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出台地产新政,降低购房契税,取消印花税,降低购房首付比例,间接取消了第二套购房限制。地方政府救市,拿出房价了1%的可怜补贴粉饰一下自己。
据资料显示,现行的土地出让的得益群体是政府,他们把土地出让所的的70%留作中央省地市现各级,也就是说30%的土地出让金留到了出让土地的这一级政府。但房价的构成中,政府收取的土地出让金占其30%以上;工程造价占到不足20%;然后是杂七杂八的费和利息以及税占等最大也不足20%。余下的就是开发商和的利润,这是不是房地产商的暴利?
经济学上有一个判定企业发展的定理,那就是企业的产品价格虚高,脱离了当地绝大多数老百姓的购买力,当发展到狂热的地步,当发展到社会资源蜂拥而入的地步,当发展到每个经营主体都能安享暴利的地步,就说明这个行业已经出现了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通过行业洗牌的方式来完成。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降低门槛就是鼓励低收入群众加入购房一族,这无疑会增加市场购买力。同时取消购买第二套住房限制,实际就是放开炒房一族头上的紧箍咒。事实上,由于居民的收入较低,即使这些新政能够顺利实施,但买不起房子的人依然是大多数。
但我们还要看到,那些中低收入阶层能不能承担起目前的房价呢,我看难。我们认为,与其政府救助房地产业,还不如增大对中小贷款规模,促进中小企业较快发展。
我们更应该看到,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解决中国现实存在的社会问题(国企失业人员、失地农民、每年毕业的数以万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潜力依然在我国的中小企业。这些企业一般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它是为大中型企业制造和加工半成品的主力军。其企业具有涉及范围广,吸纳劳动力多的特点。在较短时间内加快对中小企业的发展,这对促进社会进步,稳定社会经济以及构建和谐社会,都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和历史意义。
本来我国的国有中小企业就不少,但由于前些年的“紧缩银根”金融政策和“下岗分流”指标政策,致使我国的国有中小企业全部倒闭,甚至一些国有大企业也经历了洗牌。而就这样,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中期,在一些买办阶级的蛊惑下,我们一些资产重组发烧者,不择手段地将国有资产以廉价的方式出让,国有资产的流失使得失业人员增多,对国家的社会进步和发展带来了空前的问题,为现在的社会发展埋下了很多难以逾越的问题。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先后花大力气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解决,出台了创业、再就业以及失业劳动保障的优惠政策,促进了社会稳定和发展。
但是,我们的经济“过热”问题,应追溯到2004年以前,这个现象很明显的就是房地产价格问题。2004年北京的房价每平方米是5000元~6000元,而在兰州的房价只有1600元~1800元,最好地段也不过2200元。然而,现在的北京却到了1.5万,翻了3倍;兰州调查队专项调查表明10月份一些楼盘最新价格,从公布数据看,兰州商品房的价格并没有下跌,城中心15个楼盘的起价都在4300元/平方米以上,不少楼盘均价已超过6100元/平方米,安宁区楼盘也均上了3000/平方米,目前,在兰州市仅有九州地区、七里河区个别楼盘在2400元/平方米。综合价在4500元左右,同样翻了近3倍。
这里我要说的是,这样的房价到底能不能促进国民经济全面发展?如果能以房地产推动国民经济全面发展,那么政府给予的救市是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但若这个单纯以救助房地产的稳定,不能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我想我们的老百姓还是愿意为国家分忧,宁可住窑洞,绝不像政府提出非份的要求一定要住楼房。所以说,与其就住房地产的发展,还不如扩大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使其较快发展,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引领世界经济,维系世界金融稳定。
中国房地产老大说,政府不救地产市场,中国经济就会出现问题。我说你的这是危言耸听!90年代中国那么多的国有企业的资产和贷款规模之和,远远超过了现在全国地产企业的贷款总和几倍,那些企业的资产被信达、长城、华融和东方等金融公司廉价收购了,中国经济并没有出现问题。通过紧缩银根政策,限制当前地产发展速度,更不会有社么问题,即使全国地产的破产为我国金融带来次贷危机,只要中小企业发展健康,我想中国人还是能够勒紧裤带过上几天日子的。
实际上我们中国人就讲公平,只要公平,即使与您这个地产老大当时的生活一样,他们还是没有怨言。
写给总理的信——政府救市(地产),还不如救企(中小企业)
评论
39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