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市场策略周报20070922


一、本周财经要闻:
 
1)为加强货币信贷调控,引导投资合理增长,稳定通货膨胀预期,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7年9月15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3.60%提高到3.87 %;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7.02%提高到7.29%;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相应上调0.18个百分点。
 
2)首只股票QDII——南方全球精选配置基金由于认购踊跃,经申请追加,南方全球基金最终核批的募集额度为40亿美元(等值300亿元人民币)。
 
3)中国证监会发审委9月17日召开会议,审核通过了中国神华首发A股申请。公司拟发行不超过18亿股A股并在上海交易所上市。募资用于投资并更新公司的煤炭、电力、运输系统等。
 
4)根据国家国债发行的有关规定,财政部于9月18日发行319.7亿2007年特别国债(二期)
 
5)备受瞩目的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投公司”)已确定于本月28日挂牌成立,该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也已基本确定。现任国务院副秘书长楼继伟将出任中投公司董事长,现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副理事长高西庆将出任总经理。现任财政部副部长张弘力将出任常务副总经理,现任中央汇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汇金公司”)副董事长汪建熙、现任银监会纪委书记胡怀邦、现任汇金公司总经理谢平、现任国家发改委投资司司长杨庆蔚将同时出任副总经理。
 
6)证监会连出六道规范,“剑指”此前已成市场热点的“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这六部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分别是《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关于规范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相关各方行为的通知》、《关于在发行审核委员会中设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的决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工作规程》、《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实施细则》和《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25号——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预案和发行情况报告书》。 
 
7)美联储宣布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到4.75%,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美联储同时将贴现率从5.75%降至5.25%。纽约商品交易所10月份交货的轻质原油期货价格突破每桶82美元。
 
8)证监会20日公告,24日召开第135次发行审核委员会工作会议,审核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A股首发事宜。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回归A股市场正式拉开序幕。
 
9)下周一财政部决定发行2007年350亿特别国债(三期)
 
10)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按照90亿A股的IPO计划,本次筹集资金高达580.5亿元,创A股市场募资历史新高。网上申购资金超过1.6万亿。打破了北京银行此前创下的A股网上发行申购资金14423亿的内地资本市场网上申购资金的历史最高纪录。
 
二、本周A股市场走势分析
 
本周的收阳得益于周一的大幅上涨,随后几天的运行基本上是高位震荡,每一次日内的下探都有买盘承接,日K线上留下明显下影线。下影线本身就表明下跌抵抗存在,而多次下影线的出现进一步表明市场逢低买盘的介入,由此限定了当前市场的下行空间。从成交量的情况看,本周沪深2市成交79687万手,较之前一周81503万手有所下降,但成交资金为11997亿较之前一周11824亿有所增加,说明当前市场变数并不大。就目前的情况看,市场仍在不断的向上拓展空间,不断刷新历史新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市场内在的上升动力已经明显减弱,强势向上的动力大幅降低,说明了多头继续上攻的信心开始有所不足。近期的市场高速扩容对资金面形成严峻考验,刚刚完成了北京银行、建设银行、中海油服的发行,下周二又面临中国神华的抽血,再加上下周一又将发行2007年350亿第三期特别国债,对市场资金面、心理面将产生一定影响。

