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卫士是一款来自西班牙的杀毒软件,2000年进入中国,距今已7个年头。七年来,在竞争激烈的杀毒软件市场,熊猫卫士一直不温不火,如同一只温顺的熊猫,躲在自己的山里吃竹子,成为被人们遗忘的那一份子,日子过得逍遥自在。
熊猫已经忘了天下,可天下没有忘记熊猫。
只要是中国人,都天然地有一种熊猫情结——任何跟熊猫沾边的,都比较关注,进而喜爱。可是中国人的这种熊猫情结一直没有得到淋漓尽致的释放。曾经有一个叫得响的品牌——南京的熊猫手机,既是民族品牌又叫“熊猫”,于是大家纷纷准备了一腔热血要来释放情怀——当年我还鼓吹和呼吁大家要购买它的手机,可是这家企业不争气,熊猫手机2006年就消失了。嘎噔,所有中国人的熊猫情结无处释放。于是大家找啊找,终于发现角落里还有一只熊猫——熊猫卫士杀毒软件,喜不自胜。中国人向来很宽容,虽然是西班牙来的熊猫,既然也叫熊猫,就一样的喜爱。可是,七年了,这只熊猫没有任何动静。于是,大家也就慢慢热情冷淡了,继而把它忘了。
我一直以为,这款杀毒软件起名“熊猫”,因为中国人浓厚的熊猫情结,就注定在中国市场成功了一半。熊猫卫士的产品性能也很不错,看看它的网站介绍:“Panda公司的产品是世界上唯一同时被世界最权威的杀病毒检测机构ICSA及Checkmark认证的基于Win95/98、Win3.1X、Win NT工作站、Dos、OS/2、NovelNetware、Win NT、MS Exchange 服务器及客户机的多平台反病毒产品,Panda软件多次获得最权威的PC Magazine杂志评选的最佳编辑选择奖,并在PC Magazin杂志199x多年度在被评测的杀病毒软件中名列第一。”很显然,熊猫软件是一家技术强大的软件公司。按照常理,一款性能良好、拥有一个超级好名字、进入中国七年的杀毒软件,没有理由不成功。
可现在看来,它似乎是失败的。市场占有率、产品美誉度,都无法和其竞争者卡巴斯基、麦咖啡等相比。看看这些竞争者的名字——卡巴斯基,我听过的最差劲名字,没有一丝美丽的联想,没有温度没有图像没有声音。可是,卡巴斯基居然在中国高居三甲。也许,熊猫卫士没有把中国市场当作主要市场开发,毕竟熊猫软件是跨国大公司,它的目标也许是大把欧元和美金;人民币,暂不考虑。
其实,熊猫卫士有很好的翻身机会,可惜它没有抓住。
2006年底的病毒“熊猫烧香”来袭,气势汹汹,横扫千“机”,就在大家都在惊惶之中——又来了一只熊猫?怎么出现了两只熊猫?哪只是好哪只是坏?此时,正是熊猫卫士扬名立万的绝好机会。如果熊猫卫士能够一个纵身跳上高处,振臂高呼:乡亲们,我来救你们,我是你们喜爱的熊猫卫士,来报答你们了。然后迅速开发“熊猫烧香”专杀工具,免费提供网民使用。如此一来,必定能够在中国网民中获得巨大的支持率,继而咸鱼翻身,问鼎市场。可惜,这些只是我设想的美好画面,现实中的熊猫卫士,什么也没有做。
从学术角度上看,熊猫卫士的做法叫作“营销不作为”。产生的原因大致有三个:第一,对自身优势认识不足,就是“抱着金饭碗讨饭的乞丐”。第二,对环境变化反映迟钝,机会来了不知道。第三,作为行业后入者和弱者,缺乏思维破局观,营销方式简单平庸。如此行事,焉能不败?
诚然,任何一家不作为的企业,绝不能承载善良大众对它抱有的美好情结。如果熊猫卫士还要继续在中国市场驻留下来,要么振作起来;要么,别耽误了人民大众对您的感情,改个名字吧。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