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豆:渐渐进入中长期宽幅振荡走势
一、2008年10月走势回顾:
2008年10月豆类产品大跌。中美两市大豆豆粕10月上半月大跌,下半月企稳。中美两市豆油跌势持续到10月下旬才止跌企稳。
商品期货市场大跌主要受到来自金融危机-流动性缺乏-资金出逃商品市场的抛售打压,原油为领跌品种。豆类期货品种在资金出逃与原油领跌的双重作用下亦走出大跌行情,多头资金及人气遭到重创。
下半月,豆类期货中的大豆与豆粕在阶段性的资金出逃结束、周边商品及股市溢出压力减小的情况下,率先步入止跌盘整走势;豆油跟随原油继续有所下探,并在10月下旬渐趋止跌企稳。
附1:近期豆类价格跌幅统计表:
价格跌幅统计简表
|
大连商品交易所
|
CBOT
|
NYMEX
|
||||
指数
|
豆一
|
豆粕
|
豆油
|
美豆
|
美豆粕
|
美豆油
|
原油
|
2008年10月跌幅
|
16.52%
|
20.12%
|
22.48%
|
12.45%
|
3.41%
|
23.59%
|
32.20%
|
2008年7-10月(4个月)跌幅
|
35.57%
|
33.56%
|
46.33%
|
41.10%
|
33.12%
|
48.59%
|
51.01%
|
7-10月跌幅大小排序:原油、豆油、大豆、豆粕。
二、影响因素分析:
1、金融经济周边市场:
(1)中美经济:
美国经济进入负增长状态:美国三季度GDP经年度化调整后的增长率为-0.3%,国经济开始进入负增长状态。有分析人士认为四季度GDP的下降幅度可能高至2%-4%。
中国2008年GDP增长率下滑已成定局:中国2008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01631亿元,同比增长了9.9%,比上年同期回落2.3个百分点。
经济发展不乐观,消费需求疲弱。
(2)CRB、原油:
7月到10月4个月的时间里,CRB指数下跌42.00%,原油下跌51.01%。
98-03年的6年时间里,CRB指数运行区间大致为(180,240),CRB从2002年步入上升通道,至2008年7月结束,上升通道维持了7年之久。CRB指数目前252点附近,下档支撑关注220到250一带能否有效企稳。
83-04年的21年时间里,原油指数运行区间大致为(10,40),原油指数从1999年步入上升通道,03年加速上涨,07年再次加速上涨,至2008年7月。08年7月以后原油价格迅速回落。目前从99年到08年的黄金分割率显现最低的回调收盘价位应在61.25左右,也是原油目前所处位置的附近,跌破这一带,下跌空间将再次被打开。
CRB指数及原油目前所处位置特点:(1)价位处于人们在过去几年(05、06、07、08年)已经习惯的心理价格的下方,从这个角度看,价格处于“低位”。(2)03、04年以前价格运行大区间的顶部之上,从这个角度看,价格处于“高位”。
也许这正是经济中“质”的变化所引发的商品价格重新定位,而在出现金融危机并牵扯到经济发展的情况下,在05-08年已经发生的“质”的变化能否再退回来?如果商品价格再退回到03、04年以彰的价格运行的区间内,并在此维持运动,那我想经济就出现了衰退,而不仅仅是发展减缓。减缓与衰退是两个概念,减缓是回调,是发展过程中的调整,而衰退则是对发展的重创。
我想不会出现大面积的经济衰退,所以我想CRB、原油的下跌空间有限,也许会触及到03、04年以前价格运行的区间内部,但时间会较短。
此外,经济需要调整,经济复苏时可能还是工业金属、能源会率先做出反应。
总之目前认为经济处于调整期,对应地CRB、原油都需要在底部盘整,大豆亦然。
以上二者目前可以期待的是止跌企稳,而不是上涨,此二者不会为大豆带来上涨的动力。
2、大豆供需情况:
08/09年度全球及主要生产国大豆产量统计表(预测数字)单位:万吨
|
|||||
国家
|
美国
|
巴西
|
阿根廷
|
中国
|
全球
|
产量
|
7949
|
5930
|
5100
|
1750
|
23603
|
备注
|
USDA
|
Conab
|
阿根廷农业部
|
中国粮食信息中心
|
|
据分析机构Informa:2008/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4060万吨。
美国农业部:2008/09年度全球大豆产量预计为23574万吨。
以全球08/09年度大豆需求23500万吨(高于USDA预测的数字23396万吨)来看,年度大豆供给稍大于需求,年度剩余转入期末库存,库存稍增加。
供需基本平衡,不支撑大豆价格在中轴水平上偏离过大,不支持大豆极端价格。
3、国内政策:
(1)国储收购大豆:国储在1.85元/斤的价格水平上收储大豆,由于收储量不大及国内大豆大量进口的原因,该政策对大豆价格的拉高作用并不明显。不过通过该政策树立了大豆的价格榜样,起到了不错的止跌效果。
(2)4万亿元投入计划及积极财政政策与偏松货币政策的实施,以促进经济健康发展为目的,对于大豆来说是长期慢慢体现的利好。资金流入实体,实体运转产生效益,好的效益再转化为需求能力需要一个过程,作用的体现也是稳步持续的,不是阶段性与突发性的,所以我们在大豆的期货行情上并没有看到对政策反映。
三、结论及操作建议:
1、大豆供需面不能支持大豆出现极端价格。
2、经济发展因素、CRB、原油等在过去的4个月里对大豆起到了领跌作用,目前大豆走势仍然与他们最密切相关,大豆近期横盘企稳原因主要在于CRB、原油的企稳。国内的政策支持对大豆有支撑作用,但比较小。
3、后期CRB、原油下跌空间有限,大豆的下跌空间亦很有限,随着经济调整,大豆进入中长期振荡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