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纸便笺与节约型政府
王 淼
不久前在某著名国家级会议中心参加了一个研讨会,参会者桌前摆的便笺是用再生纸做的,笔者顿时感到一股节约办会的清风扑面而来。便笺尚且如此节省,其它方面应该做得不错吧?
会间休息,笔者注意到,洗手间里供人们擦手的大张卫生纸韧性极佳,凭感觉知道一定是纯木浆制作的了。看着一会儿就堆满纸篓的雪白卫生纸,再用再生纸便笺时,心中不免有了一些怅然。等到中午吃饭时,会议主办方让我们去猜吃饭的花销,在我们面面相觑时,主办方骄傲地告诉我们,不算酒水,每人800元,是这里的最低消费。至于这里的其它消费,已不必再多说了。
这实在是一个豪奢的所在,然而在它的标签上,却赫然用一张“再生纸”标榜着自己的节俭。而这家会议中心,既是实实在在的公办,又是至少90%业务为党政部门服务的一个会所。
最近到某市出差,我发现,当地政府建起了高大豪华的办公大楼,但主要的各行政局处也都有自己的办公楼。于是我就向当地一个朋友提了一个非常“傻”的问题,既然各局都有自己的办公场所,政府办公大楼里都有哪些部门呢?朋友笑道,政府办公大楼里住的主要都是市领导,他说,你看市长一个人就得一层楼吧,几个副市长,一人半层楼,加上其他市领导,办公室行政人员,也就差不多了,哪还容得下其他行政局?再说了,具体办事单位如果进了政府办公大楼,市领导还怎么能有清静的办公环境呢?
市长一个人的一层楼,运行费用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我们知道是绝对不菲的。市领导高消费无人问津,却一说节约就让一些普通公务员节水节电,用再生纸,难怪一些人会不理解了。
因此,我觉得有必要对最近流行的“节约型政府”一词进行一个深刻的反思,进一步明晰什么是“节约型政府”。长期以来,人们一提起政府节约,往往想到的是政府机构普遍存在“长明灯、长流水”现象,想到公款吃喝、公车消费、公款旅游。其实,大家往往还没认识到,局部的节约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节约的目的是提高效率,是一个全过程的管理,要把任何环节都考虑进去。任何一个环节没有考虑进去,不受监督,我们的“节约型政府”都是不完整的,而且都可能出现“拣芝麻丢西瓜”的现象。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行政成本是有据可查可以计算的,只要有打造“透明政府”的决心,有建设“节约型政府”的决心,我们是有办法弄清楚究竟哪些地方浪费更严重,哪些地方更应该成为建设“节约型政府”的突破口。只有这样,我们也才能不被那些再生纸便笺之类的小把戏迷惑了。
(中国改革报发表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