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笔者的记忆中,有两部外文图书的中译本都采用了“第三波”这个词汇,第一部是塞谬尔·亨廷顿所著,由刘军宁翻译的《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作者在书中将20世纪后期的民主化浪潮视为民主化的“第三波”;另一部是艾文·托佛勒撰写,黄明坚所译的《第三波》,该书将农业阶段、工业阶段视为第一波与第二波,而作者预言的第三波之明显特征则是:跨国企业盛行,电脑发明使在家工作成为可能,人们将摆脱朝九晚五的桎梏,核心家庭瓦解,DIY兴起等。
互联网的第三波:传统格局的“冲击波”
“互联网第三波”这种提法并不多见,业内人士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互联网的阶段性划分在标准采用上也并不统一,出现了很多种各异的说法。但从“接入为王”、“内容为王”过渡到“应用为王”种递延进程看,互联网第三波的提法是完全有道理的。第一波是产生了世纪互联、清华万博、东方网景、网宿科技、上海热线、国研科技等行业标杆,它们在互联网接入服务上做得颇有特色,为众多门户及个人网站提供了最基础性的服务,也相当于为众多各式各样的车辆架设了一条高速公路,然后各种车辆便奔跑在这条道路上,做着各种买卖营生,说句俗话,那也就是赚着白花花的票子,但这一波的企业逐渐地大多不满于接入服务的单一模式,拓展更宽广的业务领域成了一件常见的事情,既做着接入服务,也多方涉入内容提供。也就是说,它们一手将互联网带入“内容为王”的第二波,同时也开始采摘这颗“内容”果实。
第二波中诞生了像新浪、网易、搜狐、腾讯、九城、百度等从事广告、无线增值、网游、即时通讯、搜索等应用模式的典型企业,这一波企业赢得的彩头、赚得的喝彩、撷取的风光远比第一波做“接入服务”的标杆们要多得多,当然这要排除像中国电信、网通、铁通一类垄断级的运营商,其实接入服务的源头都在它们手上掌握着。
将接入、内容、应用三者放在一起做个简单的比较,不难发现在这一波里冲浪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共同性的,也是一个本质的特点,那就是它们面向网友提供的服务基本上是满足用户基础需求的,包括信息需求、休闲娱乐需求两大主旋律,在商务应用方面很少。即使有一些尝试,但也并未形成气候。尤其是紧跟在这些行业标杆身后的中小型企业,它们基本上是在围绕这个主旋律做文章。当然也诞生了不少从事商务应用的知名企业,这些知名企业对第一波、第二波中产生的标杆们与由这些标杆形成的格局都产生了威胁性的冲击。
这一轮冲击,我们不妨称之为“冲击波”。一方面“应用”基于接入与内容产生,在内容为王的时代就产生了专注于商业应用的行业大佬,相当于为第二波的格局开了个后门,另一方面,在新一轮大潮中,“应用”已经将“内容”整合入,如果不拿新浪这样的资讯集中型门户来做区分,两者已经难分彼此,但这次却是专注应用的服务商将单纯的内容提供商锁在了中游。如果要做大,几乎所有传统型门户都在尝试转型。
从第二波中产生的网络概念股们近一两年战略举措,比如新浪不停地延伸战线,网易一直将“土木在线”放在重要位置,搜狐早就在整个势力范围中添加了焦点房地产这样的行业标兵,盛大早在04、05年时就推出家庭数字娱乐战略,摆脱网游的单一模式,以及腾讯投资创建C2C网站拍拍。当然这些老兵们并未齐刷刷地将目光投向商业应用领域,不过它们对产品线的延伸已经说明了新一轮浪潮所产生的冲击是很明显的。
十三太保:新一轮争霸格局素描
对于大海而言,大浪过后,沙滩会被洗得干净明亮,大海将原来遗留在沙滩上的垃圾全都吞下,也会留下一些贝壳,或精美,或普通。
对于行业而言,新的技术、思想、工具、模式等任何一种变革所导致的洗牌,一批原先是标杆的企业倒下,或被收购,一批原先是草根的企业却取代标杆们的位置,而成为新的标杆。
