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北京华科鸿泰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宏都
北京华科鸿泰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北京六所华科通信开发公司,她成立于1987年,当时主要从事程控交换机的研制和生产。从1997年开始涉足安防监控系统工程,并获得了相关资质。到目前为止,已完成安防工程300余项。2000年成立北京华科鸿泰智能系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下称“华科鸿泰”),八年时间快速成为先进技术与民族品牌的拥有者,企业应用解决方案供应商,企业全方位服务供应商。是时势成就英雄,还是英雄纵横时势?本刊走访了华科鸿都总经理戴宏都(下称“戴总”),戴总是如何谱写勇立人生潮头,搏击创业风浪的英雄史话,敬请细读本文。
军魂是旗帜
戴总1972年进入经营,在军营度过了人生成长最快的13年,1985年转业进入北京电子六所。13年部队的历练,提升了戴总的人生境界。在戴总心中,事业份量是最重的,立社会之德、立奉献之功、立行动之言是戴总做人做事的总目标。他总结自己的成功,放要首要位置的就是13年部队教育培养,其次才是13年领导、朋友的支持。对于军人的喜爱和军人理想的追求,是戴总永不止步的动力,在他办公室摆放着炮弹和子弹模型,擦拭得一尘不染,熠熠闪光。办公室的墙上挂着巨幅中堂“军魂”、“腾飞”。
戴总在六所是做人事管理的,人事工作看似简单,其实里面的关系是牵一发而动全身。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中心工作就是人才的选拔和岗位的配置,如何充分发挥人才的团队作用,取长补短,这要很高的管理艺术。而戴总谙熟“兵无常势,水无常形”,万事万物讲究规律,在于变通和创新。工作不久,戴总把人事工作理顺,档案井井有条,详细明了,深得领导的好评。有人说刘邦和韩信的区别,一个是将才,另一个是帅才,在六所戴总体现了高超的驾驭人才的潜在智慧。这为后来公司发展的第一要素——人才和团队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后来,戴总被提拔为六所的副所长,管理后勤事务。在六所管后勤时,北京海淀区54个所在达标评比中,六所在一年内全面达标,当时在部队后勤管理造成了轰动。好多工作岗位等着戴总去上任,组织部门甚至有提拔戴总出任某地副市长的计划。但是,事情总是两方面的,戴总在六所工作十分出色时,一个令大家都想不到的事情——戴总辞职了。
辞职后,有很多机会和工作戴总可以选择,甚至马上办企业做老总,但是戴总没有,而是到了国营企业——华盛总公司,华盛是一个三产企业,戴总出任了市场部经理,领导一班年青人开拓市场。当时市场经济还处于萌芽阶段。一个大兵来做市场,国有企业和社会上有些人上看不起他们。但是戴总身上军人不服的气质,敢于拼搏,敢于胜利的气质支配了他。机遇总是垂爱能干大事的人,上任不久,公司就接下一个60多万元的大单。事后戴总认为是“有心人天不负”呀。既然是市场,那就得跑呀,接着戴总领着公司业务员到全国各省去跑业务,湖南、湖北、九江等省市转了一大圈,每到一地,总能签下合同。这实在是令人不佩服都不行呀。为什么戴总总能得到客户的信任,愿意把事情交给他们来做呢?无论是做人事工作,在车队管理交通,还是搞行政工作、市场工作,戴总是做一行,成功一行。这主要是基于戴总军人的气质和作风,在他身上有军人光荣的使命和责任,树起了一面指引前进旗帜,迸发出一种坚定的信念——这就是军魂。
腾飞为两翼
后来,戴总接任市场部总经理,当时华盛还有七个副总经理,在全国有几十个分公司,主要的经济模式还是计划模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有时候,公司就像全靠戴总一个人撑着。两年时间把两个多亿的华盛总公司弄跨了。在公司开始大规模裁员,有一个快生孩子的女同志就知道一离开,以后就很难再回来上班了,戴总用自己的工资对她进行安排。两年后,这个女同志带着福建华警、华经主机、数字主机等产品回来和戴总他们一起干。这样,在公司成立前的两年,戴总他们已经开始做安防监控和安防工程了。首先在上地开始创业,创业第一个月就签了3个大单,其中签了一个300多万的大单,分两期干。当时华盛是卖主机的,现在做安防监控,安防监控需要多种设备,摄像机、门禁系统设备等,而且需要整合,需要集成技术。
万事开头难,困惑戴总他们的主要问题是不懂技术,在华盛时,做工程主要用得设备是程控交换机。戴总也不慌张,体现出军人的镇静,因为他相信万物皆有可观,自会有办法解决。关键就是要稳定“军心”,于是戴总就给部下吃定心丸——程控交换机和计算机是大同小异,没什么问题。戴总想到了一般人没有想到的方法——借智,到公安部一所和清华大学找专家、教授,当时国家重点单位的安防监控都由公安部一所来做,公安部一所的专家有经验,清华大学的教授又掌握前沿的技术。戴总找了一位已经退休的老专家和一位清华大学的教授来把关技术,领导其他人边干边学,这样既鼓励大家的士气,又增长大家的实干能力。不会因为戴总的鼓励大家而导致盲干,这就是戴总胆大心细的过人之处。
安防业刚起步时,大家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施工的时候,如何插杆、如何拉线等等,对于戴总他们来说都是考验,于是戴总又把这些工程外包给电信局,通过电信施工人员专业的技术来保障工程的质量。施工的时候,气候十分寒冷,冰天雪地,大家穿着大衣,戴着棉帽,穿着马靴,在大家同心协力下,经过借智、借力,第一个工程顺利完成。这是一个好的开始,当时赢得了客户的好评。接着第二个、第三个工程就开始了。
