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还历史的真实


  还原形象,期盼真实

  现在的电视据粗制滥造,有目共睹,象戏说乾隆等,本身就是戏说,再怎么夸张也无可厚非,戏说的成分多了,对电视剧尤其是反映历史真实的电视剧,要求自然就下降了,导演们于是愿意怎么演就怎么演,愿意怎么导就怎么导,在如此“导演”之下,反映出来的是导演的无知,是对大众的愚弄,是对历史的不尊重和刻意歪曲。

  晚上看电视剧《张治中》,其中有几个镜头就严重歪曲了共产党人的形象:

  张治中将军当上新疆省主席后,前来看望关在监狱中的共产党员,电视剧对这几名党员的形象刻画就严重的歪曲了历史的真实性。在出现的几名共产党员“囚犯”中,大多都是耷拉着头,躬着腰,目光呆滞,面无表情,这些共产党人形象的出现,严重地背离了历史的真实。而且这种镜头不止出现过一个,并且连续出现过三次。第二次是这些共产党员放风的镜头,第三次是被胡宗南押解下车的镜头,这几个镜头严重脱离了当时的历史真实,有意无意之中丑化了共产党人在人民心目中的形象。

  监狱中共产党人,同样也是威武不屈的,同样也是铮铮铁骨的,同样也是热情奔放的,同样也是信仰坚定的:

  恨不抗日死,留作今日羞。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这是吉鸿昌就义前的形象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我们要把这不合理的一切打翻!!---这是何敬平的形象

  你们杀了一个施洋,还有千百个施洋!---这是施洋的形象

  铁镣长街行,蹒跚复蹒跚;市人争瞩目,我心无愧怍。带镣长街行,镣声何铿锵;市人皆惊讶,我心自安详。带镣长街行,志气愈轩昂;拼作阶下囚,工农齐解放。---这是刘伯坚的形象

  你们可以打断我的手,杀我的头,要组织是没有的。”“毒刑拷打,那是太小的考验。竹签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江竹筠的形象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中国共产党万岁!!----这是赵一曼就义前的形象

  这些形象才是历史的真实,如果我们否定这些历史的真实,我们就无法解释为什么中国共产党人能够从艰难困苦中一步步走过来,我们也无法解释共产党人是怎么战胜强大凶恶的敌人。同样的,在被军阀盛世才抓获的共产党人也同样具有和吉鸿昌等等先烈一样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他们的形象也是值得后人骄傲的,也值得我们后人景仰的。而在《张治中》中出现的共产党人形象,则严重地背离了历史的真实性,他们严重地歪曲了他们的光辉形象。

  中国人从什么时候学会对外国人点头哈腰的,我实在无法考证出来,历史书上也没有记载,但我从一个历史电视剧中才知道,中国人是从大唐开始就学会对外国人点头哈腰的。这个电视剧是讲武则天皇帝下面的一个宰相狄人杰破案故事的,那时的大唐王朝国威雄震天下,四海宾服,万方来朝,大唐时期的民众应该是当时世界最自豪的,这一点在李白的诗中就有力证:

  月蚀西方破敌时,及瓜归日未应迟,斩胡血变黄河水,枭首当悬白鹊旗。

  六博争雄好彩来,金盘一掷万人开,丈夫睹命报天子,当斩胡头衣锦回

  丈八蛇矛出陇西,弯弧拂箭白猿啼,破胡必用龙韬策,积甲应将熊耳齐。

  汉家兵马乘北风,鼓行而西破犬戎,尔随汉将出门去,剪虏若草收奇功。

  君王按剑望边色,旄头已落胡天空,匈奴系颈数应尽,明年应入蒲萄宫。

  可见当时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国,到了武则天的时候,中国的国力更是达到了历史辉煌时期,这时的历史真实应该是这样,外国人见了大唐子民,个个都点头哈腰,都陪着笑脸,都虚心向大唐王朝学习,大唐王朝的人民应该生活在一个充满自豪的生活中,让大唐王朝的子民向外国人去点头哈腰,这简直是不可想象的。

  可是这种历史的真实一旦到了我们导演这里,一切都会变了味,我们所看到的电视镜头居然是:大唐王朝的子民居然向外国人点头哈腰,低三下四,媚态十足,没有了骨气,就象现代汉*卖国贼向日本点头哈腰一样,这样的电视镜头的出现,不仅在侮辱我们活着的中国人,而且在肆意侮辱我们自豪的祖先。

  当我们的祖先自豪的唱着“大江东去,浪掏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时,何曾想到会被我们这代人描述为点头哈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