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式和谐
赵伯平
我把和谐分为两种不同的类型,即“和而且同”与“和而不同”。它们的区别之处有五。
区别一:
1、和而且同的和,由精于政治平衡术的人格化龙王权威,按较为合理的比例,将功名利禄分配给位于不同阶层、版块的群龙,使群龙之间保持一种大致和谐协调的关系。和而且同的同,用同一个政治原则、方针目标、政策措施、重要讲话统一群龙的思想认识,不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候、任何场合,以任何方式进行怀疑、批判、反思或否定。从上到下说同样的话,唱同一首歌。比如,中国传统农耕社会以四书五经,三纲五常的礼教伦常作为统一全社会思想认识的大学之道,不遗余力地教而化之,天下百姓须以谨遵三纲五常,争做忠臣孝子,顺从,安分守已,知书达礼为人生在世的最高尚美德。
2、和而不同的和,体现在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群龙尊重它,承认它的最高权威,紧紧环绕在它的周围,有制度可依,有制度必依。和而不同的不同,体现在群龙之间的自由竞争。针锋相对的政治团体,多元的方针、政策和宣传造势手段;眼花缭乱的学术流派,多元的假设、求证和辩驳互动论坛;数以万计的企业机构,多元的目标、定位和营销推广方式。
区别二:
1、和而且同的和是不可持续的和。人格化龙王权威做到和的前提是耳聪目明,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体上明了全社会分为几个阶层,每个阶层又分成几大利益版块,各阶层、版块的主流诉求;深谙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之理,既要拉开群龙之间的差距,制造出矛盾,便于自己对群龙分而治之,又不能让差距过大,把一部分龙逼上梁山。
“和”可持续的前提是人格化龙王权威终身耳聪目明,代代耳聪目明。人格化龙王权威当然知道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要对外宣称自己是天子,他拥有对群龙的身杀予夺是老天爷的旨意,群龙要乐天知命,听天由命;他的话是金口玉言,一言九鼎,群龙理解的要服从,不理解的也要服从。这等狐假天威的鬼话,虽然的确能让群龙顶礼膜拜或忍气吞声于他的脚下,但毕竟有个限度,即人格化龙王权威分配给群龙的物质资料要能满足他们最低的生存。超出此限,“和”就不可持续,就会出现周而复始的改朝换代。
2、和而不同的和是经久不变的和。非人格化法治权威的和系于一个广为群龙尊重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非人格化法治权威的和系于一个不因时间而推移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上台执政的龙可以变,执政龙脚下的制度平台则风雨不动安如山;制度平台在,群龙相安无事的局面在。上台执政的龙不过是群龙中的普通一员,无任何法外特权。群龙也是以平等的平常心看待上台执政的龙,他一样有七情六欲,一样有说错话做错事的地方。可信的,就信;不可信的,就不信。
区别三:
3、和而且同的和是知足常乐的和。人格化龙王权威的最佳土壤是农耕社会,一方面生产力水平低下,可供分配的物质资料少,另一方面共有的人情人性,又使得群龙与龙王有着同样的对荣华富贵的本能愿望。怎么办?软硬兼施。软的由帮忙的文人们整理出一堆如安贫乐道、视金钱如粪土、钱乃身外之物、老实本分、吃苦耐劳、谦谦君子、忍辱负重、“静能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智,非宁静无以致远”、“黄金未为贵,安乐值钱多”、“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等能有效转移,或减少群龙对荣华富贵注意力的价值理念。硬的由严刑峻法做坚强后盾,你群龙识相,我就让你们做稳了奴才;不识相,我有株连九族、剥皮、凌迟、炮烙等大刑伺候,看你敢不敢?群龙要么被软的一手蒙住了,要么被硬的一手吓住了。于其说知足常乐,倒不如说知足常安,知足了,激流勇退了,方能保住有限的物质资料。知足常乐的和不是发自内心的和,而是委曲求全的和、退而求其次的和。
2、和而不同的和是求同求异的和。非人格化法治权威的天然生态是市场社会,既要求同,求世人之大同──共有的人情人性,求得了共有的,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文化背景的同,就会有建立在大同之上的共有的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求同才有群龙用于竞争的场。
又要求异而非存异,存异者心中只有他自己的异,容不得对方的异,很想一口气置对方的异于死地而后快,但心有余而力不足,担心势均力敌的双方弄不好要同归于尽,还是忍一忍,退后一步再说。先求出双方的一点小同来,缓和一番目前十分紧张的空气,握握手讲讲和,以赢得时间来慢慢增加唯我独尊,消除异已的砝码。因而,存异者必专制,他求的是眼前的狭隘的一点小同,没有求世人的大同。求大同者有自己的异,也容得下别人的异。不仅仅容,而且真心实意地求。求得琳琅满目的异,构成兴旺发达的市,求异才有多元的群龙荟萃的市。
求同──求人的共性、普遍性;求异──求人的个性、特殊性。求同求异的和──共性与个性的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对立与统一的和。
区别四:
1、和而且同的和是暮气沉沉的和。人格化龙王权威反对竞争,则必定大一统。政治上大一统,天下是一龙一姓一族一派之天下,政权是一龙一姓一族一派之专权。家长制,一言堂,一个龙王说了算。万马齐喑,鸦雀无声,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
经济上大一统,以官为本。皇帝百官在财富分配上具有巨大的优势,群龙除了在学习合于大一统的大学之道上出类拔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读书做官,衣锦还乡外,再无其他享有荣华富贵的正道,尊师重教的风尚因而世代相传。重农抑商,商人重利轻义,锱铢必较,鼓励商业,无异于鼓励群龙与龙王争利,岂不乱了套?