从技术和形态上看,大盘呈现上有套利压力、下有买盘支撑、上下两难的状态。从日K线上看,大盘周一和周四收出两根阳线,但其他三个交易日均以阴线报收,值得警惕的是,三根阴线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形态上十分相似,均属于高位阴垂线。由于下影线都比较长,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三根阴线看作下跌抵抗线。从价量配合的角度来看,量是价的先行指标,从周二开始,大盘处在震荡上升趋势中,但成交量却连续4个交易日递减,这种价量不配合的情况,说明了多头继续上攻的信心开始有所不足。多方急需成交量增大以支持大盘继续向上,缩量将预示着上行空间有限,量能不济就意味着5000-5500箱体的上沿存在较大的压力。虽然均线系统依旧维持良好,但市场的运行重心却没有大幅抬高。因此,我们对后市保持相对谨慎的态度,5000~5200点区域应有较强的支撑。在操作方面,目前阶段短线要注意控制仓位,对于前期涨幅已大的个股一定要谨慎追涨,可以继续关注那些基本面良好、经过充分整理、低位刚刚启动的品种。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寻找相对低风险、适合防守的品种应是较好的投资策略。安全边际是衡量价格与价值差异的一个相对客观的标准,安全边际越大则风险越小,反之亦然。事实上,我们可以发现,近期市场中获得明显超额收益的品种正是这些安全边际足够高的品种。
 
三、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10月份的CPI有可能超过7%,为了抑制通胀的进一步蔓延及经济出现过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央行将继续使用数量型调控手段来回收流动性。包括提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加息、提高本外币公开市场操作力度、发行特别国债以及加强窗口指导等。
 
当前,宏观经济运行的主要矛盾是银行间流动性过度充裕,通货膨胀压力增大。8月份,M2增长18.09%,增速回落0.39个百分点,而M1增速高达22.77%,提高了1.83个百分点。CPI增速达到6.5%,创近11年来新高。如果流动性持续过剩直至泛滥将引发严重通货膨胀,导致经济增速大起大落,严重破坏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长的大好形势。今年以来,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平稳,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温和提高,进出口贸易高增长。8月份,进出口总额增速有较大回落,但贸易顺差仍高达249.8亿美元,高顺差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现有调控政策的目的大多是为了吸收过剩的流动性,不会扭转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只有人民币升值到相对合理的水平,贸易顺差才会大幅度减少,通胀压力才会有效缓解。
 
人民币加速升值预期下,房地产、银行、有色金属、煤炭、消费等行业将反复走强,投资者应积极关注。
 
四、投资策略:
 
在市场高企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寻找在成长性与价值之间达致平衡的股票。即在合理价格投资成长性股票,追求成长与价值的平衡。GARP(Growth at a Reasonable Price)是一个混合的股票投资策略
 
寻找某种程度上被市场低估的股票,同时又有较强的持续稳定增长的潜力。GARP策略与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区别在于,价值投资偏重于投资价值低估的公司,而成长投资注重于投资成长性高的公司,而GARP则能够弥补纯粹价值投资和成长投资的不足,能尽量兼顾价值和成长。即用成长型投资分享高成长收益机会;按价值型投资标准筛选低价股票,有效控制市场波动时的风险。
 
GARP主要考察上市公司的成长性、估值水平以及PEG比率等等,以此综合判断上市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PE估值。我们需要知道股票的价格与其利润相比是怎样的一个情况,寻找那些被市场低估的一些股票。
 
PB估值(市净率)。上市公司有较低的市净率(PB),表示有较大的价值,如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那么就预示着一旦市场修正其错误后就有很大的盈利潜力。因此PB主要用来衡量上市公司的相对价值,以此评判其股票被高估或者被低估。
 
PEG比率。以此考察上市公司的价值和其成长的潜力水平。PEG不大于1即意味着可以对公司进行进一步分析。例如,一家公司的PE为15倍,而预期的利润增速为25%,那么PEG就为15/25,即0.6,这个数字对于GARP投资者而言意味着此公司是一个好的投资标的。当然,PEG在0.5附近将会更有吸引力,即公司有很好的增长潜力,也意味着股票被低估。
 
ROE(净资产收益率指标)。GARP主要寻找价值与成长之间的一个平衡。合理可行的成长速度与价值低估,在两者间达到平衡是一个很好的策略,而且也可以控制风险。设计出两者间的平衡,也跟个人的理念有关。
 
GARP策略是成长性投资策略和价值型投资策略的混合体,亦即寻找那些被低估而且具有强劲持续成长潜力的公司。GARP策略的筛选准则处于价值投资者和成长性投资者之间。从价格和成长性来看,符合GARP策略的股票也正好处于中间位置。
 
