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交50元可加急办业务无可厚非
高丙吉
西北师范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邮编:730070
银行排队现象近一段时间以来成了国人议论的热门话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央行发出《关于改进个人支付结算服务的通知》。在这份内容丰富的通知中,有多项措施旨在破解银行排队难题。——任一银行即可办理缴费等多种业务;推广使用支票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挖掘小额支付系统潜力;ATM机取款上限提至2万元;银行可设置开放式柜台;央行机构接受社会对银行支付服务质量投诉;银行要向社会公告改进服务措施等。有的地方的金融监管部门,甚至做出了排长队不改进银行将受处罚的决定。银行方面也是叫苦不迭,积极采取各种措施缓解排队现象。如增加自动取款机的数量,增设服务窗口,延长工作时间等,有的营业员以至于抱怨不敢喝水没空上厕所。
无论大家如何努力,这些对策都只是从一些技术层面、局部层面去处理的,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排队的问题。
时至今日,随着股市的升温,越来越多地被投资热情推动的顾客走进了银行,排队现象更加剧了。近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交50元可办加急业务的服务项目,该做法一经推出,把这一争论推向了高潮。网上质疑和指责铺天盖地,认为加急费就是花钱买插队。银行自不必说,说不尽的苦水。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呢?
人们到银行办理各种业务,其实是购买的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应该是有价格的,不仅如此,每时每刻服务的价格还应该是不一样的。大家都不想排队,都想第一个办理完业务,所以就有竞争,有竞争,价格就高。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了交五十元可加急办业务,就是市价决定胜负准则的体现。五十元就是较早时刻服务的价格,价高者得。无可厚非,如果你的出价低,你就得不到这个时刻的服务。
在价高者这个准则下,人们的行为就会不同。何谓价?价是指代价。对于那些时间的机会成本高的人,当然愿意支付高价。而对于那些时间的机会成本低的人当然不愿意支付高价了,所以不能够买较早时刻的服务。不同的时间段,服务的价格不同。在这样的准则下,不同的人当然知道自己机会成本的高低,可以选择不同的时间段购买服务。从而从根本上缓解排队现象。
人们把银行的服务当成了一种公共品,认为可以免费享用。等有了排队现象时,就抱怨银行的服务差。银行也战战兢兢,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似的,不知所终。不要忘了,银行同时也是公司,也要受到成本的约束。世界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
目前实行的是排队轮购,以先到先得为准则,是要付出时间代价的。但时间是用在不事生产的呆立等候中,对社会任何人都没有好处,所以这时间的价值是被浪费了的。除此之外黑压压的人头、浊热的空气、烦躁的等待引起的不适等都增加了人们额外的负担。
另外,在排队轮购的准则下,也衍生出了很多的寻租现象。众所周知的在医院里倒卖专家号盛行——自己没有病,专职排队挂专家号,然后高价倒卖。火车站,每年春运倒卖车票等等。当然也不乏走后门现象,如果你去银行办理业务,认识个熟人,可能就不需要排队了。凡此种种,在排队轮购的准则下,这些现象都会如影随形,相伴相生。究其原因,是因为这种服务的价格太低了,类似于政府的管制。如果以价高者为准则,放开竞争,这些现象早就烟消云散了。
在世界上数之不尽的各种竞争准则中,只有一种是没有浪费的。这种唯一没有浪费的准则就是市价。价高者得是唯一的准则会促使人们增加生产。多进一份力以生产赚钱,取胜的机会就大了,而这生产对社会是有贡献的。因此,市价这一准则不会引起浪费。
决定胜负的准则不同,胜者和负者就会是不同类的人。出五十元加急办业务的人,排队等候对他是没有好处的,因为他的时间的机会成本极高;愿意排队等候的人,出五十元对他来说也没有好处,因为他的时间的机会成本很低。
其实,在相关行业排队问题的解决已有可借鉴的。比如说,打电话。在一定的时段可能人很多,电信部门规定了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资费标准,晚上打电话可能比较便宜,早上打电话就相对比较贵。春节联欢晚会时给央视发短信更是如此,每条短信高达一元,可能平时我们发一条短信不过一角钱吧。不同时段的服务价格是有差异的。通过制定不同时段的服务价格,有助于排队问题的解决。
无可置疑,打破垄断,开放民营资本进入银行业,引入竞争机制,可以改善银行的服务,也有助于解决排队问题。但这并不是治标之本。中国银行上海分行推出的交50元可加急办业务,是实施价高决定胜负准则的一个开始,出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价格一定是所有出价的最高价。这一做法无可厚非,不应该受到指责。银行方面也不必遮遮掩掩,没有必要为自己的做法诚惶诚恐。
可惜的是,在铺天盖地的指责声中,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做出了暂时取消加急费的决定。据说是考虑各方面因素,避免造成公众的误解。误解不误解不重要,重要的是胜负准则的转变,必定引起行为选择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