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桥海旅游区项目招商介绍书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地理位置

  项目位于云南省红河州蒙自县新经济开发区,距现州政府行政中心6公里,距蒙自新行政中心2公里,距新区天马路城市大道不足1公里,城市公交车可直达景区。蒙自属于云南低纬高原,北回归线从境内(长桥海域)穿过,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期,干湿季分明,光热充沛,蒙自坝子总面积为544平方公里,属于云南省六大坝子之一,红河州的第一大坝子。2003年7月10日至11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滇南中心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在滇南重镇蒙自隆重举行。会议确定了要用20年左右的时间,在昆(明)河(内)国际经济走廊的节点上建成一座人口上百万,面对东南亚的现代化开放城市——滇南中心城市。会议还确定了城市的总体发展思路:“做大蒙自,做强两市;统一规划,各展优势;三位一体,打造滇南中心城市。”蒙自地缘优势突出,南面毗邻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历史至今有米轨铁路联结,陆路、水路畅通无阻,已开工建设的泛亚铁路是中国云南与东盟国家进行经济大循环的“大动脉”,蒙自是云南通往越南的便捷通道枢纽,伴随着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以蒙自为核心片区的滇南中心城市将成为一个重要的增长极;东面的蒙文公路是蒙自进文山达两广的主要通道,是滇南经济圈产品通过广西防城,北海港口外运的转运要道;南北走向是昆河高速公路,往南联结国家一类边境口岸河口,往北联结省会城市——昆明,可以形成双向辐射;蒙自往西走,经鸡街至石屏至青龙场高速公路,通往思茅,西双版纳;蒙自还是中国通往东南半岛及南海疆域的航空港,战略地位尤为重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二)、项目占地面积

  项目总规划面积为51平方公里,其中长桥海(内陆湖)水域面积为11平方公里。该景区已列入蒙自中心城市旅游规划区,属蒙自城市组成的八大片区之一,现已编制完成《长桥海旅游景区总体发展规划》,并已通过县发改局立项批复。

  (三)、项目总投资15.4亿元人民币(未计土地费用)。

  二、项目内容

  (一)、原生态民族休闲旅游度假村

  全方位立体展现浓厚的原生态民族文化特色、土司文化、农耕文化、民居文化等。2000年末红河州总人口413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55.7%。世居少数民族有哈尼、彝、苗、瑶、傣、壮、布依、回、拉枯(又叫苦聪族,是一个从原始社会一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等9个民族。红河州少数民族众多,它们的宗教信仰,民族建筑、服装服饰、音乐舞蹈各有特色。世界哈尼族有20多个支系,彝族有10多个支系,项目以原生态全面立体展现哈尼、彝族各支系为主,加上其它少数民族,将是一个世界独具规模的少数民族群落。

  该项目与整个旅游景区自然溶合为一个整体,以打造本土民族文化为主题思想,挖掘本土文化与外界文化的差异性,并以突出其中的文化差异性为开发的主体理念,把整个旅游区建成以民族原生态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开发项目。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该项目占整个旅游景区的五分之一陆地,项目内容包括:

  1.原生态民居群(民俗宾馆):不低于2000户,即有2000至4000个达四星级以上的住宿标间。造价每户在8万元左右(套房综合造价在2万元/个左右)。

  2.绿化:绿化率不低于40%,包括各个民族具有代表性的植物,人造原始森林(大型树木群的移植),经济植物的套植(可以林养林)。

  3.文化广场:占地不低于2平方公里,包括文化演示广场(如哈尼族的秋千,磨秋,苗族的刀杆,大型乐器等),文艺广场等。

  4.饮食街:不少于100个经营户,街宽40米,长1000米,每户占地约400(20×20)平方米,总占地4.4万平方米。

  5.商品街:不少于100个经营户,街宽40米,长500米,每户占地约100(10×10)平方米,总占地3万平方米。

  6.水上娱乐项目:龙舟、快艇、碰碰艇、木舟、皮舟、水上夜总会等。

  7.可配套开发项目:高尔夫球场,桑拿中心,跑马场,斗牛场,斗鸡场,珍稀动物园,野外生存训练营,商贸会务中心等。

  8.可考虑项目:直升机空中游览周边景区(如梯田、弥勒大佛、建水古城、红河谷等)。

  9.配套可开发红河漂流,整合元阳、红河等县的梯田旅游项目。

  (二)、北回归线16国风情园:该项目包括北回归线穿过的16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展示。

  (三)、世界桥梁博物馆:在长桥海上横跨水域建造一座长虹桥,桥体由世界名桥分段连接而成,供游客参观考察。

  (四)、世界铁路博物馆:在中国第一个火车站所在地碧色寨建一个展示世界铁路发展史的博物馆,可成为教育基地。恢复原法国人修建的建筑物,并建法国风情园,原汁原味展现法国的风土人情。

