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湖南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分析

董常亮

(湘潭大学商学院,湖南 湘潭 411105

 

摘要:本文从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中的作用方面比较分析了湖南与河南、安徽、湖北、江西四省的外贸发展状况,发现湖南外贸总体上处于相对劣势地位,且与其他省份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并结合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背景,提出了发展湖南外贸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湖南;对外贸易;外贸依存度

中图分类号: F7528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来,湖南的对外贸易取得了较大的发展。2004年,湖南的对外贸易首次突破50亿美元大关,达到54.38亿美元,同比上年增长45.8%,增幅高出全国平均水平9.8个百分点。全年实现贸易顺差7.58亿美元,增长36.2%,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6个百分点。但是与全国及东部地区[1]相比,湖南的对外贸易在规模、结构、贸易方式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面都呈现低水平状态,且差距有扩大的趋势。就中部五省内部而言,近几年来湖南的对外贸易规模略高于江西,居到数第二位,与河南、安徽、湖北等省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推动湖南对外贸易的发展,实现湖南崛起于中部的战略目标,许多学者对湖南对外贸易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了不懈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有益的建议和对策。但是把湖南的对外贸易与中部其他省份进行比较分析却是其他学者很少涉足的。

一、中部五省对外贸易发展规模及地位

总的说来,中部五省的对外贸易发展相对滞后,对经济增长的拉动效果并不明显。改革开放以来,中部五省的对外贸易逐步增长,但速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与东部的差距仍在进一步扩大。

表一:19972004年中部五省进出口总值及外贸依存度

  项目

 

年份

进出口总值(单位:亿美元)

外贸依存度(%

中部五省

占全国比例(%

东部地区

占全国比例(%

中部五省

东部地区

全国水平

1997

171.78

5.28

2619.23

80.55

6.00

49.02

34.80

1998

133.00

4.11

2752.21

84.96

5.20

50.51

33.50

1999

103.44

2.87

3066.99

85.05

5.20

49.14

35.60

2000

129.63

2.73

4008.93

84.52

6.00

57.53

42.90

2001

142.79

2.80

4339.25

85.12

6.00

56.64

43.98

2002

159.03

2.56

5379.27

86.65

6.15

63.28

50.16

2003

220.30

2.59

7718.76

90.68

7.64

78.26

60.32

2004

295.62

2.56

10728.50

92.90

8.51

95.58

69.96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年鉴19997-2003》,《中国经济年鉴1999》,《湖南统计年鉴2000-2003》,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整理而来。本表统计的对外贸易不包括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以下同。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部五省的进出口总值从1997年的171.78亿美元增长至2004年的295.62亿美元,增长72.09%[2],同期东部地区则从2619.23亿美元增长至10728.5亿美元,增长309.61%,远远大于中部五省。1997年,中部五省进出口值占全国的比例为5.28%1999年以来,这个比例就降至3%以下,到2004年为2.56%,同期东部地区则从80.55%上升至92.90%,这说明东部地区的外贸发展速度快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五省对外贸易在全国的地位逐年下降,与东部地区差距呈“剪刀差”趋势。从进出口结构看,中部五省出口产品绝大多数为初级产品,进口绝大多数为工业制成品,远远落后于全国和东部地区;从外贸依存度来看,1997年至2004年间,中部五省一直徘徊在6%9%之间 ,增长十分缓慢,这说明中部地区的经济外向程度很低。

造成中部五省与东部差距的主要原因有区位因素和政策因素。从区位上说,中部地区缺乏东部便利的海运和基础设施;政策上国家先行开放东部,东部通过发达的对外贸易形成了优势的经济基础,虽然,国家逐步也开放中西部,但效果并不明显。

二、湖南与中部四省对外贸易发展比较

对外贸易规模、结构及其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是衡量一国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水平的主要指标。通过上述指标的分析,可以看出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发展状况。

1.对外贸易规模比较

由表一可知,中部五省的对外贸易规模较小,与其各省的经济规模不相称。1997年各省的外贸规模差距不大,近年来各省的对外贸易规模差距逐渐拉大。

表二:19972004年湖南与其它四省进出口总值比较(单位:亿美元)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湖北

 

32.83

 

34.92

 

26.78

 

32.23

 

35.78

 

39.50

 

51.11

 

67.72

 

湖南

 

32.84

 

30.77

 

19.56

 

25.12

 

27.58

 