五、本周我们重点讨论的行业是有色金属行业。
 
投资要点:
 
中国精铜进口高位回落,LME交易所库存将继续回升,中国需求使铜基本面保持强劲;氧化铝价格将继续回落,电解铝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延续;锌精矿供应明显好转,加工费水平回升,锌锭产量增长快于消费增长;美联储降息,美元走弱,黄金将继续价格保持上升趋势。
 
在有色金属行业进入高估值时代的背景下,选择下游深加工行业中具有技术优势的公司,可以淡化有色金属的周期性,具有较高的安全边际。
 
目前国内有色金属企业呈现出加强资源控制、行业公司整合进程加快的发展趋势。上市公司的资源注入,兼并整合是下一阶段的一条重要的投资主线。
 
 一)、主要有色金属子行业基本面评述
 
(1)中国铜进口减少,LME库存回升
 
中国精铜进口高位回落,LME交易所库存将继续回升
 
5月份以来,国内精铜进口量高位回落。海关统计显示,7月份中国的精铜净进口量继续回落,为7.21万吨,比6月份减少了22.1%,主要是因为进口量减少、出口量增加所致。其中,进口量9.85万吨,比上月减少8.9%,为今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出口量2.64万吨,比上月增长69.5%,是一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中国进口量的下降使得LME库存回升。7月中旬LME铜库存减少至10万吨以下,比今年2月初的21.6万吨下降了约55%左右,为一年以来的最低水平。此后,LME铜库存开始止跌回升,目前LME铜库存为13.7万吨,较库存的低点增加了4万吨。
 
中国精铜进口量激增实际上造成了LME库存向中国的转移,以目前国内的供求关系及8月份国内外期铜比价看,精铜的净进口量还有进一步下降的趋势,这将使LME交易所库存将继续回升
 
中国精铜产量快速增长
 
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7月份国内的精铜产量为29.17万吨,与上个月基本持平,但同期比增幅高达20.5%;1-7月份的累计产量为189.05万吨,同期比增长了10.9%。随着国内粗炼/精炼产量的持续扩张,以及铜精矿和废杂铜进口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年内国内的精铜产量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中国需求使铜基本面保持强劲
 
世界金属统计局(WBMS)、国际铜业研究组(ICSG)、CRU等机构均认为07年上半年全球精铜供应存在短缺,短缺量为13-30万吨。在上述所有机构对全球基本面的乐观预期中,对中国需求的乐观判断是主要依据。ICSG称,今年前5个月中国的表观消费量成长37%;WBMS认为,中国1-6月份消费了238.7万吨精铜,比上年同期的170.1万吨增长了40.3%。可以看出,上半年中国进口铜的大幅增长,是造成这些机构对中国铜消费非常乐观的直接依据。随着中国净进口量的下降以及美国房地产市场疲软所引起的铜需求回落,可能回对今后一段时间国际市场的供求关系产生不利影响。
 
(2)电解铝行业景气周期将延续
 
氧化铝产量快速扩张,氧化铝价格将继续回落
 
2006年国际有约400万吨的氧化铝新增产能投产,供应增长的幅度将超过需求,使得2006年世界氧化铝供过于求56.7万吨。根据国家统计局和有色协会的统计,07年前5月中国大约生产了762万吨氧化铝,同比增长了56%;同期氧化铝进口量为232万吨,下降了17%;考虑到非冶金氧化铝需求在内,估算前五个月对氧化铝的需求达到997万吨,市场供求基本平衡。
 
而从氧化铝价格的变化来看,近期氧化铝价格逐步走软,目前国际氧化铝FOB价回落至350美元/吨左右,国内氧化铝报价则回落至3500-3700元/吨左右,中铝也在9月13日将氧化铝出厂价格调低至3500元/吨。氧化铝价格下跌减轻了电解铝企业的成本压力。
 
