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台湾的街道上,大陆来的人看到有一样的繁体字、到处有夜市小吃、很多传统的房子与社区,但是内部的台湾仍然有很大的地区差异。很多人知道台湾地区的政治版图是南绿北蓝,也就是说支持民进党的多在中南部,而支持国民党的多在北部,目前国民党也在多数的县市执政。中南部的民众思想比较独,而北部民众更主张两岸交流。我们这次伴行的导游是在台湾出身的外省第二代,根据他的介绍,在区域文化上,台湾的文化差别比较明显,比如在台北大家比较容易听到普通话(在台湾称国语),外省人也比较集中,从小吃到店面也更加体现五湖四海的特点,人比较开放,即使台面上争的严重,但是私下又可以做朋友;而台南与高雄,本省人就占压倒多数,多讲闽南语,不少民众还保留着使用日语的能力,那里的人比较直爽义气,比较会认人不认事,所以那些支持阿扁的民众就死活支持阿扁,跟阿扁是不是真的贪污都不搭界;台中这样的地方,历史上资源有限,因此一度曾靠风化产业发展,而现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也是有目共睹,而民间也多崇尚朋友情谊,场面上啥都好办,政治上则有摇摆性,所以历来台中决定着蓝绿胜负的关键。所以如果大陆朋友去台湾,在台北你会发现友善的人比较多,而在台湾的中南部听到有多点的人对大陆说不太友好的话,也不要太吃惊。说实话,这次陈云林会长来台,很多方面都可圈可点,唯放弃访问中南部可以说是一个败笔,而且在离开台湾的时候感谢蓝营与保护他的警员,而对抗争民众的喊话不够。
过去我几次来台湾,现在回头想想真正的朋友都是在北部的,而在台南的也就是一个哈佛的同学。其实我这个同学在台北工作很长时间了,所以就看得出北化的特点,比如他的观点可能与绿营有相当差异,但是在场面上他还是要与其他绿营同志跟进,这样才能做到不为台南选民批评,而不会丢失选票。最近台湾与大陆的学校的教育交流很快要放宽,我在想如果我们有更多的下一代青年能成为同学、成为有共学情谊的朋友,那么很多的事情就可以有了对话与包容的空间;而且随着三通的深入,有更多的人有了生意与合作的经验,那么又会多一层认同的可能性。但是不管怎么样,认识到台湾人不是铁板一块是一种重要的心理准备,否则我们就可能会在与台湾同胞的交流中出现很情绪化的现象。我1997年第1次来台湾,这是第4次,与首次来的感觉比,台湾进步很有限,过去的8-10年台湾社会的意识形态之争严重了,而在整体经济与建设上的发展虽有高铁这样的重大工程,但是整体发展则相当迟缓。现在的台湾在与大陆对话中的筹码其实更有限了,唯因如此我们普通民众与当局与台湾方面的对话,自然要多一点宽忍,在原则之外多一点弹性也许更能帮助获得民心。
昨日场景:早上听台中市政府简报,胡志强市长在领导建设文化都市方面的确有成绩。喝春水堂的珍珠奶茶。访彰化鹿港小镇,吃著名台湾小吃蚵仔煎、鲜肉包和牛肉面。乘高速铁路经嘉义和台南去高雄,台中到高雄只一小时而已。台湾中南部农业发达,人们也爱养鸽赛鸽。是晚,我们一行去高雄海滨吃海鲜。
今日小诗:
独食
一个人的餐桌,
配着热闹的背景,
我习惯了这种孤立的清静。
斟满自己的酒杯,
筷子在菜碟与嘴唇间穿行,
在清蒸红烧着的味道里,
沉湎不醒。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番药烧鱼
八两左右鳊鱼各两条,收拾净,在油中两面小炸取出。番茄两大只沸水中去皮,切成片。山药一条切成块,沸水中煮五分钟取出。用橄榄油起锅,放入番茄、山药大火炒两分,加入沸水两大碗,放入鱼,再加葱段姜片,大火煮十五分至山药酥化,放入食盐酌量。中火五分后出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