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以其自身独特的优势受到了广大出口企业的欢迎,成为目前运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贸易融资业务。据对某市的专题调查显示,该市在贸易融资领域运用较多的主要有出口商业票据融资、出口押汇、福费廷等业务品种,其中出口商业票据融资在贸易融资中占比已超过50%,且近年来业务量呈现快速上升态势。2006年1-10月,该市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额达15459万美元,超过2005年全年水平,市场占比由2005年的46%上升至2006年10月末的54%,而出口押汇、福费廷这两项开办较早的贸易融资业务则呈现逐年萎缩态势,市场占比分别由2005年的66%、12%下降至2006年10月末的38%、8%。
一、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业务对象的范围较广。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业务对象是T/T、D/A、O/A项下出口赊销业务,福费廷、出口押汇的业务对象为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有银行信用担保的出口业务,目前T/T结算方式占湖州出口业务总量的67.3%,随着出口业务量的增长,采用便捷,且成本较低的T/T结算量逐步增大,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
(二)办理手续较为简便。目前,尽管各银行对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定义、办理条件、操作流程、费率等不尽相同,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办理手续相对较为简便(各类贸易融资工具办理条件参见表二),在审核贸易真实性的前提下,只需企业提供相应的合同、发票的复印件即可办理,融资额占用企业信用额度,这一办理条件相比其他贸易融资工具显得更为简便。
表二:主要贸易融资业务办理条件一览表
对应条件
业务种类结算方式单证要求承兑要求物权归属
出口商业
票据融资T/T、D/A、O/A合同、发票等不要求企业
出口押汇L/C、D/P、D/A合同、发票、提单、信用证等不要求企业
福费廷L/C合同、发票、信用证等开证行
承兑转移到
银行
(三)为企业提前结汇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途径。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作为贸易融资业务的一种,融资所得外汇资金可以直接结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企业提供人民币周转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特别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提前实现收汇、结汇,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便捷途径,受到出口企业的青睐。
二、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贸易真实性审核存在困难。银行在办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时,仅要求企业提供合同、发票的复印件,银行在审核中很难确认其贸易真实性,有些企业甚至拿一份合同到多家银行重复融资。由于银行缺乏足够的手段对其贸易真实性进行辨别,致使出口商业票据融资带有变相信用贷款的性质,而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也使经办银行信贷风险加大。
(二)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项下存在假合同融资、单笔合同重复融资等现象。2006年以来,人民币呈持续波动上升的态势,扩大外汇负债规模比直接持有人民币债务更加有利,在人民币升值的大前提下,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项下的假合同融资、单笔合同重复融资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为了规避一般国内外汇贷款不得结汇的政策,个别企业通过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这一方式绕道结汇。
(三)账户管理不明确影响银行操作。出口商业票据融资是经常项目收入的提前实现,如以来源区分应当入经常项目账户,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本质上又属于外汇贷款。现行账户管理规定未明确商业票据贴现资金入何类账户,给银行业务操作中带来一定的困难。据调查,辖内银行账户处理不一致,存在将该类资金入“经常项下结算账户”、“贷转存类账户”或直接结汇等多种情况。
(四)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类新兴业务,出口商业票据融资在各银行发展迅猛,但除中行外,其他行均开办不久,对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风险重视不够。一是履约风险,即出口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拒付或少付的风险。二是信用风险,即进口商在无争议的情况下无力或拒绝付款的风险,或者当进口商未按期付款,银行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时,出口商无力或拒绝偿还银行融资本息的风险。三是市场风险。即一旦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影响进口商预期利润甚至亏损,引发进口商拒付的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贸易真实性审核力度。规范出口商业票据融资程序,要求银行办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时严格审核相关单据正本,并在正本单据上签署“已办理商业票据融资,融资金额XX”,再留存复印件,并通过海关报关单查询系统,验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规范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杜绝重复融资,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欺诈行为,促进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银行应制定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金额的风险控制限额,一般融资额以不超过受核准票据金额的90%为宜,防范因市场风险引发的资金损失风险。