铝土矿价格持续上涨
 
从当前的市场状况来看,氧化铝价格的支撑还是比较明显,氧化铝价格的下跌空间有限,特别是从氧化铝的生产成本来考虑,铝土矿价格的上涨非常明显,由于中国进口铝土矿的飞速增长,全球市场铝土矿需求明显加强,而2007年6月份中国铝土矿进口均价达到创纪录的45.5美元/吨,而去年同期仅为32.2美元/吨,1-6月份中国累计进口铝土矿达1007万吨,同比增长194.7%。但是,由于中国铝土矿进口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71.3%左右),而铝土矿的洗矿等行为造成了当地的严重污染,印尼政府屡次考虑要限制对中国的铝土矿出口,这对于中国的氧化铝企业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而如果从其它地方进口的话,运输成本又将大大提升,目前衡量运费价格的波罗的海综合运价指数已经出口历史性高。中国目前正在考虑从越南和老挝进口铝土矿,但由于目前越南和老挝的铝土矿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实际的应用和开发前景还有待衡量。而考虑到矿产资源产品价格的溢价因素(目前铝土矿价格根本未能体现),铝土矿价格仍有一定的上涨潜能。
 
世界原铝产量快速增长,原铝供求基本平衡
 
2007年上半年,在中国新增产能快速投放以及西方闲置产能陆续重启的双重推动下,全球原铝产量呈加速增长之势。在国际铝协(IAI)已经公布的5月份综合产量统计中,2007年前五个月累计产量达到1496.4万吨,比去年同期的1338万吨增加了11.8%,其中5月份产量同比增长了11.5%。以增速衡量,2007年上半年的增速为近年之最。
 
06年中国电解铝产量为940万吨,同比增长20.4%。但是,从2006年10月份开始我国电解铝产量增速明显加快,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初步统计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生产原铝586.4万吨,同比增长了37.6%,比去年同期多生产了160万吨;其中6月份产量达到了103.4万吨,折合年率高达1258万吨,日均产量环比上升了6.7%。从目前的情况来看,07年中国原铝产量甚至有可能达到1240万吨,增长速度远远超出了市场的想象。
 
根据对全球原铝供求关系的预测,07年全球原铝供应将过剩18万吨,但这一过剩量相对于3779万吨的消费量微不足道。原铝供求的基本平衡使得铝价能够保持稳定,同时铝价相对于其它有色金属品种的低价格涨幅,使得国际铝价大幅回落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电解铝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延续
 
06年下半年氧化铝价格的大幅下跌以及铝价稳中趋升的现状,引领电解铝行业自06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景气周期。由于氧化铝产能的迅速扩张,未来氧化铝价格将保持较低水平;而电解铝市场的供需平衡以及铝价相对于其它有色金属品种的低价格涨幅,使得国际铝价能够保持坚挺。电解铝和氧化铝这种较大的差价,是电解铝公司业绩大幅提升的基础。这种态势将至少维持到2009年,电解铝行业的景气周期将延续。
 
(3)锌精矿供应明显好转,锌锭产量增长
 
 快于消费增长? 锌精矿供应明显好转,加工费水平回升
 
 从2005年开始的西方矿山项目建设已经明显改善了精矿的供应状况。世界最大的铅锌矿山-红狗矿的供货期比去年提前了19天,从现在开始一直到明年的5月份是该矿山的供货期,其铅锌年产量90万吨左右,这也许是最近铅锌精矿加工费快速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我国进口的锌精矿加工费已经在380美元左右,而去年同期只有30美元/吨左右。秘鲁最近招标的锌精矿现货加工费恢复为传统的计价方式,即考虑了价格参与,2007年四季度的合同以3500美元为基价,价格参与为上下10%,2008年的合同以3000美元为基准,上下浮动也是10%。加工费提高以及PP的重新被考虑反映了精矿供应明显改善以及人们对未来锌锭价格波动增强的预期。正常计价方式的回归也表明锌价向正常回归。
 
