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日前传出方便面将全面涨价的消息,商务部有关人士25日向新华社记者表示,政府正密切关注此事。
随着方便面企业开始调价,同为方便食品行业内的四川白家集团昨日对其涨价目的提出了质疑。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就此发来声明称,前不久众多方便面产品“悄然瘦身”变相涨价,现在几家方便面生产企业同时大规模高调涨价,平均涨幅达到20%,最高涨幅甚至高达40%,这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其涨价方式和涨价幅度却很有问题。
此前康师傅等企业向记者透露,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需要通过调整价格来消化。华龙日清董事长范现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料同比上升达到近19.5%,几乎是“亏本经营”的程度。白家方面却表示,“尽管考虑其他原辅料涨价的因素,方便面总成本上升不到10%。”
今年上半年,今麦郎等品牌确实通过减量“瘦身”的方式来排解成本。“这种减量不减价的做法变相涨价涨幅就高达10%,这次又高调涨价的涨幅达到20%以上,那么更多的价格上涨被方便面企业当成利润赚取,而这一切都被物价上涨,原料成本上涨的大环境被掩盖。”白家方面认为,国内方便面行业年销售收入为300亿元人民币左右,保守估计方便面此次全面涨价后,消费者将比原来多掏60亿到80亿元,一半以上的莫名涨价也要消费者自掏腰包买单。
白家粉丝同时提出,方便面企业这样的“价格同盟”集体破坏性涨价是垄断市场,操纵价格的行为。
白家方面称,方便食品生产加工规模较大的企业有100余家,但排名前六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行业80%,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行业90%。这些国内排名前几位的方便面寡头通过召开3次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涨价时间和幅度,就使“价格同盟”同步涨价,还挟持逼迫其他方便食品也必须同时涨价。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外事宣传部宣传主任胡远强表示,尽管成本都在增加,但是是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来消化的。
昨天,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主席孟素荷出差未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工作人员表示白家“胡说八道”。她说,白家是生产粉丝的,用的原料是红薯不是粮食,而且也不用棕榈油,根本没有资格谈论方便面的行业问题。“去年9月棕榈油还是4000元一吨,现在已经8000到8200元。”这位负责人强调,方便面的生产大省河南,现在很多小企业都是停产的,“没有办法生产,都是赔本。”
方便面涨价潮未如预期在各品牌全面铺开,超市仍在清货热卖
昨天,广州市方便面市场并未如期看涨,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便利店及街边士多店了解到,只有少数品牌的中低价方便面涨了一元钱,其他品种仍在低价清货热卖,缺货状况比前一天更甚。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家乐福超市康王店,逐一比照各品牌方便面26日与25日的价格,发现有少数几款方便面已经提价,涨幅在0.8~1元之间。其中,康师傅红烧牛肉干拌面五连包从7.5元涨到8.5元,红烧牛肉面五连包大食袋(105克装)从9.2元涨到10元。康师傅厂方销售代表陈先生表示,除上述两款昨天刚提价的方便面外,还有几个品种是前几天提价的,“像福满多浓香牛肉面五连包就是24日从5元提到6元的”。
据家乐福负责人介绍,该超市昨日还有几种方便面已经调价。如统一葱爆牛肉面五连包由6.9元涨到7.5元,农心香菇牛肉袋面由2元涨到3元,农心泡椒牛肉面五连包由6.9元涨到7.5元。
为数不少的方便面仍在低价促销。在家乐福康王店,一位阿叔一口气从货架上拿下了7大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五连包(85克装)。他说,这个价格“比批发市场还要便宜一毛钱”。在好又多南洲店,3名少妇齐心协力搬走了5箱兴盛非油炸箱装面,“每箱从12.9元降到8.8元,一箱能吃一个多月,真抵!”
