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汇投炒美国黑石私募要巨亏看中国机构之软肋?


  汇投作为中国政府去美国炒黑石私募的代表,目前来看它的亏损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因为黑石本身现有流通筹码为2.38亿份,而汇投应该说是非流通股占10%,也就是1亿股.可想而知黑石总股本应在10亿份以上.

  而该股业绩出奇地好,每股收益高达12.33美元,不知此业绩是相对于总股本而言,还是现有流通筹码而言,因为我国所买的1亿股是没有表决权的,更何况锁定是4年.

  作为黑石创造的惊人业绩可能与中国此轮牛市一样,一些炒家炒个别股让其股价飞涨而导致了其业绩十分惊人(股中股游戏!)..

  而该股从上市首日创造的35.77美元以后股价就跌跌不休,不断地下跌而跌破了发行价31美元,然后跌破30美元,25美元至目前低点23.27美元,现收在24美元下方至23.91美元(midnoon).

  那么作为美国股市而言,既然炒家敢于把股价跌破发行价,可想而知它具有较大的下跌空间,而该股首日就放出天量上亿股.或许该股最应该买入时间应在上市一年后才能建仓.那个时候该股可能跌到底了.因为老外的K线图上旁边通常标注52周的最高与最低点.而真正上涨的时候往往是看不到过去的高点的,然后炒家才缓慢有序的上行.但不知那个时候该股是不是跌破1美元了,就像我们过去的网易一样,但能否像网易再度涨至100美元可能就存在问题?

  显然作为汇投应该是中国目前所知的最大的机构投资者了,出海资金高达2000亿美元啊!与社保,人寿,平安等一样具有大机构角色.那么作为中国机构为什么一下海炒外股就陷入亏损的泥潭呢,显然与我们的机构投资者一些软肋有关.

  1.喜欢把利空当成利好来炒.就像本次行情一样,本来加息+降低利息税+提高准备金率以及外围股市跌跌不休之际,我们的股市该跌才对,可我们的机构仍然极为顽强地创造了新的历史高点至4500点,而该点位是上次历史高点的翻番点位.但作为老外,利空就是利空,如FO在宣布该公司业务暂停时就实现当日股价腰斩跌至1美元,随后仍然振荡下行至1美元下方.

  2.喜欢做成多重顶特征.当中国股市在此轮牛市过程中完成五大升浪后仍然完成了目前极为明显的三重顶特征,而且是在缩量+顶背离的情况下完成的.而让QFII成功地逃掉.尤其是我们的B股当沪B从50点狂涨至380点时候,老外纷纷地抛售其B股,可我们的机构们还在鼓吹RMB升值,资金流动性泛滥以及中国经济会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市场,但我们的机构可忽略了中国具有14亿人口,面临着资源有限,环境恶化等问题.泡泡是可以吹出来,正是中国机构最大特点.

  3.喜欢把新股炒上天,这可从中工国际,托邦电子就可以看出来,因此新股上市首日涨300-500%就层出不穷,或许我们的汇投就上了新股不破发行价的当.试想我们的新股涨那么多,股价那么高,散户就是再有钱也不可能把你们机构炒高了的新股买走哟,变现是不是很困难.虽然业绩排名做上去了,卖不出去是不是最终套死机构自己.

  4.喜欢炒垃圾也是中国机构的一大特点.但把罪名还强加在散户头上?你看海通证券炒ST农商社,广发证券炒ST延边公路,中信传媒炒ST磁卡等等,从而让ST个股狂涨10倍者大有人在,而一些ST股股价比正常股(非ST)还高,这是不是表明机构们的一大病态心理.或许炒ST还情有可原,毕竟生存时间很长,就是去了三板也可以交易.但把废纸沽证炒涨10倍以及把单个沽证炒成数10亿市值(如招行沽和南航沽)更是彰显中国机构们的变态心理进入癫狂状态.还美其名曰是炒股指期货预演.但股指期货显然不可能归”0”,也不可能就存在一年时间.

  显然具有如此软肋的中国机构走出国门能不摔跤才怪呢,炒外股亏损也就理所当然.以为外国人都像中国普通老百姓那样好骗,排着长队开股票帐户,基金帐户去买历史高点的股票还认为可以拣到钱呢?

  在如此市场里锤炼出来的机构又怎能成大器呢,可我们还把它们当成一块宝,社保等还委托它们理财呢,殊不知股市灾难来临时,死得最惨的就是这些无限看多的机构们了!当然也包括我们永远持股的散户?因为钱已经被印花税+交易费用,上市公司不要命地发行新股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