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撤出中国股市存在“六大疑点”


   这几天,人们对中国股市“泡沫问题”之争更加激烈了。一些新闻媒体为了更好地说明中国股市存在的“危险性”,于是,就采用报道外资撤出中国股市的方式来告诫人们,中国股市的“灾难”即将来临。

   5月15日,笔者在《中国新闻网》看到一篇《中国股市持续走高国际投资人罕见大举撤出资金》的报道中是这样说的:“美国《侨报》消息,尽管中国股市持续走高,但在过去的一周中,国际投资人却罕见地大举撤出中国概念股基金。在5月份的第二周,国际投资人从EPFR中国股票基金中累计撤出了5.74亿美元资金。据统计,在过去的一周中,EPFR中国股票基金为投资人带来了4.35%的收益率,是EPFR全球分类基金中表现最好的………”。

   无独有偶,5月19日,笔者又在《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上看到了一篇《外

资从A股撤离 转战韩国和印尼》的报道。是这样说的:“A股市场在2007年一路高歌之际,境外投资者开始选择落袋为安,转而在韩国、印尼等其他市场寻找低风险的投资机会。”

“近期关于亚洲资本市场最激烈的讨论就是对中国的展望。”汇丰银行亚太区首席

策略师魏宏兆(Garry Evans)这样表示,“对于中国股市已经泡沫化,这点几乎人们都没有异议。问题只集中在两点,泡沫何时会破灭,以及泡沫如果破灭之后是否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瑞士银行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Jonathan Anderson也指出,“根据我们的调查,在

美国持有A股的投资者已经越来越少。许多投资者在近期都出售了大量持有的A股。”雷曼兄弟也在研究报告中谈到,“即使股市不发生自发性的调整,政府也必定会对其进行干预”,因此A股市场从高位下调是可以预见的………。

据了解,在减持A股的同时,国际投资者已然开始在亚洲新兴市场积极地寻找新的

投资机会。魏宏兆认为,除了印尼,韩国近期的经济表现,他也看好。同时他认为投资韩国股市的风险比较小,“韩国股市的2007年预测市盈率只有11.4倍,仅高于泰国。因此即使从风险角度考虑,也应该加大对于韩国的投资。”

  和国内投资者相比,国际投资机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投资机会来源于全球范围,可以通过估算不同地区的风险和市场表现,来选择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区域………。”

     看完这两篇报道,笔者并没有去相信报道中的“事实”,而是对其进行解剖分析。很巧的是,笔者近来对中国的股市有了更多的了解,对中国股市存在的一些情况也比较清楚。所以,尽管笔者对外国人在中国股市中的投资情况了解不多,但从这两篇报道中,笔者也能看出其中存在的疑点。笔者粗略的思考了一下,至少存在以下六大疑点。

   第一个疑点是“4.35%的收益率”算高吗?

据资料显示,2006年市场上代表性较强的6个指数——上证综指、上证50指数、上证180指数、深证综指、深证100指数、沪深300指数的年平均上涨幅度达到121.03%,所以股票型、指数型、偏股型、平衡型这4类以股票市场为主要投资对象的基金年平均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21.41%、125.87%、112.48%和108.89%。即使8只未运作满一个年度的基金——广发聚丰、上投摩根阿尔法、招商优质等的净值增长率也超过了100%。

    EPFR中国股票基金为投资人仅仅带来4.35%的收益率,就撤出中国股市,难道这不值得人们的怀疑吗?

  第二个疑点是外国人投资难道是不看国家经济发展的前景,而只是看股票的市盈率吗?

 股票的市盈率是人们用来反映股市“泡沫”有多大的一个指标。有资料显示,2007年1月份,中国股票中业绩好的股票的市盈率最小的是江西铜业,只有10.62。而大多数股票,其市盈率都在30左右。如果

魏宏兆看好韩国的股市,据他对韩国股市2007年市盈率只有11.4倍,仅高于泰国的预测,从风险角度考虑,应该加大对于韩国的投资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投资中国之前,其实韩国股市的市盈率一直比中国低的。而中国在2006年之前的股市一直处在“熊市”中,其投资的收益又在何处?如果从收益的角度去思考投资这个问题,那么外国人当时就应该在韩国投资而不应该到中国来投资的。因为中国的“熊市”连中国人自己都不想投资的,外国人来投资能赚到钱吗?可是结果呢?外国人不到韩国去投资而来中国投资,这一事实又说明了什么?这难道不说明了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前景是很好的吗?是有投资价值吗?所以说,他们撤出中国股市的理由是不充分的,其中难道没有“诈”吗?

   第三个疑点外国人真的是担心中国股市的“泡沫”太大吗?