  三、项目开发模式:

  项目实行捆绑式整体开发,然后按不同的景区与子项目进行分期、分步骤、分片区进行招商引资建设。项目以建造国家级景区为标准,力争打造国际旅游品牌。

  四、品牌建立与推广:

  建立“营销红河”理念,包装打造以“努玛阿美”为理念主题的品牌(“努玛阿美”哈尼语音译,意为“哈尼人种诞生的地方”或“哈尼祖先生活的地方”,是一个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地方,是哈尼族的一个美丽历史传说),真正把红河国家级、世界级的旅游资源打造成为国家级乃至世界级的旅游品牌。把整个长桥海旅游景区打造成为红河州乃至云南省旅游业的龙头企业。整体提高红河州的旅游品质,提升红河旅游人气,带动地区经济发展,让世界了解红河,让红河走向世界!

  四、资金筹措模式:

  建立“1+X+Y”投资促进的招商引资模式。所谓1,是指一家大型专业投资商,相对垄断核心资源;X,是多家独立项目投资商;Y,是广泛参与的社会投资者。“1+X+Y”,就是招商(引资、融资)引入一家大型专业投资商为主体,进行总体目的地商业化运营;招商引资一批大中型投资企业,对更多的项目进行开发;发动广大中小投资人,最大程度的调动社会资金,进行房地产、民俗宾馆、民族舞蹈及极具民族特色的商铺作坊的开发,形成三个层次全面推进的社会资金投入局面。

  蒙自周边旅游资源已经具备了非常成熟的旅游人气环境,红河哈尼梯田、建水古城、燕子洞、弥勒白龙洞、泸西阿泸古洞,加上宜良九乡、路南石林、陆良彩色沙林、昆明等地的人气支持,整合红河州的石屏杨梅节、蒙自石榴节、梯田旅游节、东南亚商贸洽谈、各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等,可让本旅游区内天天有节日,夜夜有狂欢,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可打造成为国家乃至世界唯一的大规模连片哈尼族彝族原生态与独具地方文化底蕴和特色的旅游区,蒙自民用机场的建设将为该项目的实施和发展前景带来史无前例的条件和历史机遇。

  2005年,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达430.1亿元,同比增长16.5%;“十五”期间旅游总收入1652.98亿元,比“九五”增长121.94%。

  据统计,2001―2005年,云南接待海外旅游者从100.1万人次增加到150.28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从3.39亿美元增加到5.28亿美元,年均分别增长8.47%和9.27%;接待国内游客从3841万人次增加到6860.74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从183亿元增加到386.1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2.3%和16.1%;旅游业总收入从211亿元增加到430亿元,年均增长15.3%。

  2006年春节黄金周,丽江共接待海内外游客16.78万人次,旅游社会综合收入为1.7亿多元。春节黄金周,大理白族自治州共接待海内外游客35.58万人次,与去年春节黄金周增长31.39%;旅游收入22752.79万元,同比增长35.63%。黄金周期间,昆明石林、云南民族村、世博园、九乡等景区(点)彰显品牌优势,成为众多游人首选。与此同时各景区(点)还推出了一系列参与性、观赏性较强的民俗活动,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个黄金周全省旅游收入首次突破4亿元。

  到2010年,云南省旅游业总收入将突破800亿元,云南将建设成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旅游集散中心,以及中国和亚洲地区重要的国际旅游目的地。

  红河州旅游业总收入从2000年的8.34亿元增加到2005年的20.24亿元,年均增长13%以上。“十五”期间,红河州累计接待入境旅游者11.9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1.22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3%;累计接待国内旅游者1696万人次,比”九五”时期增长99%,国内旅游收入54.93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107%;旅游总收入累计达64.94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81%。

  到2010年,红河州旅游业发展目标是:实现接待海外旅游者7万人次以上,增长131%;旅游外汇收入6500万美元以上,增长100%;接待国内旅游者900万人次以上,增长100%;国内旅游收入35亿元以上,增长100%;旅游总收入达到40.5亿元以上,增长100%的发展目标,实现旅游资源大州向旅游经济强州的新跨越。

  红河州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没有形成世界知名的红河旅游“品牌”,国内外游客对红河旅游仍未形成普遍认同,因而也没有成熟的精品旅游线路和精品旅游景区;二是旅游产业体系不完善,旅游业市场化程度低,体制不顺、机制不活,旅游企业弱小,没有旅游龙头企业,难以适应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三是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内在要求与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高素质旅游人才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四是旅游宣传促销力度不够,市场开拓不足,没有形成稳定的客源市场。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原因是:思想观念滞后,市场培育滞后,产品开发滞后,设施建设滞后,机制建设滞后,管理服务滞后。

  本项目寻求合作开发商、投资商,有意者请与我联系:乔阳先生139880605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