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常理原则行事


 

以常理原则行事

中国经营报特别报道《政府采购第一案迷局》背后的人和事

 

孙晨、龙飞他们干了一件很简单的事。

就在大家将焦点集中在“政府采购第一案”是不是该起诉财政部时,孙晨他们走到幕后。

其实,他们只是按图索骥。

 

按照常理,他们在广东省工商局找到了广东开元医疗设备有限公司(招标公司)的材料——一切都昭然如揭:一个核准成立不足一个月的公司,竟拿到4000万元的招标大单。而按照招标的要求,参与招标的企业须向中介机构提供三年以上的业绩和纳税情况!

这难道仅仅是疏忽?

 

随后记者又走访了该公司的所在地——当时是周六,该公司大门紧锁。记者在该公司附近了解到,这家没有任何标记的公司,在这里生存了三年。

为了核实消息,我们的记者第二次赶赴该公司,情形同第一次相似。事实再清楚不过了!

然而,我们看到不少兄弟媒体仍在该起诉谁上争论不休。当然,这个问题也是很重要的。

 

“以常理原则行事”,这是稻盛和夫先生的明言。稻盛和夫是日本著名的企业家,他曾亲手创立了京瓷等两家世界500强公司。京瓷公司是日本早成立的高科技风险公司,稻盛和夫回忆说,当时的情形是,一旦出现判断失误,就有可能导致公司崩溃。他曾经忧虑不安,夜不能寐。

经过一番苦苦思索,他意识到,在经营活动中所做出的判断一定要合乎世间常理,也就是必须基于“常理原则”思考和行事。稻盛和夫说,“正是这种思维方式,无论是在经营方面还是在人生旅程中,都为我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其实,新闻报道中也是这样。

我们见惯了太多“以非常理原则行事”的新闻报道。“近8亿房屋维修资金违规进股市”就是一例。

这起后来被查出来的违规案件是这样的:“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连续三年现身多家公司第一大流通股股东,涉及市值近8亿元。作为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的下属单位,按照规定,该中心这部分资金是禁入股市的。

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是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下属事业单位,后者是上海市物业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2004年,该中心列位广聚能源、华东科技、西飞国际的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和宏源证券的第三大流通股股东,分别持有四家公司1464.83万股、1671.57万股、627.93万股、75万股。目前,该中心持有西飞国际、华东科技、广聚能源股票市值近8亿元。”

 

上海市房屋维修资金管理中心最早亮相财报是2004年,直到2007年5月,这起违规才被有关部门查出来。也就是说,这样的财报出现在公众视野竟然有三年时间!

这凸现了监管的漏洞,但同时我们也要问问,中国那么多财经记者哪里去了?

 

其实,要发现这个违规很容易的,只要看一看上市公司的报表就知道了。但是有哪位财经记者去看了报表?有哪位财经记者以“常理原则思考或行事”,用一个电话追查一下相关单位?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做财经媒体的都要自责。

但仅有自责是不够的,更应该有行动。

这一次报道就是例证。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