说干就干,雷厉风行。有了好的开头,戴总马上在北京海淀区上地开发区租下办公室,用了15天时间完成办公室装修,立刻投入工作。2000年成立了华科鸿泰。现在,华科鸿泰已经成为先进技术与民族品牌的拥有者。主要致力于保安监控及防盗报警系统工程、智能卡系统工程、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计算机网络系统工程、火灾报警系统工程、楼宇设备自控系统工程、车库管理系统工程、智能灯光音响控制系统工程、大屏幕显示系统工程、会议系统工程、广播和视频点播系统工程、以及智能化小区综合物业管理系统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多年以来华科鸿泰的科研始终处于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公司成功研发了HK-1000程控交换机、CTI系统、直线计费系统 、ISDN智能网络终端、ATM柜员制监控系统、数字化监控传输系统、三表合一的抄表系统。
自成立以来,华科鸿泰相继取得了由建设部颁发的《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甲级资质证书》和中国安全防范产品行业协会颁发的《安防工程企业壹级资质证书》以及国家保密局颁发的《涉及国家秘密的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资质证书》,成为了北京市安全防范行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同时具备了北京市建委颁发的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证书,是政府认可的可承接智能化建筑工程的承包施工单位;为了贯彻全程的质量管理,经过严格的审核,公司已通过了ISO9001:2000质量体系认证,并获得了北京市建设委员会颁发的《安全生产许可证》及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颁发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证书》,连年被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守信企业。
诚信立基石
走进华科鸿泰宽阔的办公室,紧张有序的办公氛围迎面而来,当你还沉浸在工作气氛之中,一种强大的声音猛然拍在你的心坎——诚信。两个斗大的魏隶闪现在你眼前,它仿佛时刻在告诉在坐的员工和客人,有诚则灵,有信则立,做企业也好,做事业也好,都是做人生。诚信是人生的第一基石。戴总的诚信更实在,他说:“诚信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 华科鸿泰也是这样做的。
在工程中,无论产品还是技术都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弄虚作假。质量必须放在第一位,没有产品的质量和工程的质量,其他都是无源之水。现在企业都努力创造条件去通过各种认证,其实其目的也就是证明公司能提供合格的产品、质量和服务。但是不管企业具备怎样的能力和优势,关键还是要实实在在地干,才能有好的质量。怎么来保证质量,这是总经理的第一要务。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建设,在华科鸿泰最主要的措施,就是有一支懂技术、能施工的施工队伍。虽然对企业来说,建立一支施工队伍是需要一定的实力,很多企业喜欢把工程外包,直接得利润。其实这里有大问题,工程外包,别人也会把赢利放在第一位,质量可能就能过去就行,而且一般情况下外包工程的施工队伍不做售后服务,那么,外包施工队伍更加会做表面功夫,这样受害的是客户,更为严重的是,企业的信誉、品牌、口碑可能在几个工程之后就不会再对客户有吸引力了,企业的发展就成了沿木求鱼。华科鸿泰有自己的施工队伍,对施工方案、技术集成、施工工艺都是非常专心的,搞技术的、负主要责任的(如施工组长)和搞调试的人员必须严格把关,都会按照甚至高于电子部对施工要求去做好每一个施工环节和细节。这对工程后期的维护、保养有很多便利,自己做的工程,自己熟悉,一旦出现问题,马上可以找到问题所在,进行维护或者马上进行替代维修,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客户满意了,企业的发展就有基础。而且现在我国的产品和工程不能成为民族品牌,为外国客户所认可,主要的问题在于细节,而且细节往往会最大程度地影响质量,其实我们很多产品是不比外国产品差。在安防市场的今天,一些短期行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是对企业的考验。讲诚信,讲质量则立,否则就可能昙花一现。
决策奔前程
决策最忌南辕北辙和旁逸斜出。戴总事事都能干脆利落,而且能大步前进,其实就是在别人不经意间,戴总作出了常人无法料想的决策。
