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中国就流行着一句口号: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此句式为并列关系,意思是贪污与浪费是同样的重罪。然而时至今日仍然是只反贪污不反浪费,或是重惩贪污轻责浪费,原因是贪污做为重罪列入了法条,而却没有哪一部法律规定如何惩处浪费罪!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贪官,既有贪污受贿行状,又有奢侈浪费事实,而判刑的依据都是贪污受贿、滥用职权、两性关系等,少有因为浪费国家资源而受刑者。
有资料表明,中国正在由崇尚俭朴的国度向未富先奢走去,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如城市建设超规模、超速度、超标准,开发区热、大学城热,城市竞相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大马路、标志性建筑、高尔夫球场、豪华办公楼和楼堂馆所比比皆是,中国人购买的劳斯莱斯数量超过了日本,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奢侈品的第三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每年的奢侈品消费达到20亿美元,难怪许多奢侈品生产商都把眼光盯住了中国。在今年7月4日至7月7日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专题讨论中,有政协委员对目前出现的种种奢侈消费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举例说明:有人在武汉某大学食堂调查,发现这个大学有4个食堂,一个食堂一天丢掉的米饭就多达160公斤。这种现象不仅学校存在,很多宾馆、饭店也存在,特别是招待餐饮和宴会更是浪费严重。可想而知,一个大学食堂每天浪费的大米就达千斤以上,全国有多少所大学?一天仅粮食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要浪费多少?宾馆、饭店又有多少?一天的浪费恐怕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粮食产量,但在开源的同时却忘记了节流,使千辛万苦增加的粮食都送到了垃圾堆里,想想都令人心痛!不仅如此,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公务招待费用每年超过三千亿元,据说高于军费开支;每年消费的酒类约等于洞庭湖高水位时的容积。这仅仅是几个例子,其它令人触目惊心的浪费还有很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什么人在挥金如土?笔者分析主要是三大类人群:
首先是很大一部分公务人员,这些人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非正当实践者。他们并非社会资源的所有者,却拥有很大的公共资源支配权,再加上我国的官员治理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浪费现象没有明确的法律制裁条款,片面追求政绩及奢华享受思想在攀比中膨胀等种种原因,导致他们随心所欲地挥霍各种有限的资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灰色收入、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款用车等等,让他们只有受益而并不担心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是相当多的大款等高收入阶层。这些人或许一夜暴富,或许日进斗金,但在暴富的同时却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更缺少回报社会的公益意识。如水的收入只是激发了他们畸形消费的冲动,比阔斗富心理,奢侈享乐欲望。曾见诸报端的一则笑话:某商场一块标价10万元的手表很长时间没有卖掉,老板灵机一动,将10后面加上了一个0成了100万,当天就被人买走了。典型地体现了这类人的消费理念: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更由于这些人心理压力过大,往往通过过度消费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第三是不少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的年青人。贪官子女、富豪子弟们自不必说,他们手里有父母供给的取之不尽的钱物,眼中看到的是挥金如土的榜样,社会与家庭又未能给与其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导致他们的奢侈浪费比之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生活不仅让其中的许多人成了好吃懒做的寄生虫,还往往给自己召来灾难。本人亲历一件事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本城的一位富豪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为所欲为,挥金如土,极度奢侈。与同学们在一起所有的花费都由他一人承担,住高级宾馆,进豪华酒店,到各处旅游。终于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尝到了高消费的甜头,也激发了嫉妒心理,合伙绑架并杀害了他,向其父母索要巨额赎金。