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
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
--中国政治家/江泽民
《读者》2003年20期刊登一篇文章:黎锦熙是我国著名的国学大师。1922年以前他在湖南办报,当时帮他誊写文稿的有三个人。第一个人沉默寡言,只是老老实实地抄写文稿,错别字也照抄不误,后来这个人一直默默无闻,最后不知所终。第二个人则非常认真,对每份文稿都先进行仔细地检查后才抄写,遇到错别字和病句都改正过来。后来这个人写了一首《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被新中国命名为国歌,他就是田汉。第三个人则与众不同,他也仔细地审看每份文稿,但他只抄写与自己意见相符的文稿,对那些意见不同的文稿则随手扔掉,一句话也不抄。后来,这个人建立了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他就是毛泽东。
对于这三个人来说,毛泽东最有创新精神,田汉次之,而那个不知所终的人则没有创新精神,只会亦步亦趋,唯唯诺诺。所以说,创新精神对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是多么的重要!你有多大的创新精神,你就可能有多大的成就,创新精神与成就大小成正比。一个人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没有创新精神是不可能做到的。江泽民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作为一个人也是一样的,没有创新精神,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是不会有什么大出息的。
创新是你事业成功的加速器,创新可以加速你事业成功的进程,换句话说,创新可以缩短你事业成功的时间。一个人的生命是短暂的,只有百十来年。为什么有的人在这短暂的生命之中创造出比别人更加辉煌的业绩,而有的人奋斗一生只是小有成就呢?还有的人更可怜,奋斗一生一事无成,最后不得不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或者自我解嘲一下:我虽然没有做出什么事业,但我一生奋斗了,我的一生仍然是无悔的。真的无悔吗?我看不是。总结自己一生的奋斗历程时,你会发现有许多后悔的地方:那件事我要是那么做,就成功了;那件事我怎么就没想到这么做呢;那件事原来很简单,我把它想的太复杂了。有的人说,我比别人只是差一点点。而这一点点你知道差在什么地方吗?差就差在人家有创新精神,你没有或者缺乏创新精神。
都说登山主要拼的是体力,拼的是身体素质。这话应该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这里面也有创新。好多人习惯沿着人们走过的老路往上登,沿着别人走过的路往上登有一个好处,那就是路熟好登。大家沿着同一条道路往上登,实际是比的就是体力,看谁的体力好、耐力强。而比体力比耐力何必去登什么山呢,在平地也可以比啊。而有的人则不同,他不走人们走过的路,而是另辟蹊径,寻找一条虽然不太好走但是捷径的路,最后第一登上了山峰。这就是创新精神。
历史上楚汉相争的时候,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就是一次绝妙的创新。如果他要真的是修栈道,那他不可能成功,一是栈道难修,不知何年何月才能修好,战机不等人,机不可失,失不再来。二是章邯必有防备,人家以逸待劳,还不是有多少人消灭多少人啊。所以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是韩信的一个大胆创新。
历史的车轮前进到了21世纪,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信息知识不断爆炸,生存竞争异常激烈,在这种大背景下,谁具备创新精神,谁具有创新素质,谁就会成功,谁的创新精神强,创新的素质高,谁成功的速度就快,成绩就大。
创新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过程中,获得新知识,新方法的过程与结果。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原动力。创新就像一个大马力的发动机,它可以最大的速度推动人类社会的前进。20世纪前,一项重大的科学技术创新成果,转变为社会生产力大约需要30—100年,例如蒸汽机的发明到广为应用就用了100年左右。近100年来,创新成果在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更加缩短了,特别是20世纪50年代后,以信息技术革命率先领头的高技术及其产业化的兴起,使诸多创新成果实现其价值仅需几年。这就是创新之所以能带来迅速的成功的秘密。
创新是从事前人没有做过,或者前人做过而没有获得成功的事。如果我们创业不创新的话,只是跟着别人的屁股后面走,你也可能成功,但一定会花很多时间和成本。这种成功的机率很小,更多的是失败。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你不能迅速壮大起来,马上就会被别人吃掉。不管是美国的微软还是中国的联想,他们的成功首先是创新的结果,是发扬创新精神的结果。
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不同的时代其特点有所不同。可以说,农业社会主要靠土地,工业社会主要靠资源资本,信息社会主要靠创新。农业社会的发展主要是向土地投资,从土地产出获得效益。工业社会的发展主要是靠组织大规模工业生产。大规模的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和能源,对资源的拥有和开发利用,成为一个国家的发展战略核心。信息社会主要是靠知识经济,靠的是人才智慧创新,特别是那些自然资源缺乏的地区和国家,创新就更显得重要和必要了。
为什么海尔从一个资不抵债、濒于破产的集体小企业,成长为享有世界声誉的跨国企业?海尔的成功主要是因为他们的创新能力强。
当某个企业模仿外国技术取得一点成绩时,也会被本国企业迅速模仿,所以说模仿型企业的生命永远是短命的。这表明,如果企业不能从模仿型转变为创新型就不可能获得持续的成功,更不可能从国内的小企业成长为跨国大型企业。这就说明为什么尽管中国工业制品占世界总量的份额很大,但具有自己的品牌却不多。但是海尔则不同,海尔以创新为动力,从模仿型企业成功地转变为创新型企业,创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这就是海尔成功的根本原因。
模仿你可能会取得一点成绩,但没有创新绝不会走向辉煌。创新是成功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