28.76

 

37.36

 

54.38

 

安徽

 

31.16

 

31.20

 

26.50

 

33.30

 

36.20

 

41.80

 

59.40

 

72.10

 

河南

 

25.24

 

17.32

 

17.52

 

22.74

 

27.93

 

32.04

 

47.16

 

66.10

 

江西

 

18.56

 

18.90

 

13.14

 

16.24

 

15.31

 

16.95

 

25.27

 

35.32

 

资料来源:《中国对外贸易年鉴1997-2003》,《中国统计年鉴1999》,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以上数据经整理计算,四舍五入保留两位小数。

    1997年湖南外贸规模以32.84亿美元居于中部五省第一位,略高于湖北的32.83亿美元和安徽的31.16亿美元,与江西、河南比较保持了较大优势。至2004年,湖南进出口总值为54.38亿美元,仅高于江西的35.32亿美元,居倒数第二,且与安徽(72.10亿美元)、湖北(67.72亿美元)、河南(66.10亿美元)保持较大落差。2000年以来,中部五省对外贸易均呈现较大速度增长,并快于经济增长速度。20002004年间,湖南、湖北、安徽、江西、河南的进出口年均增长速度分别为21.30%20.40%21.31%21.44%30.57%,湖南外贸增速相对处于劣势,远远落后于河南。造成这一趋势的原因和其他四省纷纷调整对外贸易政策,扩大招商引资的规模,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营造有利的进出口环境有关。

2.对外贸易结构比较

工业制成品在出口商品中所占的比重,是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出口商品结构优化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19972002年,湖南的进出口结构中,初级产品出口比例较高,总在10%以上,工业制成品比例相对较低。2002年中部五省的出口结构中以湖北工业制成品出口的比重最高,达到91.10%,湖南为89.89%,略高于安徽(88.70%)、河南(87.59%),但最低的江西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也达到了81.62%,虽然湖南仅次湖北,但湖南的比较优势并不明显,且湖南与全国平均水平(91.23%)还有一定差距。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规模及比例是反映外贸出口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以2004年为例,中部五省高新技术出口规模和占全国高新技术出口比例从大到小排列,依次是:湖北,3.40亿美元,0.20%;安徽,2.10亿美元,0.13%;河南,0.70亿美元,0.044%;湖南,0.60亿美元,0.037%;江西,0.5亿美元,0.030%。湖北、安徽、河南、江西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分别是湖南的5.67倍、3.50倍、1.17倍、0.83倍,可见,湖南与湖北、安徽的差距非常明显,而对江西的优势非常微弱,随时有被赶超的可能。

从形成有规模的出口商品来看,安徽、河南、湖北形成规模的外贸商品多,规模大,湖南、江西品种和规模较小。以2002年为例,出口金额1000万美元的商品种类河南为34种,安徽为32种,湖北为30种,湖南25种,江西19种,湖南倒数第二,与前三位保持较大差距。1000万美元的大类商品出口值分别占其出口总值的比例来看,安徽为67.30%,河南为93.90%,湖北为73.47%,江西为67.5%,湖南为70.88%,相比较而言,安徽、湖北出口商品更趋于多样化,有相当规模的出口导向型企业存在,出口导向型的产业链有相对优势,湖南基本上无优势可言。

3.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比较

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经济外向程度低,中部五省的外贸依存度均较小。相对而言,河南的外贸依存度是最低的,1997年至2004年,河南外贸依存度在3%7%之间徘徊,这是由于河南GDP基数相对较大,也反映河南外贸落后于经济发展需要。江西和安徽外贸依存度较高,这是由于这两省的GDP相对较小的缘故。湖南、湖北居于中间,但湖南不同年份波动较大。

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可用对外贸易乘数来描述。我们知道,按照宏观经济模型,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外贸乘数K=1/[1-b(1-t)+m],其中b是边际消费倾向,t是边际税收倾向,m是边际进口倾向。外贸乘数反映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我们在对参数进行估算时,采用了一个简单、近似的方法:用社会消费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比重表示b,用财政收入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比重表示t,用进口增加额占GDP增加额的比重表示m。运用中部五省1997-2004年有关的数据,根据以上外贸乘数的计算公式,得到表三。

表三:19972004年湖南与其他四省外贸乘数比较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湖北

1.70

2.11

3.51

1.58

1.55

1.97

1.13

1.24

湖南

1.39

 

