洲际酒店集团利用博客、维基开展营销、管理


 

20081月,洲际酒店集团被披露利用一个私人在线社区,在一个在线协作空间里了解客户的旅行习惯和喜好。据www.baselinemag.com报道,自20074月起,该酒店已经针对其最忠诚、消费最高的美国客户试验一个高度互动的网站。来自参与者的快速反馈极大缩减了IHG新产品投向市场的时间,而节省的市场研究和市场利用成本高达90%。客户可以通过5种不同途径发表意见、建议和提问,包括通过调查、聊天室和具体主题的讨论区。集中探讨客户需求和体验的调查,可以配合多选答案或开放式答案。IHG的常客可以登录Priority Club Rewards网站,输入最多10个奖励号码以印在他们的卡片背后。

洲际酒店集团除了利用博客以外,还利用维基开展营销。

2008年,洲际酒店集团市场团队将在公司内部网上启用一个超文本协作系统维基(wiki),酒店员工可以在上面公布有关客户研究的观察报告和分析。

早在2006214,谷歌推出企业博客“Google黑板报”,之前,雅虎中国也推出中文企业Blog站点雅虎搜索日志。

在国外,企业博客已进入主流商业领域,微软、SUN、波音等公司都将企业博客作为对外交流互动的渠道。美国营销协会(AMA)认为,企业博客的主要价值在于加强客户关系、深化品牌形象、测试产品概念和建立公共关系,而随着各个领域的创新营销,企业博客营销不仅是产品营销、品牌营销,更成为一种文化营销。

为了使信息的沟通更方便,也为了建立更个性化和适用的数据档案,Cisco Disney HP GMIBM Intel Microsoft Nokia NovellYahoo等著名企业都开始使用新的协作写作工具blog(博客)和 wiki (维基),这两种工具以不同的方式填补了传统工具的不足。blogWiki的优势就在于它们是直接和读者互动的,它提供了公众和员工直接对话的窗口,从而使他们对客户的需求有了更清晰的了解。blog wiki 分别扮演了相反的角色, blog是基于个人的选择,一个blog就好象是个人的广播系统,而wiki则不同,它允许人们相互修改在上面说过的话,混合了不同的声音。

通用汽车公司(GM)的副主席鲍勃-鲁兹(Bob Lutz)和美国加州奥克兰市市长杰瑞-布朗(Jerry Brown)都拥有自己的blogblog成为了NEC客户的集结地,人们可以在上面得到技术指导和提供产品回馈。企业可派特定的沟通技巧优秀的人面对特定的公众,有专门和消费者沟通的blog,也有针对新闻媒体,还有是向投资者提供信息的,员工的合理使用公司blog的制度,可以在上面谈论你的工作或者和公司的一些对话,但是禁止公开公司的商业机密,IBM有数个用于客户沟通的对外blog,但公司内部也拥有blog中心,它是一个可以指导员工建立个人blogIBM内部导航系统。根据IBM研究员Dan Gruen的研究显示,截止到20053月,IBM blog中心已拥有8000名注册用户和3000个个人blog,并共计发表了2万个帖子。由于blog中心具有搜索功能,你很方便地就能在上面查看所有最新的帖子,你还能在上面很容易就能找到整个公司内和你兴趣相投的同事。看到人们每天用blog记录下他们使用新技术或者建立新系统时的体验,人们可以利用它实时地观察新员工学习的进度,知道他们正在从事什么项目和阐述什么观点等等。

一个blog就好像是一个个人秀,它是一对多的沟通,人们可以对单个人发表的意见进行评论,但无法修改他的言论或内容。相比较而言,wiki则是多对多的协作性写作工具。任何一个进入wiki的人都可以撰写、修改或者删除那上面的讯息。wiki在提供信息和收集反馈方面是非常有用的工具。和blog不同,wiki具有对信息持续编辑的功能,适合成为知识建立基地,可以方便地让一群或一组的人共同构建起内容,特别是当需要收集各方各面的人的意见时这一功能就变得尤为重要。Wiki自由模式的特性(它比blog的限制要少得多)是它的优势,但同时wiki对于内容缺乏控制。当wiki被用来分享一些重要的信息,比如保密数据时,对用户施以一定的责任规定和对帖子进行常规性的筛查都是非常紧要的。

通用汽车将博客视为一个绝佳的机会,希望通过这一方式引导其公共关系部门运作,并影响主流媒体的报道。20051月,通用汽车董事会副主席鲍勃-鲁特(Bob Lutz)也推出了自己的网络日志。

  公关公司CooperKatz & Co.的主管史蒂夫-鲁贝尔(Steve Rubel)同时也是一位博客,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帮助商业公司监控那些谈论这些公司的网络日志,以便进行危机公关和控制。麦克-卡尔奇尼(Mike Kaltschnee)也从事着类似的职业,目前他主要为Netflix工作,虽然他一直声称Netflix并没有付他报酬。

  Google博客项目经理贾森-古德曼(Jason Goldman)表示:“博客是推动互联网增长的重要力量。过去的8个月里,博客世界的规模扩大了一倍,其中存在大量值得挖掘的数据和潜在的客户。”

  博客搜索引擎公司Technorati创始人大卫-希福莱(David Sifry)的看法则略有不同,他认为博客代表的是一个全新的网络。希福莱认为,目前的互联网仅仅是一个图书馆,收集了大量静态文档。而网络日志则有所不同,每一个日志都和一个特定的时刻相关,如果一个公司能同步跟踪上百万个网络日志,该公司就可以掌握这个世界每一分钟的最新动态。也就是说,传统的网络对我们已知的内容进行了分类,而博客网络则可以追踪我们正在思考的内容。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使博客成为主流。虽然目前只有5%的互联网用户通过RSS阅读,但在雅虎和微软的不懈努力下,这一数字将会持续增加。网络广告也会介入这一领域,雅虎已经开始在RSS种子中打包自己的广告,而Google也有类似的计划。此外,播客(podcasting)技术的出现对于博客的发展也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简而言之,播客就是RSS结合iPod音乐播放器。当PodCast软件阅读RSS种子上的标签后,就会自动下载MP3,并按照用户的喜好进行整理,最后在iPod上播放。

  无论是网络巨头,还是博客,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那就是如何利用现有内容盈利。也许未来主流媒体公司将把网络日志作为一个广告工具,并掌控博客未来的发展方向。未来五年内,到底谁胜谁负将会有最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主流媒体将会与博客越来越接近,尽管目前博客的广告前景还不明朗,雅虎和微软都在网络广告领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而且今后还会继续投资。

  如果博客最终成为广告营收的主要来源,主流媒体不得不去了解和掌握博客。这并不是因为博客在同主流媒体争夺广告营收,而是因为博客代表了上百万目击者,他们可以通过计算机和互联网表述自己的见闻。可以说,博客已经成为主流媒体强有力的竞争对手,200412月东南亚发生的海啸证明了博客的新闻价值,在第一条正式报道发布之前,已经有数千个博客将灾难图片、视频和描述上传到了互联网上。

记者史蒂芬-贝克尔(Stephen Baker)和希瑟-格林(Heather Green)说明了传统媒体和博客文章在生成方式上的不同,按照传统方式,一篇文章首先要确定选题,随后记者阅读文献并展开讨论,接下来采访各行业专家并要求专家对选题保密,直至文章发表;而如果采用博客方式,内容的产生过程将是一个有多方专家参与、完全开放的讨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