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730070)
前一段时间,山西比较“引人注目”,黑砖窑事件,闹得纷纷扬扬,举国震惊。如今,黑砖窑事件尘埃落定,但是他激起的“蝴蝶效应”却余音未了。
黑砖窑事件影响之大,为这几年来山西发生事件之最。对山西经济的发展必然构成了很大的约束。黑砖窑事件使得山西变贵了,这是由需求定律所决定的,价高需求就少,反之,价低需求就多。所谓价,就是从事经济活动所付出的代价。黑砖窑案爆发后,投资商注意到山西法治发展并不健全以及地方官员渎职现象,这些不稳定因素使投资商感到到山西投资很贵,他们望而生畏。接下来的事实,也支持我们把它看成影响价格的一种约束条件。据香港“大公报”报导,山西省部分市商务局代表团日前赴广州、深圳、佛山、中山等地从事商务推介活动,为八月的招商引资做准备。黑砖窑案曝光后,社会舆论一片哗然,当地传媒和投资商频频向山西代表团工作人员追问此事,言谈中表露出对山西投资环境和地方官员素质的质疑。
山西地下资源丰富,但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中共山西省委、省政府在“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时期的战略布局是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调整产业结构,而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战略重心。黑砖窑事件成了价格高低的约束条件,投资环境差和地方官员素质差的地区就变得昂贵,反之则便宜;需求定律告诉我们,对昂贵的地方是不可以指望有旺盛的投资需求的。投资需求减少就减少了就业,少了就业就少了收入,少了收入就少了购买,少了购买也就少了GDP,少了经济增长。
投资总是要到便宜的地方去的,这样便宜替代了昂贵。这种替代在2001年美国遭遇的911恐怖袭击的时候就很典型,恐怖袭击使得美国变得昂贵,所以美国的投资骤减,相反在相对安全的中国,投资则增加了很多。
约束条件改变,人的行为选择就会转变。需求定律告诉我们,要增加外来投资,就必须降低自己的价格,增强外资的信心。看看911之后,美国政府是怎么做的。它用减税、低利率等降低资金价格的宏观调控措施都顽强地克服着自己变贵的因素。它完善的市场机制度也相应作出了积极的互动。除此而外,美国人明白,恐怖袭击的因素来自国外,仅仅靠国内消除恐怖袭击的因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发动了伊拉克战争,捣毁恐怖主义的发源地。这样美国才能变得相对便宜下来。
需求是怕价格高起来的地方的,山西怎么才能使自己便宜下来呢?可以观察到的事实在发生:洪洞县政府于派出十一个工作组,分赴全国十二个省市向被解救农民工登门道歉,并垫付三十万元工资款;因“黑砖窑”事件,山西省内共有95人受到行政处分。据说“处分的力度是山西有史以来最重的,恐怕也是全国范围内因一次具体事件而处分官员最多、最重的一次。”山西省政府在第九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正式出台了11项法规和制度文件。他们希望以“黑砖窑”事件为契机,加强农村地区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拜托大家。”山西省省长于幼军站起来向与会人员鞠了一个躬。
山西黑砖窑事件的发生,源于自身内部的问题。所以,山西省政府只能从自身抓起。基层地方官员麻木不仁、渎职、玩忽职守、甚至充当黑恶势力“保护伞”,地方执政官员如此行事,怎么能不让人感到“贵”呢?严厉打击这些渎职的官员,给以应有的处罚,同时又从制度上加以完善,未尝不是一种“降价”的好办法。黑砖窑事件中受害的大部分是外省的劳工,对外省劳工的安抚和道歉,表明自己的诚意,慢慢化解这些务工者的嫌隙,给他们付出的代价以补偿,从这个角度来讲也降低了自己的价格。
黑砖窑事件给山西带来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政府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以重新赢得投资者信任。“拜托大家。”山西省省长于幼军那深深的一鞠躬,让人们看到了山西省政府为降低自己价格而努力的决心。
一件事物的好坏,通常人们都知道,但似乎并不习惯从“价格”的角度去理解它,把它与人的供求行为联系起来观察思考。经济学是通过发现某种导致价格变化的约束条件,来追求对将来需求变化的大致准确预言的。
最近,兰州市一些政府部门对牛肉面限价的事件,也成了各大媒体争相讨论的热门话题。牛肉面该不该限价,该不该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出来管?各大新闻媒体都对这只看得见的手出来表示了质疑,本该由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来决定的事情,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却出来指挥,增加了人们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的费用就是交易费用。交易费用的增加,人们经济活动的代价就高,让人们觉得这个地方进行投资太“贵”了。价高,需求就少,这是由需求定律的铁律所决定的。
面对大家的质疑,我们看到的是“兰州牛肉面限价仍在严格执行”,政府部门丝毫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行为不但没有降低自己的价格,反而抬高了自己的价格。山西省政府在努力降低着自己的价格的时候,兰州市的一些政府部门却在“努力”提高着自己的价格,简直就是——自废武功。
本文发表于《经济学消息报》2007.09.07NO.7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