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感慨:我在朝鲜吃饱了饭


    准备好了到北朝鲜减肥,所以十一长假去朝鲜的时候买了一堆方便面、零食和小吃。9月30日傍晚抵达平壤,第一顿饭三菜一汤,菜有很大的鸡肉块、豆腐炒白菜和鱿鱼片,然后米饭与大酱菜管够,品种虽不丰富,但完全可以管饱,在接下来的四天里,一日三餐,虽很简单,但的确是顿顿管饱的,甚至每顿总有些特色菜,比如石块烤鸭肉(不过鸭肉主要是鸭皮)、盐辣肉片、开城高丽参炖鸡、平壤冷面。但可以吃到的蔬菜比较少,在大宾馆偶尔见有水果,但只收欧元,人民币也不管用。不管怎么说,到朝鲜的游客现在绝不需挨饿,这可比我想象中的朝鲜好多了。

    朝鲜的大街还算整齐干净,但建筑的工艺水平与类型完全是我们国家七十年代的水平。街面很少商店,在平壤、元山、开城街上见到的人们普遍就是穿暗黄绿与深蓝两种服色。经常可以看到成队穿着蓝装的学生。据说朝鲜实行“三免”,即十年免费教育、全免医疗与免费住房。如果你结了婚,就可以向单位申请分房,连水电费也免。就是在朝鲜农村看到的农居,也还算整齐,不过到了很晚这些农居都还没有光亮,就是城市的街道晚上也不开路灯。我们第一晚到了平壤的西山饭店,一个晚上就停了三次电,有一次就把电梯卡在了半空中。也正因为没有路灯和工业污染,朝鲜的夜空可以看到繁茂的星星,整个夜晚都是格外的静。

    朝鲜工业现在的水平应该不高,商店里能看到的朝鲜产品很少,我记得90年代初在机关工作时,常看到朝鲜劳动党中央号召企业加强针头线脑的生产,今天这个国家能说得出来的工业品也很寥寥,放在宣传画册上的那些典型企业的装备还不如我们很多江浙地区的小民营企业的水平。有个龙城机械厂能生产出万吨压力机,这就变成了到处张贴的国家成就,当然能发射人造卫星也算一桩。朝鲜强调独立自主的经济,所以对外资投资是持戒惧态度的,金日成说过,“外国的金块也不如我们朝鲜的铁块”,本着这样的想法,闭锁经济就难免远远落在世界的后面。我遇到在这里做生意的一位浙江朋友说,“这里一切都很慢,得等着,而且什么娱乐与消费也没有,就呆在宾馆里”。绝大部分的宾馆里也是什么也没有,除了理发与台球,游泳、卡拉OK只偶尔开。电视台频道也只一个,没完没了地放着歌颂领袖的活动、歌舞和故事片(在平壤的几个特级宾馆是可收到CCTV1-5,还有BBC、NHK和俄国频道的)。

    就是在上一世纪80年代,朝鲜人的人均收入还比中国人高,但今天就是在朝鲜算收入不低的导游,月薪也就在400-600元。不过朝鲜对于技术教育倒也非常重视,各行各业中的文凭教育还蛮普遍,据说还有一种工厂大学,由厂长当校长,由技术员当老师,大约相当于我们有些大企业的职工技校吧。依我观察,朝鲜这个社会,除了意识形态的管制与传统的政治控制外,若说社会生活,在街面的整齐与社会分配的平均度来说大约比现在许多落后的非洲、拉美国家似乎要好一些,但要说未来前景,则实在看不出来。

 

 

今日场景:整理出了朝鲜游记。今天在长江边看风看水。今天重阳节,别忘了问候家中老人家,祝所有博友家的老人健康安祥。

 

今日小诗:

陌路

 

陌生的岛陌生的湖,

陌生的水花陌生的芦,

陌生的鱼陌生的鹭,

陌生的船儿陌生的渡,

陌生的岸陌生的土,

陌生的林色陌生的路。

 

本周袁氏推荐小菜:红白豆腐

土制豆腐半斤,切成小块,橄榄油少量中火慢煎三分钟至有黄色取出。准备鹌鹑蛋五只,打好调匀。西红柿三只,沸水中泡半分,撕皮,用刀去柄结并切成小块。起橄榄油锅,热后倒入西红柿,炒之成稀糊状。再倒入蛋糊,快炒半分,倒入豆腐块,放入食盐鸡精酌量,再炒半分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