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不断变化的国内外形势下,在长期的探索历程中,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笔者认为,必须以战略思维加大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研究,注重理论研究的全局性和系统性。

  一、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有宽广的眼界和世界视野,把握空间上的全局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适应国际国内局势,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

  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先就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产生的国际国内背景,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是适应国际国内局势变化的产物,是时代发展的结果。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后,在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了走自己的道路、坚持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等许多重要思想,积累了在我们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奠定了根本政治基础和制度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大力发展生产力,满足人们日益发展的物质文化需要,成了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根本任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踏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征程。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成为邓小平理论的主题,邓小平理论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理论飞跃,开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20世界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后,世界政党格局发生嬗变,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敏锐地认识到,应该适应“两个转变”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建设什么样的党,如何建设党成为时代提出的课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在20世纪之末、21世纪之初的关键时期,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它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创造性地回答了什么样的发展、怎么样发展的重大问题,赋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理论以新的时代内涵和实践要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二、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有历史眼光,把握时间上的全局性,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要求我们必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根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践的结合,而且包括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任何理论只有与实践相结合才能正确指导实践,而任何理论只有与文化相结合才能深入人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也必然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典范。

  中国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思想和哲理性的言论具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契合的基础。如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知行论”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庸”之道,“过犹不及”思想等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质量观等等都有某种契合之处。中国的“和合”文化,“和谐”思想等更是与和谐社会的思想具有相通之处。科学发展观强调的“以人为本”,也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基础。

  因之,用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必须在扬弃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加强研究,与中国文化沉淀下来的精华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这样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真正融入中国人的血液,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积淀。

  三、以战略思维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研究,要有普遍联系的眼光,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既与时俱进,又一脉相承的一系列理论成果,贯穿其中的共同特性是实践性。

  战略的另一个基本特征就是系统性。以战略思维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必须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一个理论体系,虽然在不断地发展,但其形成的一系列理论成果,既与时俱进,反映不同的时代特征,又一脉相承,随着中国实践的不断发展,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其共同特性就是实践性。

  实践是理论的基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推动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全方位改革开放的逐步实现,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产生的实践基础,发展成为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二十世纪90年代末,世情、国情、党情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结合中国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发展。

  新世纪新阶段,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继承和发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发展到科学发展,既是我国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推进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实践结果,也是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深刻把握发展实践,不断促进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创新的结果。

                                来源《学习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