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西方经典的市场竞争战略理论,麦克.波特将其划分为三种典型形态:总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和集中化战略。
总成本领先战略往往是企业在进入市场或争夺市场中最为常用的战略手段,尤其对业已形成气候且开始成熟的市场。在这场角逐中,反复使用价格战,试图超越竞争对手,以总成本领先的势能获取市场领先的势能。这种争夺是极为惨烈的,因其血腥味浓重,亦被今年来西方学者称之为“红海战略”。
差异化战略往往是企业在创新市场或拓展市场中最为常用的战略工具,特别是在市场呈现相对饱和状态的情况下。创新型的企业多运用技术的差异化、产品的差异化、包装的差异化、创意的差异化、服务的差异化、品牌挖掘的差异化等等,创造与众不同的“另类”需求,然后逐渐放大这种需求的辐射与影响。2005年问世的西方最新的营销学说《蓝海战略》(blue ocean strategy)就是延伸乃至发展了波特的差异化战略,提出了“不与竞争者竞争”的新概念,丰富了差异化战略的内涵。
集中化战略则是企业整合市场或聚合市场的利器,常常把零散的需求或隐性的需求聚合或凸现为整体需求,在商业模式的再造上具有突出功效,特别是关键性应用技术的升级或产业结构的调整出现时。企业此时调动几乎全部资源于一个关键点上,做到极致,迅速拉大众多竞争者与其的距离,使他们只能望其项背而无力跟随。
出于理论表述和研究的需要,科学家们把商务活动中生态各异的竞争形态归纳为简单的三种;但在现实市场竞争中,更多的情况却呈现出非此非彼或亦此亦彼的灰度状态。竞争者与其对手们在动态的博弈中,将三种典型要素糅合进千姿百态的战略结构中,而不是简单的某一简单战略的套用。
所以我们在商务策划的研究和运用中,也要善于从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所处的竞争环境出发,把简单的基本要素恰当地糅合成一个互补的、动态的、严密而又有应变功能的系统组合,制订出切实可行的企业发展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