在百佳、万家、吉之岛、宏城等超市以及7~11便利店、街边士多店内,记者均发现各种方便面仍在做特价促销,未见涨价。
由于市民闻涨屯货热情高,各大商超方便面销售异常火爆。家乐福近两日的方便面销量激增40%。记者昨日在家乐福超市康王店方便面销售区回访发现,销售一空的货架比前天更多了,贴有“暂时缺货”标签的方便面品种也增至5个。除缺货标签外,记者还发现了一种“红圈”标签。“红圈标签表示该商品只剩下货架上那么多,卖完即告缺货。”超市服务员向记者解释道。记者粗略统计,有七八个种方便面贴红圈标签。
记者了解到,好又多超市南洲店昨天有10种方便面“暂时缺货”,百佳超市晓港湾店有4种方便面“缺货”,吉之岛虽未贴出“缺货”标识,但亦有3个方便面货架售空了。
随着方便面企业开始调价,同为方便食品行业内的四川白家集团昨日对其涨价目的提出了质疑。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就此发来声明称,前不久众多方便面产品“悄然瘦身”变相涨价,现在几家方便面生产企业同时大规模高调涨价,平均涨幅达到20%,最高涨幅甚至高达40%,这在原材料成本上升的情况下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其涨价方式和涨价幅度却很有问题。
此前康师傅等企业向记者透露,成本持续上涨的压力需要通过调整价格来消化。华龙日清董事长范现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原料同比上升达到近19.5%,几乎是“亏本经营”的程度。白家方面却表示,“尽管考虑其他原辅料涨价的因素,方便面总成本上升不到10%。”
今年上半年,今麦郎等品牌确实通过减量“瘦身”的方式来排解成本。“这种减量不减价的做法变相涨价涨幅就高达10%,这次又高调涨价的涨幅达到20%以上,那么更多的价格上涨被方便面企业当成利润赚取,而这一切都被物价上涨,原料成本上涨的大环境被掩盖。”白家方面认为,国内方便面行业年销售收入为300亿元人民币左右,保守估计方便面此次全面涨价后,消费者将比原来多掏60亿到80亿元,一半以上的莫名涨价也要消费者自掏腰包买单。
白家粉丝同时提出,方便面企业这样的“价格同盟”集体破坏性涨价是垄断市场,操纵价格的行为。
白家方面称,方便食品生产加工规模较大的企业有100余家,但排名前六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行业80%,排名前十位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占行业90%。这些国内排名前几位的方便面寡头通过召开3次会议的形式,共同讨论涨价时间和幅度,就使“价格同盟”同步涨价,还挟持逼迫其他方便食品也必须同时涨价。四川白家食品有限公司外事宣传部宣传主任胡远强表示,尽管成本都在增加,但是是可以通过加强成本控制来消化的。
昨天,世界方便面协会中国分会事务局主席孟素荷出差未归,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工作人员表示白家“胡说八道”。她说,白家是生产粉丝的,用的原料是红薯不是粮食,而且也不用棕榈油,根本没有资格谈论方便面的行业问题。“去年9月棕榈油还是4000元一吨,现在已经8000到8200元。”这位负责人强调,方便面的生产大省河南,现在很多小企业都是停产的,“没有办法生产,都是赔本。”
方便面涨价潮未如预期在各品牌全面铺开,超市仍在清货热卖
昨天,广州市方便面市场并未如期看涨,记者走访市内多家超市、便利店及街边士多店了解到,只有少数品牌的中低价方便面涨了一元钱,其他品种仍在低价清货热卖,缺货状况比前一天更甚。
昨天上午,记者再次来到家乐福超市康王店,逐一比照各品牌方便面26日与25日的价格,发现有少数几款方便面已经提价,涨幅在0.8~1元之间。其中,康师傅红烧牛肉干拌面五连包从7.5元涨到8.5元,红烧牛肉面五连包大食袋(105克装)从9.2元涨到10元。康师傅厂方销售代表陈先生表示,除上述两款昨天刚提价的方便面外,还有几个品种是前几天提价的,“像福满多浓香牛肉面五连包就是24日从5元提到6元的”。
据家乐福负责人介绍,该超市昨日还有几种方便面已经调价。如统一葱爆牛肉面五连包由6.9元涨到7.5元,农心香菇牛肉袋面由2元涨到3元,农心泡椒牛肉面五连包由6.9元涨到7.5元。
为数不少的方便面仍在低价促销。在家乐福康王店,一位阿叔一口气从货架上拿下了7大包康师傅红烧牛肉面五连包(85克装)。他说,这个价格“比批发市场还要便宜一毛钱”。在好又多南洲店,3名少妇齐心协力搬走了5箱兴盛非油炸箱装面,“每箱从12.9元降到8.8元,一箱能吃一个多月,真抵!”
在百佳、万家、吉之岛、宏城等超市以及7~11便利店、街边士多店内,记者均发现各种方便面仍在做特价促销,未见涨价。
由于市民闻涨屯货热情高,各大商超方便面销售异常火爆。家乐福近两日的方便面销量激增40%。记者昨日在家乐福超市康王店方便面销售区回访发现,销售一空的货架比前天更多了,贴有“暂时缺货”标签的方便面品种也增至5个。除缺货标签外,记者还发现了一种“红圈”标签。“红圈标签表示该商品只剩下货架上那么多,卖完即告缺货。”超市服务员向记者解释道。记者粗略统计,有七八个种方便面贴红圈标签。
记者了解到,好又多超市南洲店昨天有10种方便面“暂时缺货”,百佳超市晓港湾店有4种方便面“缺货”,吉之岛虽未贴出“缺货”标识,但亦有3个方便面货架售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