文化上大一统,罢黜百家,独尊一术。民愚了,“不知不识”,没有任何比较鉴别的机会和能力,才会对天、先王、皇帝、大人、圣贤、官长、老师、长辈、父亲、丈夫、兄长等迷而信之,盲而从之;才会唯皇命、官命、父母命是从,唯书本、唯上、唯唯诺诺、唯独没有自己的观念;才会图安稳,规规矩矩地呆在家中,守着老婆孩子,安居乐业。
2、和而不同的和是生气勃勃的和。非人格化法治权威鼓励竞争,则必定求异求新求变。政治上求新求变:群龙谁有本事谁上台;谁的政治主张新,谁能击中时弊,谁受群龙拥戴;今日先人一步了,今日受群龙拥戴,明日赶不上趟了,明日拱手让更新更能的龙上。台上变幻执政旗,你方唱罢我登场,好戏连台,热闹非凡。
经济上求异求新求变,以民为本。上台执政的龙在财富分配上无明显的优势可言,社会的重心在民,首富、巨贾、富豪、大亨们统统出在民间,出在自由竞争的工商界。群龙发家致富的道路千万条,条条大路通罗马。群龙谁有本事率先研发出新产品,抢得先机,谁受消费者追捧;谁最早将制造成本降下来,将效率提上去,谁能赚到更多的钱。三百六十行,行行争状元,精彩纷呈,热火朝天。
文化上求异求新求变,百家争鸣,言无不尽。没有权威,没有禁区,任思想在宁静的天空中飞翔,任学术在自由的土地上流淌。一门门新学科如雨后春笋,一项项新成果似层出不穷。报纸、杂志、图书、广播、电视、网络各领风骚,文学、诗歌、绘画、数学、天文、生物争奇斗艳。文明的进程更快,人类的理性更高。
区别五:
1、和而且同在路线图→人格化龙王权威→农耕社会→大一统→独裁、官本位、愚民、迷信、崇古、知足常乐、严刑峻法、重农抑商、封闭、静为美。
2、和而不同的路线图→非人格化的法治权威→市场社会→多元化→民主、自由、平等、宽容、冒险、竞争、科学、创新、开放。
由此可见,孔子虽然有着君子和而不同,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兄敬弟爱,夫唱妇随的理想追求,但由于他的三纲五常在先,结果只能是皇帝为了维护他的纲,不能不要求天下臣民无条件地同,天下臣民为了做稳奴才,也不能不应了晏婴的那句话:“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战战兢兢地跟着皇帝同。
和而不同在孔子,一如他的大同社会,在人格化龙王权威当道的农耕社会,必然是一种可望不可及的海市蜃楼。
和而不同的良辰美景只能发祥于一个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
公平:承认共有的人情人性,承认人生而平等,平等地享有宪法所赋予给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生存的权利、追求自身幸福的权利、选举与被选举的权利、免于匮乏的权利、取得合理劳动报酬的权利等。公开:所有的制度都是透明的,所有的执法过程都是在有效的监督之下进行的。公正: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时,每个公民都会受到无高低贵贱之分的,一视同仁的对待。
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首先是一个和解共生的平台。群龙,无论是利益相关的、共同的,还是有着冲突的、对立的,都不能不正视他人的存在,让自己生的同时,也让他人生,让世人共生;都不得通过暴力手段剥夺任何一个利益群体的基本权利,堵塞其正常的利益诉求渠道,引发社会肌体的淤血病变,逼迫其走向以暴制暴的反面;都必须平等地坐在一起进行谈判、妥协、和解,让每一个利益群体推出自己的代言人,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理解其他群体的利益诉求,一道体现于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中,达到一个最优的利益平衡点,为社会各方的和谐稳定奠定一个牢不可破的基础。
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不只为强者提供一个自我实现的平台,而且尽可能地运用不断完善和提升的最低工资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的社会保障与救助制度、二次分配制度等来保护弱势群体的基本权利。公平公开公正的自由竞争制度虽然使人们之间产生了差别,但这种差别能够增加全社会的效率,增加最低阶层的福利,因而是正义的、必须的。
群龙间的自由竞争可以有成败,但公平公开公正的制度平没有成败,它事关群龙的基本权利和社会的基本善,失败者照样受到制度平台的庇护而免于冻馁。失败者不会像农耕社会的政敌那样被追杀,铤而走险,危害社会,失败者虽败犹和,依然有东山再争的权利。
赵伯平简介:独立思想者,主张传统文化糟粕乃中国企业病根的第一人。长期致力于中国企业管理进化的系统集成研究,先后出版过的著作和培训光盘有《中国企业的病根子》(名列“2006年影响中国企业管理的十本团购图书”之一)、《三阶梯管理》、《以权威破除权威》、《老调新谈》,业已形成一个从中国企业的病理分析、到管理模型设计、到可供操作的变革路线图,首尾一贯,环环相扣的完整架构。
中国式和谐
评论
20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