2.12

 

1.68

 

1.47

 

1.70

 

1.72

 

1.25

 

1.20

 

安徽

1.77

 

1.73

 

1.49

 

1.76

 

1.39

 

1.25

 

0.98

 

1.16

 

河南

1.99

 

1.90

 

1.92

 

1.36

 

1.47

 

1.54

 

1.26

 

1.21

 

江西

1.56

 

1.46

 

0.01

 

1.51

 

1.36

 

1.25

 

1.14

 

1.23

 

资料来源:19972003年《中国对外贸易年鉴》,《中国经济贸易年鉴》,《中国经济年鉴》,2004年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最新统计公报。

从表三的数据分析可知,中部五省中,湖北外贸对经济增长的乘数效应最高,1997年至2002年均在1.5以上,2003年和2004年略有波动,但仍处于领先地位。湖南在1998年和2001年居于首位,其余年份也稳定在1.20以上,这表明湖南外贸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较为稳定,近年来,湖南的外贸成数又有相对滞后趋势。总的看来,除江西和安徽的外贸乘数分别在1999年和2003年发生异常外,其余对外贸易的乘数均在1以上,这表明在正常情况下,中部五省对外贸易的乘数都大于1,扩大出口将对经济的发展起到连续推动的作用。

三、结论与对策

通过以上比较分析,我们不难得出以下结论:

.包括湖南在内的中部五省对外贸易发展滞后于全国水平,更加滞后于东部地区水平,也滞后于本省本区经济发展的需要。从外贸出口乘数可以看出,扩大出口对经济的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外贸乘数和出口依存度偏低的现象已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不利于湖南在中部崛起。

2.就五省而言,湖南对外贸易发展处于相对劣势,这可以从进出口规模、结构、出口乘数等指标反映出来。并且,湖南的外贸劣势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湖南的对外贸易发展滞后已成为制约湖南经济发展和崛起于中部的重要因素之一,反过来看,这也表明湖南对外贸易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在中央提出中部崛起的国家战略背景下,湖南外贸面临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认为,湖南应该加强下面几点:

首先,必须制定准确的发展对外贸易的目标和战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省情、现有水平、现实条件等内部因素,考虑全国、沿海及周边对外开放的态势、竞争压力等外部条件,既不能安于现状,也不能盲目攀比。

其次,利用外资与发展对外贸易紧密结合。利用外资仍然要以制造业为主,不能简单地攀比沿海发达地区,以服务领域的利用外资比重衡量利用外资的水平。在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同时,加快农产品的加工增值和出口步伐。既要注重自主品牌的培植,又要大力发展加工贸易。既要促进加工贸易的转型升级,又要大力发展一般水平的加工装配。要通过利用外资和外贸进出口,改造重组支柱产业和传统产业,利用走出去缓解国内市场竞争和资源供应压力。要定点招商、定向开发外贸外经市场。

再次,把对外贸易的发展置于一个科学的对外开放指标体系之中。外贸出口既要考核出口规模,又要考核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关注出口主体和出口市场的多元化,注重提高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农产品的出口比重,提高高附加值产品的比重,提高三资企业、集体民营企业在出口中的比重。同时,把对外贸易置于一个科学的对外开放体系之中,使对外贸易与其他对外开放指标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网站.[EB/OL]http://gcs.mofcom.gov.cn/tongji.shtml

[2]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Z].北京: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19972004

[3]郭生练,胡书华.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4]刘江.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5]陈家勤.我国外贸出口依存度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2,(2).

 

Comparative Analysis Between Foreign Trade Development of Hunan Province and That of Other Four Central Provinces in China

Dong ChangliangLei Zhaoyang

Business School of Xiangtan UniversityHunan Xiangtan  411105

 

AbstractThis text comparatively analysed the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of four provinces Hunan , Henan , Anhui , Hubei and Jiangxi from foreign trade scale , structure and function in economyand the findings is that the foreign trade of Hunan is in the relative inferior position , and such relative inferior position has the tendency to expand . Combining the national strategic background of emerging in the middle part and in order to develop the foreign trade of Hunan this text has proposed several countermeasures .

Key wordsHunan Foreign tradeForeign trade depending on degree

 

 

 

 



[1] 为了与历史资料进行比较,这里的东部地区包括河北和广西,暂不包括港澳台地区。

[2] 这里的增长率是名义增长率,以下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