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舍尔因“贿赂”取胜
本刊记者|叶书利
勒舍尔凭借自身的正直成功入主沉陷贿赂丑闻中的西门子CEO一职,应该反思的不仅仅是西门子。
“外人”勒舍尔之所以能脱颖而出、打破德国人在公司CEO一职的独裁格局,与西门子时下正深陷贿赂丑闻泥坑有关。
西门子公司监事会主席克罗默在说明为什么公司选择勒舍尔时的一句话令人咀嚼——“他拥有正直的品格。”
然而,仅有勒舍尔的正直就能挽救丑恶的西门子,从而使这个坏孩子改邪归正吗?这可能只能治标,但却很难治本。
实际上,近几年来,一些跨国公司在世界各处的腐败丑闻频频被曝光。
在中国的跨国公司也如此。如宝洁、IBM、索尼、德普、家乐福等。
这些跨国公司来到中国后,纷纷本土化,连为人处事的方式也中国化了,如行贿官员。而且凭借自己在商场的丰富经验,操作起来更是比中国人有过之而无不及。
为什么这些一向以正直标榜商界的巨人,一到如中国、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就会变坏呢?
一位在华工作的跨国公司德国员工在被捕后曾抱怨道:“不能怪我闯红灯,因为没有人管我。”
而朗讯(中国)公司贿赂案被曝光后,犯罪当事人更是一语道破天机:在中国,你不贿赂就根本拿不到订单。
仔细琢磨一些,这些人的做法也确实有点值得“理解与同情”。
还是以中国为例。设想一下,这些跨国公司的中国分公司各层级的人,身上皆背负有不同的公司任务,当商业道德与利益相冲突时,你会选择什么呢?何况这些跨国公司的中国员工大多是中国人,而他们在心里早就接受如行贿官员等是中国社会的游戏规则了。
话回到西门子,公司仅换一个新的CEO就会改变公司在俄罗斯、东欧等国家以贿赂行事的办事方式吗?这有点扬汤止沸的味道,但锅下面的“火”却依旧燃烧着。但单靠西门子们的自律就能将“火”灭了吗?该反思的应不仅仅是西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