在方向上,决策是对方向的把握,是对企业走向的领航。决策的对错是企业发展方向性问题。在公司成立的8年间,不仅圆满完成了国家交给的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同时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成功地为电信、金融、政府、教育、科研、国防、能源、交通、监狱及智能社区等各个行业的企业提供了多种应用解决方案和系统的集成。经济的快速发展,安全逐渐成为最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戴总认为,不久民用安防设施将成为安防主流。在2008年戴总将着手新的市场——代理红外对射产品、日本的干丝产品,将大范围地应用于北京的奥运场馆和平安城市建设的各个场合。在网络产品的使用上,戴总认为主要问题还是带宽问题。在网络工程中戴总建议前后的摄像机用模拟设备,中间由编码器变为数字信号,传达总控室,由网络主机集成。
在机制上,机制改革对于企事业单位来说,都是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好的机制,对激励士气和凝聚团队非常有作用。现在,华科鸿泰的机制是“大锅饭”。吃大锅饭是20世纪60年代的中国产物,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地约束了个人的能动作用。但是华科鸿泰的“大锅饭”是强调一个整体,也是说公司的整体利益。现在华科鸿泰有很多职能部门,有监控部、网络部、门禁部、音响灯光部等,分工非常明确。但是一旦有任务了,这些部门从来就没有拘束于自己是哪个部,只干自己“份内”的工作,只有有能力做的活,都会主动地去完成。而有些公司接活后,内部进行利益划分,促使公司各个部门为利润作假,这样工程的质量就毫无保障,不管是设计、施工,还是维护都会把质量放在利润后面。同时,华科鸿泰实行公司股份制,所有员工都入股,领导层和员工层利益完全一体,这样,大家会珍惜华科鸿泰这一品牌,加班加点,没日没夜地工作,为了质量,为了进度,为了把费用降到最低,出智出力,把公司的发展当作自己的事业,这非常可贵,非常令戴总感动,对公司的发展起着重大推动作用。整体利益大锅饭是华科鸿泰发展的不竭动力。
在管理上,公司主要实行准军事化管理。通过管理人员的表率作用,带动和影响广大员工,对所有工程的施工和公司人员的所有与工作有关的活动实施准军事化管理。该干就干,该休息就休息。做事绝对不能拖泥带水,定了的工作,必须按时或提前完成。完成了工作,该奖赏就奖赏,该涨工资就涨工资。还有就是不论资历高低,只注重实际的技能。截止到今天,公司已拥有了一批实力雄厚的技术人才和一支成熟的施工队伍,其中高级技术职称的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10%,中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占公司总人数的50%以上。
服务创和谐
做好服务,尽量100%满足客户是华科鸿泰不止境的服务追求。华科鸿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凭借华科鸿泰在科研、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国外优秀厂家关系及雄厚的技术施工力量等方面的优势,华科鸿泰公司为企业提供咨询服务、产品供货、安装调试、系统集成、综合布线、应用开发、技术培训、现场维护、外包服务、合作指导等全方位支持的服务。
在服务上,一是在认识上进行提升。过去华科鸿都专门负责服务的部门是维修部,由工程部的部长或副部长兼任维修部长,2008年公司成立售后服务部,加强售后服务的质量和力度。首先为客户建立两套档案,秘书处建立投标书档案,售后服务部建立维修、维护档案。在档案的建档管理上,华科鸿泰是一丝不苟的。一进入华科鸿泰,在很显眼的地方是三台EPSON打印机,档案人员正在打印、整理客户资料。戴总告诉我们,每天至少有2台打印机在工作,一年打印的资料达几十万份。华科鸿泰建立了每一个客户完整的从竞标前各种情况记录、竞标纪录、合同纪录、维护纪录等。公司开通24小时的服务专线,随时为客户或求助于华科鸿泰的对象提供全方位服务。对维修部的更名,其实也是对服务内容进行深化。维修只是出故障时的应急措施,是事后防范。而售后服务部,服务的范围和内容就大大增多,包括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等,是把工作做到故障前面,让故障率向零靠近。服务将成为今后华科鸿泰的中心工作,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整体保障。
要做好服务,靠的是实力和技术。公司每年投入20万元建立维护设备库,对常用的一些设备进行储备,一旦出现故障,如果是产品问题,首先就是产品替代,然后对产品进行维修,如果是线路或者系统问题,则马上查当时的施工档案、施工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搞清原因,并对故障进行排除。这也是公司的一项卓有成效的制度——设备替代制度。
成立公司,这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真正要做大,成为业界的实力企业,是一个长时间奋斗的过程。戴总凭着明知山有虎便向虎山行的果敢,认真的作风和运筹帷幄、决策千里的智慧,迅速掌握了做实体、创事业的窍门,华科鸿泰在几年时间迅速成为业界实力强、口碑好的知名企业。在企业快速发展过程中,始终把握好诚信、机制、服务和决策四大关键。用军魂之精神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过关斩将,所向披糜,唱响一曲嘹亮的军人创业之歌,奉献之歌,人生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