(二)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资金的结汇管理。建议加强对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资金的结汇管理,将书面支付结汇制度引入出口商业票据融资结汇管理范畴,要求企业将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直接划转到对方账户。
(三)设立“贷转存账户”,完善账户管理。由于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资金来源与性质上的区别,建议设立“贷转存账户”专门用于管理该类资金,既有利于银行对该类资金的管理,又能加强监管部门对账户的监管。
(四)银行应及时行使追索权,防止追索权失效。银行要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跟踪管理,一旦出现履约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融资到期后未收回出口货款,应及时向出口商收回融资本息。
一、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一)业务对象的范围较广。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业务对象是T/T、D/A、O/A项下出口赊销业务,福费廷、出口押汇的业务对象为信用证、承兑交单等有银行信用担保的出口业务,目前T/T结算方式占湖州出口业务总量的67.3%,随着出口业务量的增长,采用便捷,且成本较低的T/T结算量逐步增大,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发展的空间更为广阔。
(二)办理手续较为简便。目前,尽管各银行对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定义、办理条件、操作流程、费率等不尽相同,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办理手续相对较为简便(各类贸易融资工具办理条件参见表二),在审核贸易真实性的前提下,只需企业提供相应的合同、发票的复印件即可办理,融资额占用企业信用额度,这一办理条件相比其他贸易融资工具显得更为简便。
表二:主要贸易融资业务办理条件一览表
对应条件
业务种类结算方式单证要求承兑要求物权归属
出口商业
票据融资T/T、D/A、O/A合同、发票等不要求企业
出口押汇L/C、D/P、D/A合同、发票、提单、信用证等不要求企业
福费廷L/C合同、发票、信用证等开证行
承兑转移到
银行
(三)为企业提前结汇规避汇率风险提供途径。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作为贸易融资业务的一种,融资所得外汇资金可以直接结汇,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给企业提供人民币周转资金,解决企业的资金瓶颈问题。特别是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提前实现收汇、结汇,有效规避汇率风险的便捷途径,受到出口企业的青睐。
二、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贸易真实性审核存在困难。银行在办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时,仅要求企业提供合同、发票的复印件,银行在审核中很难确认其贸易真实性,有些企业甚至拿一份合同到多家银行重复融资。由于银行缺乏足够的手段对其贸易真实性进行辨别,致使出口商业票据融资带有变相信用贷款的性质,而无真实贸易背景的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也使经办银行信贷风险加大。
(二)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项下存在假合同融资、单笔合同重复融资等现象。2006年以来,人民币呈持续波动上升的态势,扩大外汇负债规模比直接持有人民币债务更加有利,在人民币升值的大前提下,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项下的假合同融资、单笔合同重复融资等现象时有发生。此外,为了规避一般国内外汇贷款不得结汇的政策,个别企业通过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这一方式绕道结汇。
(三)账户管理不明确影响银行操作。出口商业票据融资是经常项目收入的提前实现,如以来源区分应当入经常项目账户,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本质上又属于外汇贷款。现行账户管理规定未明确商业票据贴现资金入何类账户,给银行业务操作中带来一定的困难。据调查,辖内银行账户处理不一致,存在将该类资金入“经常项下结算账户”、“贷转存类账户”或直接结汇等多种情况。
(四)风险防范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作为一类新兴业务,出口商业票据融资在各银行发展迅猛,但除中行外,其他行均开办不久,对业务办理过程中的可能发生的风险重视不够。一是履约风险,即出口商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如果出现问题,导致进口商拒付或少付的风险。二是信用风险,即进口商在无争议的情况下无力或拒绝付款的风险,或者当进口商未按期付款,银行向出口商行使追索权时,出口商无力或拒绝偿还银行融资本息的风险。三是市场风险。即一旦出口商品国际市场价格出现下滑,影响进口商预期利润甚至亏损,引发进口商拒付的风险。
三、政策建议
(一)加大贸易真实性审核力度。规范出口商业票据融资程序,要求银行办理出口商业票据融资时严格审核相关单据正本,并在正本单据上签署“已办理商业票据融资,融资金额XX”,再留存复印件,并通过海关报关单查询系统,验证贸易背景的真实性,规范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杜绝重复融资,有效防范信用风险和欺诈行为,促进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健康发展。同时,银行应制定出口商业票据融资金额的风险控制限额,一般融资额以不超过受核准票据金额的90%为宜,防范因市场风险引发的资金损失风险。
(二)进一步加强对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资金的结汇管理。建议加强对出口商业票据融资资金的结汇管理,将书面支付结汇制度引入出口商业票据融资结汇管理范畴,要求企业将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直接划转到对方账户。
(三)设立“贷转存账户”,完善账户管理。由于出口商业票据融资业务的资金来源与性质上的区别,建议设立“贷转存账户”专门用于管理该类资金,既有利于银行对该类资金的管理,又能加强监管部门对账户的监管。
(四)银行应及时行使追索权,防止追索权失效。银行要增强风险意识,加强跟踪管理,一旦出现履约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导致融资到期后未收回出口货款,应及时向出口商收回融资本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