锌锭产量增长快于消费增长
 
国际组织公布的锌市场数据越来越不支持锌价坚挺。国际铅锌研究小组8月份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1-6月全球锌金属产量569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约9.8%;同期全球锌消费同比增长率约为4.6%,为565.9万吨;1-6月全球供应过剩3.1万吨。12个月移动平均产量和平均消费量比较,产量增长的趋势明显快于消费的增长趋势。最近半年,12个月移动平均产量急剧抬升,而消费则比较平缓。产量增速高达9%以上,这是一个非常快的增长速度,在历史上是比较少见的。
 
LME低库存对锌价起到支撑作用
 
LME库存今年以来还是净减少的,中国锌期货恢复之后,容纳了一部分库存。目前LME的报告库存为7.3万吨,为17年来的最低水平。07年以来LME库存净减少2.5万吨。LME低库存对锌价起到一定的支撑作用,锌价继续向下空间有限。
 
(4)黄金价格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国际原油价格创新高
 
由于美国石油储备量的大幅下降引起石油供应不足,并呈现今年以来的石油供应量的最大幅下降,纽约原油价格突破80美元,创下历史新高。据美国能源部公布的数据称,美国石油储量出人意料的大幅下降了701万桶,至3.226亿桶。尽管欧佩克表示将把每天的石油产量增加50万桶,但是这一增产措施仍然难以满足季节性增长的需求量,因此石油价格继续呈现大幅上涨势头。
 
未来金价将继续保持升势
 
黄金以其金属和货币的二重属性,在美元疲软、高油加以及通货膨胀的支持下走高。未来几年,无论是基本面还是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对于金价的上涨都非常有利。黄金作为抵御通货膨胀最重要的保值工具,受到越来越多的青睐。未来黄金价格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二)、美元继续走低有望推高金属价格
 
自7月下旬开始,受次级抵押贷款危机加剧的影响,8月份的前两周全球股市与金属期货市场出现了较大幅度下跌。
 
据美联储主席伯南克7月份在美国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举行的年中经济评估听证会上表示,次级抵押贷款市场造成的损失,估计在500亿到1000亿美元之间。
 
从8月9日开始,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等机构联手向金融系统大量注资,美国次级债问题尚未引发全球性金融危机。美国的次债危机对金属价格的不利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金融市场的动荡可能引发部分资金撤离商品市场;另一方面,次债危机显示美国的房产市场可能会继续疲软,这将对金属的需求不利。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9月18日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即商业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由原来的5.25%降为4.75%,以应对目前的次级贷款危机。这是美联储自2003年6月以来首次降息。美联储降息将促使美元继续走低,将推高金属价格。
 
三)、行业投资策略
 
与价格上涨乏力相对反,有色金属行业公司在三季度的涨幅巨大。我们认为这主要是两方面原因:一方面,A股有色金属行业的整体估值水平出现了较大幅度提升,由此引发板块整体性的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行业内公司资源注入、重组并购带来了一系列投资机会。
 

目前国际市场上金属和矿业类公司的平均PE是13-15倍,其中铜业类公司是10-12倍,铝业类公司是14-15倍;而A股有色金属行业公司的整体估值水平已经对应于07年约50倍动态市盈率,行业的估值已经不再具有安全边际,有色金属行业已经进入高估值时代。但是由于有色金属的资源稀缺性、金属价格保持高位带来的业绩增长以及行业内一些公司的持续资源注入和整体上市预期强烈,我们依旧维持有色金属行业"推荐"的评级。

免责声明
 
    本栏目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栏目中的任何信息或所表达的意见仅供参考。本中心及与本中心有关联的任何个人均不会承担因阅读和使用本栏目所造成的任何损失及其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中心可能持有本栏目所评价或推荐的证券,并有可能为机构提供业务服务。本栏目的版权为文渊阁投资顾问中心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者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