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国家发改委肯定地方政府救楼市行动”,看来也许确实到了楼市政策回暖的时候了。对于目前已经出现的地方政府救市行动和可能即将出台的来自高层的救市行动,各种赞成和抨击的观点很多。“救市”到底是在救谁?透过现象很本质,我认为:“救市”的目的是救宏观经济,“救市”的根本是救成交量。
◆国际金融“非典”让中国房地产“因祸得福” 对于本论房地产调整,我认为理想的状况是达到三点效果:1、房价理性回归,挤压掉前两年形成虚高的房价泡沫;2、淘汰一部分开发商,让房地产回到“管理出效益、人才促发展”的健康发展轨道上来;3、打击楼市过度投机,让楼市回归到平稳运行状态。从目前来看,只有第三点效果基本达到,而前两点现阶段远远没有达到,尤其是第二点。无论是从政府的角度还是民众的角度,本轮调整我认为再持续半年到一年时间是比较理想的。无奈国际金融“非典”令国内宏观经济形势急转,“促内需消费、保平稳发展”的大局让本轮调整极有可能“半途而废”,房地产则“因祸得福”。
◆“救市”不是救开发商
很多抨击“救市”的观点主要还是针对开发商的。现阶段无论开发商存在多大的困难,都不值得同情,更不值得救助。对于开发商而言,现状仅仅是“吃惯了鱼翅鲍鱼而不习惯当前的萝卜白菜”而已。中国房地产业的躯体可谓伤病累累,从房地产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大量的“关系地产”和“野战地产”如不从房地产业中淘汰出局,这个行业就不可能健康发展,对此,政府应该看得很清楚。政府“救市”显然是无奈之举,开发商不过是顺势得利而已。
◆“救市”不是救房价
政府平抑房价的态度和政府想给开发商“瘦身”的态度是一样的。对于目前的房价,显然远远还没有调整到去年年初的水平,对于广大购房人来说还是很高的。政府显然希望房价大幅回落,但同时保持适度的交易量。而这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民众买房是买涨不买跌的。如何实现房价的回调并到位呢?只有在购房人和开发商的心理博弈足够充分后才可能回到合理的水平。这中间关键的因素就是时间。国际金融“非典”来袭之际,政府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等待这场心里博弈了,激活楼市实属无奈。“救市”导致房价行将探底止跌,实非“救市”的初衷。
◆“救市”的本质是救宏观经济而非楼市
目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其实并非温总理所说的“基本面是好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出口严重受阻,国内制造业面临全线困境,国内金融风险受国际金融“非典”的威胁已经“红灯高挂”。在此大背景下,如何激活内需便是维持当前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首要任务。房地产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对于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是至关重要的。激活楼市、确保必要的成交量而促进宏观经济的“流动性”便是必然的对策。
【备注】我的前一篇博文《根本就不存在“救市”的问题》所谈的“救市”是救“楼市”,而本文是进一步阐述“楼市不值得救,值得救的是宏观经济”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