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神爷”落马的覆辙明鉴了啥?
关于财神爷,民间有诸多传说,被百姓当作“正财神爷”加以敬拜的有宋朝蔡京富、宋朝赵玄坛,手执钢鞭,身骑黑虎,极其威武;民间还有“偏财神爷”五显财神爷、“文财神爷”财帛星君和“武财神爷”关圣帝君的说法。今天的北京安定门外有五显财神爷庙,传说“五显财神爷”生前劫富济贫,死后仍惩恶扬善,保佑穷苦百姓。
据重庆晨报报道:涉案事件是朱志刚担任财政部副部长期间发生的,此调查与其直系亲属以极低价购买房产有关,目前,该案已牵涉京城房地产、会计行业的数名人士。
今年3月,朱志刚调任全国人大常委会,位居正部级。此前,他于1998年7月出任财政部部长助理、党组成员,入列副部级,并担任财政部副部长达7年之久。朱志刚同时还担任中国资产评估协会会长,他在财政部期间曾分管资产评估的工作。
2000年7月至2007年5月,朱志刚任财政部副部长、党组成员,2007年3月,在财政部原常务副部长楼继伟离任后,朱志刚成为排名第一的副部长,分管关税司、经济建设司、企业司、投资评审中心和中国资产评估协会等部门和单位。2007年5月担任党组副书记。仅在一年后,朱志刚转任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
关于朱志刚案件牵涉房地产行业数人,这里面包藏着多少以权交易内幕?其实,“财神爷”朱志刚的落马也绝非首例。“手莫伸,伸手必被捉”,朱志刚自有国法制裁,咎由自取,不必惜哉叹哉。倒是我们牵挂的“库银”少了没有?以权为其直系亲属以极低价购买房产,损失的那可是无数纳税人辛辛苦苦挣得的血汗钱,被这位“财神爷”泼水似地肆意挥霍,真令百姓心疼不已。
笔者以为,要想国泰民安、清正廉洁、国富民强、当先从肃贪特别是要管好“财神爷”做起,除了对朱志刚这样用人不当老调常谈外,不能不归咎于我们国家财政监督管理体制上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漏洞,“财神爷”的权力监督失控。
如果我们真想要从朱志刚一案中吸取更多教训的话,那么就一定不能回避这一敏感问题,而应该直面现实,大刀阔斧地进行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人们不禁要问:到底还有多少象朱志刚这样损公肥私、中饱私囊的“财神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