者叫板,影射记者报道不实。一个人品不正的枪手与视真实为第一生命的记者相较,不知道谁的作品(姑且将阮写的东西也称之为作品吧)更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呢?答案自然不言而喻。
 
现在仅就我们所了解的情况以及我们的质疑说出来,供大家参考。希望大家不要被阮思余之辈的片面之词所迷惑,更不要被有心人士所利用了。在舆论面前,大家要提高警惕,擦亮眼睛,不要被恶搞事件给“电到”。相信真相终将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