在这一波应用为王的时期,变革在即,洗牌在即,如果说我们对这一波后可能成为新标杆的实体无法做出预测,但对于可能形成的争霸格局将以怎样的形式呈现,至少可以做一些分析。这里,我们可以从在线旅游、汽车、地产、塑料化工、五金机构、B2B、C2C、B2C、电子支付、其他传统行业网站、体验购物、采购、餐饮、企业管理服务、财经等各个细分领域展开简单扼要的分析,并形成十三太保的格局。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所提到的领域都属于商业应用范畴,对于视频、web2.0等业务此文未予涉及。
大太保 B2B电子商务
B2B领域基本上已见胜负格局,以阿里巴巴、慧聪两大老牌领军为代表,围绕了一大批诸如全球制造网、金银岛、买卖网、雅峰网等第二梯队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不仅如此,更多的中小型B2B网站虽然生存状况并不乐观,但仍挤着向第二梯队、第一梯队靠拢。而一些新模式的试水者的未来尚不明确,比如彻底地电子交易模式尝试者金银岛。
对比于其它领域,国内B2B市场虽然产生并且繁荣多年,并且形成了“多足鼎立”之格局,但令人稍感不足的是,尚只有慧聪一家上市公司。据闻阿里巴巴正紧锣密鼓筹划上市,相信此举将打破单一的上市局面。
二太保 在线旅游
根据近年态势,在线旅游领域基本也是格局大定,以携程为首,以e龙、芒果、中旅在线等跟进者为辅,同时还存在不少有意进军该领域的旅游社。不过依照中青旅、港中旅的试水经验以及携程的攻势,这些一直从事传统业务的旅行社在互联网领域的机会并不大。
而国外诸如胜腾等在线旅游的旗舰服务商们进军中国,凭借其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力量,以及成熟的线上线下运营体系与经验,对国内在线旅游的搅局却是值得重点关注的,尤其是这些机构在国内可能发起的一轮收购活动。
三太保 汽车系列
鉴于行业热度、目前态势,以及同互联网可能产生的结合程度与层次,在众多行业网站中,本文特别将汽车、地产、化工塑料、五金机电、农业提出来作专章简析。
汽车在众多行业中是比较接近现实生活的,汽车网站也是众多行业网站中更易发展的,而且也是发展得相对比较好的,比如国汽车网、易车网等,在广告业务、第三方服务、二手车交易等方面有不少进展,但离井喷仍有距离。
四太保 地产系列
在所有行业中,地产是近几年最受争议,而且投资最密集、最活跃的,而地产网站也是所有行业网站中最活跃的,当然活得也是很不错的。搜房网、焦点房地产则是这个领域多年的标杆,新兴起的房老大也想在其中分一杯羹。
但地产门户并没走通网络中介这条本来要走的道路,反而以地产界的互联网媒体身份大把地赚广告费。2006年,搜房网营收达到3个多亿,其中广告收入比例占到90%,如果能够再向房产交易前进一步,其营收规模将更具想象力。
五太保 餐饮娱乐及分类信息
民以食为天。笔者相信,餐饮娱乐很有可能出现一枝独立的力量,虽然目前已经在行业内产生影响力的网站并不多,比如大众点评、饮统网、搜饭网、请客800等,而且众多餐饮门户基本上是以从事餐饮饮信息、餐馆评点与推广以及打折订餐为主营业务模式。如果运营上能获得强大的资本助力,尽可能地在全国范围内的优质城市布下网点,同餐馆结成业务合作伙伴,在该行业成就一家标杆企业也是很现实的。
六太保 化工塑料类
以中国化工网为核心的网盛科技在年初时赚足了眼球,孙德良也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也是因为这一IPO,行业网站开始成为人们热衷讨论的焦点话题,投资人的目光也开始投向这个领域,但化工塑料类再出现网盛一样的服务商,已经变得非常困难。
但网盛作为该领域的先行者与成功者,必然在第三波互联网市场中获得重要的一席之地。当然,作为一家国内上市的互联网企业,要将市值炒到几十亿美元的程度,还是非常有难度的。如何打破原有的传统业务模式,扩展新的产品线,将成为其面临的主要问题。
