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源于“美式文明”以及超前消费
李华新
俄罗斯战略文化基金会网站10月20日发表文章,题目是“金融危机是美国文明的危机”,作者是乌克兰科学院院士、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尤里·帕霍莫夫。文章说,目前发生的金融海啸的源头并非只是单纯的市场过热,而是“惟一全球大国”美国的生存方式。这场危机可能导致世界文明板块的构造性移动。 ( 新华网消息: http://www.cyol.net 2008-10-22 )
2008年危机爆发之初,格林斯潘就曾指出,这是近百年来最深刻的一场危机。这意味着危机的源头并非次级抵押贷款,甚至不是证券市场的过度投机本身,而是美国经济和社会运转深层机制中蕴藏着的更基础的东西。美国是全球化的中心和引擎,相应地,被全球化覆盖的世界也因此而地动山摇。
实际上,2008的金融危机,应该是在情理之中的,它不出现才是不正常的,现在它出现了,表现在由美国而始发,继而影响世界,尤其是在美国有责任的经济学家在反对政府救市的问题上,所表现的冷静,以及用纳税人的钱,为华尔街的金融大亨买单的问题上,所表现出的坚持和一致的,也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此外,此次的金融危机的表现方式和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否有可比性,以及有不少的经济学家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现在看来,在我们对美国的金融危机为什么出现,是否就是因为金融衍生品的增多且没有节制,或是因自由交换的过度,而无法有效限制,导致出现这些不断衍生的问题,最后无法消除,致使金融泡沫破裂。这些问题的确会让人们对于现在的经济制度以及市场模式产生怀疑。但是,对于自由市场经济而言。它所具有的三个特点:一是分散决策;而是人的自利性;三是价格的自由交换等等。这些问题虽然是反映了市场经济中的基本的特征。但是,对于是否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制度或是办法来进行限制或是具有更加规模的运作。这些似乎也是因为金融危机的出现,是的当下和今后更加需要更有效的解决其外部性的不平衡问题。
同样另外一方面,对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它是否会出现1929年的那种危机的状况,茅于轼先生在接受媒体的一次访谈中,说得是比较肯定的,那就是此次危机的预后还是比较有信心的,现代金融体系的完善和现在的全球一体化中各国的利益的共同性和连带密切的程度,是和上个世纪完全不同的。
但是,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是,现在的世界不仅是在政治格局上一家独霸的现状正在发生变化,就是经济上,也不是美国一国可以全部包揽的。那就涉及到, 此次全球危机的另一本质特点是,金砖四国(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正努力跻身全球领袖之列,而美国则跟其他西方国家一样,逐步走下世界霸主的神坛。这一全球性的“更迭期”从某种程度上令突如其来的全球危机更加尖锐,导致了文明板块的构造性移动。在此情况下,震中位于美国的全球危机可能扣动文明板块大挪移的扳机。届时,美国的全球化模式可能会加速被另一种模式所替代,最有可能的是东亚模式。
对于这样的一个论断,是出自乌克兰的一位经济学家的判断,而这更进一步说明, 这次危机折射出了美国命运的戏剧性。而究其最终原因,它源于该国价值观的堕落。新教价值观(如崇尚劳动、勤俭持家、清心寡欲等)变得日益衰微。如今,这个世界上最强大国家正深陷狂热消费的漩涡,人们拼命追逐最新的财富和乐趣、过度浪费资源、心灵空虚、贪图享受。
在这样的情况下,关于美国老太太和中国老太太的那个经典的对话或是做法,至少说明,美国人超前的奢侈的消费,让各国买单的局面是应该让美国人反思的。因为消费明天总是很危险的。尤其是美国社会 长期入不敷出很正常,这导致了贷款债务的持续增长。举债度日的惯常生活方式令国家同样背负了越来越多的债务。 而且这样的债务各国或多或少都在为美国的消费买单,因为现在历来是债主才是老大,而债主现在是很委屈的很无奈的。“ 债务投机总会有山穷水尽的时候,全球已开始对抗空头美元,抵制用它来换取珍贵的物质资源、抵制购买美国债务。 ”
中国 国家主席胡锦涛21日晚 , 应约同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双方就召开国际金融峰会、加强国际合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交换看法。 布什表示,美方希望同国际社会一道努力,探讨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措施,共同维护世界经济稳定。
胡锦涛强调,我们注意到美国政府为稳定国内金融市场所作出的努力,希望有关措施尽快见到实效,恢复投资者信心,阻止危机进一步向实体经济蔓延。这有利于世界经济金融稳定发展。中国政府为应对这场金融危机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以保持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势头。中国政府将继续以对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同国际社会密切合作,共同维护世界经济金融稳定。 ( 新华网北京10月21日电 )
但是,当金融帝国的形象,因为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而大大折扣之时,新的金融秩序以及如何来主导世界金融秩序,以及新的金融市场的 整合与兼 并,也会因此而出现的。而与之伴随的理性和自利性的市场经济的特征之外,关于世界经济秩序的建立,它的互惠互利性将会更为明显和更加具有渗透性与包容性。而另外一点,
如此看来美国式的文明也许并不是最佳的,对于这一点人们现在有权和有据怀疑;而对于所谓的超前消费,明天还贷还款的做法,其中的不可预知性也是同时存在的。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