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23《每日经济新闻》沸点特稿
由股改引爆的此轮牛市行情一路高歌猛进,市场的财富效应也导致场外资金纷纷加盟。基民队伍扩大了,而股民更是出现爆炸式增长。有资料显示,4月份新增开户数为478.7万户,超过了2005、2006两年加起来的总和;从股改前的7000万到如今的9700万,仅仅只用了短短的两年时间。客观地说,牛市浸透出的是投资者的热情与激情。
央行近两年来的加息与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举措缚不住牛市的脚步,相反,还成为了行情的“助推器”。每一次几乎都是千篇一律的低开高走。
我认为《死了都不卖》之所以能够在网络上走红,应该是反映了某些股民的心声。但是,当投资者“不怕套牢或摘牌”的时候,也映射出其盲目性与非理性的一面。
当贪婪战胜了恐惧,到底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业内人士的善意提醒,却被冠以“黑嘴”的名分;证监会“买者自负”的风险警示,亦被当成了耳边风。
事实上,牛市并非是每位投资者的“赚钱机器”,亦不是你想象中的“提款机”。熊市有风险,牛市中同样存在风险。而问题在于,那些新入市的投资者只看到市场的财富效应,却早将风险抛到了九霄云外。
赚钱有快乐相伴,亏损或出局也会有痛苦相随。牛熊交替是市场的运行规律,没有只跌不涨的熊市,也没有只涨不跌的牛市。牛市不言顶,但牛市是要有人为之“埋单”的。如果每一位投资者都梦想着在“牛”顶时全身而退,那无异于自欺欺人的南柯一梦。
央行的“组合拳”遭遇《死了都不卖》,决非偶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必然。当股价翻番的低价股行情风起云涌、当个股大肆上演涨停秀时,卖出似乎才是真正的“风险”。
但是,牛市终有到头的日子。回首每一轮牛市,哪一次不是吊足了投资者的胃口?这山看着那山高,3000点时遥望4000点,4000点时仰望5000点,莫不如此。黄金十年?抑或长期牛市?到头了终将被证明,那只是一个诱饵。
无论熊市还是牛市,控制风险永远是第一位的。我要说,目前的世道中,继续做多赚钱当然不错,但警惕之心不可无,而严格的止损更是投资之道的应有之义,现在喊喊“死了都不卖”的口号当然可以,但熊市来临时当真那样实践,就注定会被市场所淘汰。
控制风险应永远放首位
评论
15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