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出清醒,除了真诚和善良,还要坚忍--- 感发郭伟先生《孩子敬礼、金融危机、纳税百强”背后的思考》


 又虚长了一岁,便不敢再仅以单纯、真诚、善良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经历告诉我,恬淡的生活智慧应该是这样的:冷静、理性之下渗透了思考。活得清醒,不慌不乱,不疾不徐,恬然淡定,从容自安,你的笑容就会一直灿烂如昔。

    读云萧兄的《活出清醒》,他说:“除了真诚和善良,还要坚忍。”

    我便知道存活于人世间,仅有真诚和善良是不够的。明悟人生道义,在真理大道上一路前行的他,因为过于清醒,有时也难与世所容。夏衍先生说世界上力量最大的是种子的力,一颗发了芽的种子,为了要生长,它不管上面的石块怎么重,石块跟石块的中间怎么窄,总要曲曲折折地、顽强不屈地挺出地面来。一颗种子的力量竟有这么大!而云萧,就是这样一颗坚忍不屈、执著倔强的种子。

    他说经历过太多的磨难。我说劳其形,饿其肤,苦其心志,天必降大任于斯。我希望我的话不仅是安慰,因为除了相信苦心人,天不负的道理,我还坚信能量守恒。我知道生活在这一方面欠下你的,在其他方面定会补足。

    中国有句老话叫:“自古雄才多磨难,纨绔子弟少伟男。”我说与那些庸庸碌碌昏昏度日者相比,你经受些苦难,于心于性情方面都得到磨砺,对事物和人事认得更清,活得更明白。此何遽不为福乎?

    郑板桥先生有句名言叫“难得糊涂。”其实难得糊涂的前提,只能是十二分的清醒。

    人生不得意事十有八九。我读笠翁的随笔,便感到李渔不仅多才有生活情趣,还是一个聪明人。古人说: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从心所欲。我不知道李渔写这部集子时过了不惑之龄没有,不过在我看来,今天的许多人虽然早已过了四十,却依然困惑着。不妨叫四十也惑。这倒不是说古人比今人聪明,事实上是今人思考问题绕了太大的圈子,结果把自己给困住了。我一直佩服的那个老头,黄永玉先生在他的《从塞纳河到翡冷翠》中说人到了70岁,耳朵顺了,眼睛也就顺了。许多听不得的话、看不得的事也就见多不怪了。

    嘻嘻,那就接受吧!多么幽默机警睿智的老头啊!

    一直认为,凡是来文学论坛的,都是抱了对文学的喜好的,无论是写字还是欣赏。至少在我看来,真正寻衅闹事挑起争端是非唯恐天下不乱者,即便是有,恐怕也只属于凤毛麟角的珍稀种类吧。在安定和谐、以文交流的论坛环境里,这种不和谐的音符最多只能呕哑嘲哳地挣扎着叫几声,在别人或沉默,或鄙夷的目光中落荒而逃。马甲可以千万件的换,网站论坛可以一家一家的走,但是有一点要记住:那就是不管前科如何,只要从此改邪归正,老实做人,前者过往,均可既往不咎。常来论坛发文的,尤其是以学识见长的文字作者,多没有闲心在这些调猫逗狗的琐事上停留,论坛的整体环境是通过文字交流,促进友谊和维护论坛安定和谐向上发展。这是不可逆转的大气候。

    常言道: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在论坛立足,尤其是网友整体素养还算高的文学论坛,浮夸和好人缘是不必要的。当然,倘若你只想练习发挥自己的交际才能,网罗一批前呼后拥的不知情者,独享那种众星捧月高高在上公主般的感觉,在一个地方玩厌了,或者新鲜感过了,就又搬家到另一个网站的论坛。反正网站多得很,除了众所周知的大网站,还有许多鲜为人知的小文学网,你自可凭打发不清的时间、三寸不烂之舌以及那聪明过人的天资,在一个又一个的网站跳来跳去,出尽了风头,短时间内私欲满足了,激流勇退,给仰慕你的人们留下一个望眼欲穿的“美仑美奂”的背影。

    狡兔三窟,你有几窟?

    顺便再问一句:隐藏了这么多年,真是技法老到,炉火纯青。也不怕穿帮?心理素质够好的,一个字:服!

    有头脑的版友自然知道:论坛发文或回帖,从容坦荡文字平实、心态平和最重要。话不在多,发自肺腑,出自内心,诚便是精。

    真正的性情者不是用来标榜的,他自然也会伤春悲秋,也会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甚或感情的堤河,较之常人还要更丰沛一些。但他们一般淡泊单纯善良,没有阴谋,在武力面前,往往束手无策。也难怪:百无一用是书生嘛。书生在中国古代文化的字典里,一直以文弱著称。然则现代的文人就不同了,印象最深的譬如鲁迅吧,那个铮铮铁骨,口齿伶俐,笔尖辛辣,反语运用得极好的伟大的战士。就今天来说,先锋、无厘头甚至文痞之类的文字也已扑天盖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字的大花园里一片繁荣景象。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文外有文。文字最初的作用只是传递信息、表达情感的符号,虽然日后文字功能日渐复杂化了,但倘若它早期的创始人仓颉知道了文字被用来歪曲是非,颠倒黑白,必当死不瞑目吧。

    一句话重复上三遍,听的人多了,就成了真理。遇上对方保持缄默不回应,你便沾沾自喜地认为自己真的很圣洁地胜利了。好在有人知道:便是真理,有时候也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人云亦云的趋之若鹜,并不代表现实中品质的出色和优秀。

    如今舞文弄墨的文人骚客,充其量只是一个中性不带任何感情色彩的概念。因为文字的好坏只是代表他的才气,而世间有才无德或有德无才的人海了去了。譬如那个称之为文眼的胡兰成大人吧,单读他的《中国文学史话》,就感觉他的字,象巧媳妇活出的面团,熟透了。仰慕之情油然而生。谁料到他竟是一个没有骨气的文化汉奸呢!想必当年上海滩一代才女张爱玲,也是痴于他过人的才情被猪油蒙了心吧。

    董桥先生说:“真正好的散文,应该有学,有识,有情。”先生的字,未必字字珠玑,妙语横生。但一句话一句话地细琢磨起来,还真是那么一个理儿。闲暇也读笠翁的随笔,读到那些妙不可言的细微之处,忍俊不住,也会捧腹大笑。

    依然感到好笑,再笑,继而大笑三声。

    停顿下来的时候我便想:那些人,之所以活得游刃有余,实在是因为他们聪明之下,大智若愚,活得清醒得很呢。
 

敬请登陆个人主页: 
       http://yyqhysc0623wxj.chinavalue.net价值中国网 
        http://new.qzone.qq.com/893849699/infocenter/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yyqhysc0623wxj.blog.bokee.net/医药营销企划与市场/万祥军 
       http://www.xj0623hjwq.blog.bokee.net/中国老年义工服务中心/老年服务健康管理中心

 
 

敬请加入观点交流讨论圈:

《营销企划&经营管理》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6/

《社会生活茶社》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41/

医药医院&健康家园圈永久链接:http://www.chinavalue.net/Group/50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