在报道中有这样两句话:汇丰银行亚太区首席策略师魏宏兆(Garry Evans)这样表示,“对于中国股市已经泡沫化,这点几乎人们都没有异议。问题只集中在

两点,泡沫何时会破灭,以及泡沫如果破灭之后是否会对中国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雷曼兄弟也在研究报告中谈到,“即使股市不发生自发性的调整,政府也

必定会对其进行干预,因此A股市场从高位下调是可以预见的”。

   从这两句话中,我们不妨看出外国人的“心思”。外国人不是害怕中国股市有泡沫,恰恰相反,他们还认为中国股市的泡沫太小了呢。其实,他们是非常希望中国政府采用行政手段来调控股市,让中国的股市变为“政策市”。这样,中国老百姓成了牺牲品,而他们才会有机可趁,从中可以套取更多的钱财。

   第四个疑点是大家都说中国股市的资金太多了,那为什么外国人撤资,而中国有些人却很担心呢?

   中国的股市首先应当是为中国人开办的。现在中国的老百姓积极投身到股市中来,这本来是一件好事,可国内就有人说全民炒股不好,说股市的资金太多,造成股价上涨太快,股市的风险也越来越大了,到了发生“股灾”的地步了。

现在不是有人在报道外国人担心中国股市的风险,已撤资了吗?按理说这是一件好事,值得中国人高兴的。因为,外国人的撤资对减少中国股市中的资金量是有好处的,对中国股市的健康发展也是有好处的。可是有些中国人却认为外国人撤资不是好事,认为中国的股市要留下外国人的资金,让中国老百姓的钱撤出股市,这样才是最理想的。所以,他们认为外国人撤资,中国的股市就已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了。笔者不知这样的中国人按的是什么样的“心”,而且还怀疑他们是否还是中国人呢?这一点,我们从上面报道中的用词就可见其一斑的了。

   第五个疑点是外国人的投资理念有点“自相矛盾”?

  报道中有这样的表述:“和国内投资者相比,国际投资机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们的投资机会来源于全球范围,可以通过估算不同地区的风险和市场表现,来选择低风险、高回报的投资区域。而A股投资者在当前只能选择继续参加高风险的股市游戏,或是痛苦地在市场外等待股市回落后产生新的机会。”

  笔者虽然不是搞经济出身的,但是对国外人的“选择低风险、高回报”投资理念是理解的。然而,中国目前的股市已处于“牛”市当中。而韩国的股市呢?虽不能说是熊市,但也不能称作“牛”市的。也许从韩国股市的市盈率来看,确实比中国的小些,风险可能也要小些。但是,韩国股市的“高回报”却是无从谈起的,因为他没有处于“牛”市的格局。所以,外国人在韩国股市的投资回报也很难说就比在中国股市的投资回报要高。而实际上呢?在中国股市投资的回报肯定要比在韩国股市投资的回报要高的。因为处在“牛”市中的股票,股价的涨幅大,其回报自然也就高的。

    第六个疑点是中国“无知”的新股民进入,而有“理财高手”之称的外国人却撤退,这符合逻辑吗?

   在中国的股市中,现在有大量的新股民进入股市,而有“理财高手”之称的外国人这时却撤出中国的股市?这是为什么呢?难道说“高手老外”怕“无知”的中国新股民吗?

不是的,绝对不是的。大家知道,在中国的新股民中,有很多人都是不懂股票知识的,他们看不懂什么K线,也不懂什么股票理论。像这样“无知”的中国人去炒股,按理说外国人要赚取这些股民的钱是很容易的,他们不应该撤走的。而事实呢?外国人却选择撤出股市,放着容易赚的钱不去赚,这难道不让人感到奇怪吗?

其实,这种表面现象我们是看不出来的,这里面一定有什么“深意”的。笔者以为,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策略。外国人造成撤退的假象,而他们的代言人(中国的一些经济学专家和学者)就会放言外国人撤走对股市产生的严重性,想以此来诱导、误导中国股市高管和领导人。这样如果他们的阴谋得逞,那么中国政府就会用行政手段去调控股市,而股市也就成了“政策市”。这时,中国股民的信心丧失,股市也就“崩盘”了,中国的股民全被“套牢”。中国股市崩盘后,中国企业发展需要资本就要到外国去发股票融资了。而中国如果要启动股市,这时又需要外国的资金注入,这样就又要形成下一轮股市的复苏。这时,当新一代中国股民进入,股价再一次上涨时,此时的外国人又赚了大钱了。等股市好起来后,外国人又会说中国的股市有又“泡沫”了。此时的外国人,他们又在谋划他们下一轮的赚钱计划。这就是外国人为什么要撤出中国股市的真正的原因。

 

                                           龚玉环

2007519

 

 

http://fund.cnfol.com/060822/105,1491,2185617,00.shtml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stocktalk/20070519/00113608481.shtml

http://www.chinanews.com.cn/cj/zbjr/news/2007/05-15/934861.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