七太保 五金机电类
据时下状况,全球五金网、今日五金等网站发展势头还算不错,虽然在业务模式上同其他行业的网站没有本质的区别,五金机电作为一个非常传统的行业,其本身的市场空间非常大,但同互联网结合后能产生的势能如何,却尚难以估量。
不过,网盛科技“以化工为主,辐身周边”的策略却是值得五金机电类行业门户借鉴的,也即该类门户大可沿袭这样一条道路,避免行业宏微观环境的阶段性局限导致市场开发的受限。以五金机电的庞大市场基础,一旦通过互联网激活,从其中产生出跻身“十三太保”的竞争主体也是非常现实的。
八太保 农业(含食品、加工类)
农业是中国的基础产业,发展历程最久远的产业,但在同互联网结合的过程中,走得却非常不顺,以颇有影响力的农博网而言,长达几年的经营,却未能实现收支平衡。再看看其他6000多家全国型或地区型的农业类网站,生存与发展状况不容乐观,在第三波中能否崛起尚是个未知数。
不过农业作一个庞大的基础产业,以及振兴农业呼声的高涨及趋势的明朗,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用互联网激活农业的机率将越来越大。
九太保 C2C
C2C是一个比较难做的领域,要集中大批量的商户、在用户中形成广泛影响力,并且能提供第三方支付工具,这不是一般的服务商能做到的,除淘宝、拍拍、TOM易趣外,再产生新的竞争者最有可能的将会是手中掌握有众多用户的诸如百度、新浪等机构,如同腾讯在做完即时通讯与门户后,创建了“拍拍”,并快速成为C2C领域的知名品牌。
十太保 B2C
在从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服务的网站中,B2C模式应该是一个比较好做的商业应用,但当当、卓越基本上奠定了“双雄争锋”的格局,如果有变数,最有可能的是从第二波的互联网标杆企业中产生。而在当当与卓越中,当当在天时地利人和上占据了一定的优势,相反,卓越似乎一直陷于泥沼之中。
同时,新生势力的产生与崛起更不容忽视,比如从事母婴用品的服务商红孩子开辟了另一块B2C的蓝海市场,并快速成长,极有希望成为行业翘楚。
十一太保 电子支付
电子支付是个门槛很高的领域,目前已有多支力量角逐其中,如支付宝、首信易、快钱、贝宝等,不过这番洗牌后,可能会只剩下一两家独大者,如同于即时通讯。
支付宝依托于淘宝,首信易有着国资背景,贝宝是外来势力等等,每家机构都有着不同寻常的资源支持与背景,最终的格局实难预料,但电子支付市场注定终将摆脱群雄割据的局面。
十二太保 企业管理服务
在众多领域中,专注于企业管理服务的网站并不少,但由于受众虽然处于中高端层面但颇为狭窄,知识转化成产品的障碍一直未能有效地消除等因素,导致从事企业管理服务的行业网站在前两波中颇受冷落。
不过在随着这一波的兴起,形势似乎有了不少改变,部分投资方开始策划转型,从原先专注于企业管理某一细分领域扩大到全领域,从“点”服务调整成“一站式”服务,比如原先只做营销内容与商务方面的网站,开始调整成做战略、企业文化、营销、流程、信息化等多个方面的产品线,并且在知识产品的创造上做出了本质性突破,其中如从事法律、管理与财务服务的觅法网,则是将法律、企业内部管理与财务会计服务悉数揽入旗下,推出了专注企业法务外包服务的“觅法通”会员产品与律师委托、顾问委托、会计师委托的新型企业管理方面的业务模式。这种新的调整与新的业务模式,是否能扭转企业管理服务类网站在前两波浪潮中失势的局面,我们拭目以待。
十三太保 财经金融
金融界已经上市,但在众多概念股中,显得很是低调,2005起的连续三起收购之后,再度回复到“水波不兴”。和讯、东方财富网等几家影响力相当的网站要赶上这一轮IPO,恐怕颇有困难。除非找到新的概念与业务模式,毕竟卖软件、卖数据与广告的模式不仅被金融界用完了,而且实在不新鲜,同时难以看到极富想象力的增长空间。(易管理www.e2i.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