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那一刻,我正坐在电视机前——我想许多人和我一样守在电视机前,还有几万观众进入“鸟巢”中,他们是与我一样希望看到刘翔的飞翔。
可是我们看到了令人惊愕、令人伤心的一幕——刘翔退赛了。
事后,较多地参与刘翔赛事报道的中央电视台记者冬日娜在描述刘翔退赛的原因时这么写道:
“孙海平还透露,刘翔在平时训练中光脚穿跑鞋,右脚磨起来非常大的泡,这在他的训练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他起泡之后,就在训练后用针挑破了,这就成了很小的伤,没有太在意。没想到破的地方,因为他一天都不能停止训练就把水泡磨成了硬茧,这个茧就不断的往肌肉里面长,一直磨他的骨头了,实际上这不是一个骨头的伤,而是慢慢的肌腱包括骨膜长期的损伤刺激他的脚。一旦是强度大了,就会刺激他的脚。现在让孙海平教练更加头大的是,一旦他的脚伤反应,他的腿就有反应。”后来在看到关于刘翔脚伤的诊断,说是叫“跟腱止点末端损伤”。据专家介绍,刘翔所患“跟腱止点末端损伤”是跟腱炎的一种,属于软组织炎症。
我不是学医的,对此不是很明白。但我想到的竟然有是与刀具有关的一个细节“刃口”。因为据了解跟腱是位于踝关节后方的一条大的肌腱,它连接小腿后方的肌肉群到跟骨,是人类行走、奔跑、攀登等运动不可缺少的工具。有炎症跟腱会变脆,硬要跑就会很疼,还可能会发生断裂,到时麻烦就更大了。
而对于刀具来说,应该说刃口是进行任何切削活动不可缺少的部分,切削时切削所产生的力和热都会集中在与刃口相邻的一个小的甚至很小的区域内,有的会产生粘屑、微裂纹、热量积聚等等问题,在继续使用时会发生热变形、崩刃,这样不但刀具废了,还有可能给刀具的使用者带来其它的麻烦。
刃口的处理经常是在一定程度上的微观的,不注意的可能根本想不到其中的问题可能对整个刀具的使用带来的影响。就像刘翔光脚穿跑鞋练习,出了水泡,被挑破后形成的小伤很难引起注意一样。
在前不久我们举办的“中国刀具设计制造培训课程”2008研讨班上,我与好几位老师都谈到了组成刀具刃口结构的三个要素——基体材料、涂层和几何参数。而上海交通大学的博士生导
现代管理有一句名言:“细节决定成败”。刘翔脚后跟那用针挑破水泡形成的小小的伤口应该说是一个细节,细小到连刘翔本人和他的教练孙海平都没有在意,可是现在,就是这个小小的水泡种下了祸根,导致刘翔不能参加在自己家门口的卫冕战。
这是刘翔的遗憾,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遗憾。
就刀具而言,我感觉我们国内的许多刀具制造商都没有充分认识刀具刃口的重要性。作为学刀具的技术人员,一些人可能在理论上也知道刃口是重要的,但可能没有认识到、没有意识到它是如此的重要。它需要我们仔细分析它在切削时的应力分布、应变分布、热分布,它与工件、切屑之间在每个瞬时的物理的、化学的以及交互的作用,从而优化刃口(包括刃口细微结构的材料、涂层和几何参数),让我们的刀具在细节上尽力不输给任何人,为我们的用户创造价值。
我们的刀具用户也有必要尽自己所能去了解刀具的细节。要清楚地认识到,刀具和刀具是不同的,就像人与人是不一样的:我们绝大多数人不会达到刘翔的速度,也不会达到姚明的高度。我们只有了解了刀具,我们才能选好刀具、用好刀具。
我认为细节决定着你选用的刀具的好坏,仅仅依靠价格做判断是非常片面的。例如,现在
在这届奥运会上我认为的有一位中国奥运英雄是女子乒乓球选手王楠。这倒不是因为她拿了多少奖牌——尽管王楠在这次北京奥运拿了1金1银两块奖牌,还以4块奥运金牌的成绩追平了邓亚萍保持的记录,而是她面对天大的困难,泰然对之的无畏精神。
在3年之前的2005年,王楠被检查出来甲状腺癌。但王楠在动完手术1个多月待伤口恢复就又开始训练,这次的1金1银真是令我敬佩之至。一个癌症患者能够重新站上奥林匹克赛场已是奇迹,何况又夺金又夺银的。我们国内的许多企业尽管经过改制、改组,应该是已经可以脱胎换骨,重新征战,但许多企业自认为好像是癌症病人,虽然动手术割去了那个肿瘤,但要他们到市场上与国际一流企业同台竞争,还是缺乏勇气,自认不如。
我们的这些企业能不能学学王楠?王楠在接受杨澜采访时说到了那个令人生畏的恶性肿瘤。她说,“没问题,不就不好东西拿完了以后不就好了吗?”她还把癌症看成感冒,她甚至说“我多坚强,别人多脆弱,这就是一个感冒一样,真的像感冒一样。”我们的国内刀具企业,过去的确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就像一个身上长了恶性肿瘤的病人,现在经过改制、改组,应该是已经把不好的东西拿掉了,应该能像王楠那样重新投入训练,从新登上赛场,从新焕发光芒。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金属加工在线” 转载请以链接形式注明出处 网址:http://www.mw1950.com/html/200809/0924/2008092411155347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