这个案件最终以几个年青人入狱结束,但留下的警示却是深刻的。不仅富豪们的子女如此,就连稍有盈余的工薪阶层也不例外,他们在父母倾其所有满足子女要求的环境下长大,既没有艰苦创业的本领更没有艰苦创业的能力,一味的追求欲望的满足,鄙视节俭朴素的作风及生活方式,这在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这几大类人群的导向作用及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当前中国正在建设节约形社会,环境和谐社会,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应做为中心工作之一长期坚持下去。但如果不以立法的方式遏制浪费现象,将浪费真正做为与贪污同等的重罪来惩处,加大浪费的成本与风险,节约能源与资源将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艰苦创业的教育,适度消费的教育,务实消费的教育,双管齐下,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或许会收到效果。
有资料表明,中国正在由崇尚俭朴的国度向未富先奢走去,浪费现象随处可见。如城市建设超规模、超速度、超标准,开发区热、大学城热,城市竞相建设大广场、大草坪、大马路、标志性建筑、高尔夫球场、豪华办公楼和楼堂馆所比比皆是,中国人购买的劳斯莱斯数量超过了日本,中国正在成为全球奢侈品的第三消费大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每年的奢侈品消费达到20亿美元,难怪许多奢侈品生产商都把眼光盯住了中国。在今年7月4日至7月7日举行的政协十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八次会议的专题讨论中,有政协委员对目前出现的种种奢侈消费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并举例说明:有人在武汉某大学食堂调查,发现这个大学有4个食堂,一个食堂一天丢掉的米饭就多达160公斤。这种现象不仅学校存在,很多宾馆、饭店也存在,特别是招待餐饮和宴会更是浪费严重。可想而知,一个大学食堂每天浪费的大米就达千斤以上,全国有多少所大学?一天仅粮食之类的生活必需品要浪费多少?宾馆、饭店又有多少?一天的浪费恐怕绝对是个天文数字!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增加粮食产量,但在开源的同时却忘记了节流,使千辛万苦增加的粮食都送到了垃圾堆里,想想都令人心痛!不仅如此,有数据表明,中国的公务招待费用每年超过三千亿元,据说高于军费开支;每年消费的酒类约等于洞庭湖高水位时的容积。这仅仅是几个例子,其它令人触目惊心的浪费还有很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什么人在挥金如土?笔者分析主要是三大类人群:
首先是很大一部分公务人员,这些人是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非正当实践者。他们并非社会资源的所有者,却拥有很大的公共资源支配权,再加上我国的官员治理对权力缺乏有效的监督,对浪费现象没有明确的法律制裁条款,片面追求政绩及奢华享受思想在攀比中膨胀等种种原因,导致他们随心所欲地挥霍各种有限的资源,形象工程、面子工程、政绩工程、灰色收入、公款吃喝、公费旅游、公款用车等等,让他们只有受益而并不担心受到法律的制裁。
其次是相当多的大款等高收入阶层。这些人或许一夜暴富,或许日进斗金,但在暴富的同时却并没有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更缺少回报社会的公益意识。如水的收入只是激发了他们畸形消费的冲动,比阔斗富心理,奢侈享乐欲望。曾见诸报端的一则笑话:某商场一块标价10万元的手表很长时间没有卖掉,老板灵机一动,将10后面加上了一个0成了100万,当天就被人买走了。典型地体现了这类人的消费理念:只买贵的,不买对的!更由于这些人心理压力过大,往往通过过度消费寻找心理上的平衡。
第三是不少家庭经济相对宽裕的年青人。贪官子女、富豪子弟们自不必说,他们手里有父母供给的取之不尽的钱物,眼中看到的是挥金如土的榜样,社会与家庭又未能给与其正确消费观念的引导,导致他们的奢侈浪费比之父母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生活不仅让其中的许多人成了好吃懒做的寄生虫,还往往给自己召来灾难。本人亲历一件事为此做了最好的注脚:本城的一位富豪的儿子,从小娇生惯养,为所欲为,挥金如土,极度奢侈。与同学们在一起所有的花费都由他一人承担,住高级宾馆,进豪华酒店,到各处旅游。终于在他的带动下,同学们尝到了高消费的甜头,也激发了嫉妒心理,合伙绑架并杀害了他,向其父母索要巨额赎金。这个案件最终以几个年青人入狱结束,但留下的警示却是深刻的。不仅富豪们的子女如此,就连稍有盈余的工薪阶层也不例外,他们在父母倾其所有满足子女要求的环境下长大,既没有艰苦创业的本领更没有艰苦创业的能力,一味的追求欲望的满足,鄙视节俭朴素的作风及生活方式,这在大学生中表现尤为突出。
这几大类人群的导向作用及造成的影响不可低估。当前中国正在建设节约形社会,环境和谐社会,节能降耗,节能减排应做为中心工作之一长期坚持下去。但如果不以立法的方式遏制浪费现象,将浪费真正做为与贪污同等的重罪来惩处,加大浪费的成本与风险,节约能源与资源将是一句空话!与此同时,还要加强艰苦创业的教育,适度消费的教育,务实消费的教育,双管齐下,经过一个相当长的时期或许会收到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