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世纪后,对于如何不断提高英语教师素质的问题大都有所忽视或仍固守传统的师资培训理念,滞后于时代的发展。为了开拓英语教师发展的新局面,实现教师的发展,必然以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为前提。只有这样,一种包含职前教育、职后教育、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的教师发展模式才有可能形成。
一、健康的个性心理
1.善于合作交往的工作风格
英语教师要想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来,要让学生完成这样那样的“任务”,就离不开与学生对话和沟通,建立“教学相长”的平等关系;教师要研究自己的教学行为,就离不开同行教师的帮助与合作;教师还要与家长合作建立互相支持的关系,共同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此外,还要善于与其他学科的教师沟通,以求科际联系,合作施教。
2.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教学是艰苦的脑力劳动,繁重的教学工作常常会使教师身心疲惫。来自领导、家长和社会对学生“考分”的过高期望,以及教改和创新可能遇到的挫折,都会给教师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英语教师要具有良好的心理承受力,善于调节自己的心理状况,变压力为动力,以保持乐观的心情和积极奋进的精神状态。
3.宽容、谦逊的品质
在用英语沟通中教师处于优势地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宽容的品质。一个真心热爱学生的老师,特别是一个懂得外语学习规律的老师不能计较学生在语言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种种错误。他应宽容学生语言表达的失误,谨慎纠错,巧妙纠错,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学习上的各种困苦,都要宽容于心。与此同时,由于英语运用中的问题可能层出不穷,教师很难全懂;加之交流活动多种多样,教师也非全会;所以,英语教师应具备谦逊的品质,勇于向学生学习。
二:教师发展的特点
1):英语教师不仅要具有适应发展所需要的熟练的言语技能和教学技能,以及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具备有不断改进的教学能力和理解世界变化的能力。
2):主要在教学里激发学习动力、训练学习策略、发展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理解世界变化等任务之中发展自己。
3):教师发展的目的是适应学生进行中外沟通和理解世界的需求,学历证、合格证只是接近目的中的某种标志。我们英语教师要强化自身内部发展的意识,针对自己的不足与需求寻求自我的持续发展。
三、英语教师发展的内容
①英语学科的知识,即专业技能(能教);
②教育专业知识,即教学技术(会教);
③教育专业精神,即师德(愿教)。
但同时应建立英语教学信念:教学信念(beliefs)指教师自己选择、认可并确信的教育教学观念/教育理念。从教师职业的共性看,教师的信念包括教育观、学生观和教育活动观;从英语学科的特性看,主要包含关于英语学习者特点和学习性质的信念,关于英语教学特点的信念,关于学科价值的信念等等。所以,教师信念制约教师的行为,且比教师的知识更能影响其教学行为。
除此以外还应具备英语教学相关的知识:.普通文化知识(general culture knowledge):这里指一个人或一个普通中小学英语教师应具有的对周围世界和事物最一般、最基本的了解或认识。基础教育的宗旨本身就是为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人文素养打基础。教师作为“传递、授业、解惑”者就更应该首先具备这些普通文化知识。.学科知识(subject knowledge):英语教师首先是一名语言教师,其次才是一名英语教师,(1)较为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2)语言学基础(基本)知识;(3)本民族语言知识:作为一名中国的英语教师,自己首先应具有汉语的良好功底,对汉语语言知识及其所负载的丰富文化有基本的了解。在教学中进行中外语言的相关知识对比,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本族语言和处理中外文化冲突的必要条件。3.一般教学法知识(general pedagogical knowledge);4.英语教学论知识(knowledge of didactics in English language);5.个人实践知识(personal practical knowledge):这里的“个人实践知识”主要指通过实践研究,把前人的知识深化为自己的认识。因此重新创造的人们在吸收前人获得的知识之时,总会根据自己的情感、信念、阅历去进行诠释、提炼,从而使这些知识带有重新创造的特征。其二,通过反思、行动研究等方法,把自己的经验提升到理论认识阶段。其中寻找问题的能力尤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的前提是发现问题。我们英语教师应善于“寻找问题”、“推敲问题”,事事都问个“为什么”,在把问题弄得水落石出的过程中使自己得到发展和提高。
四:英语教师应具备的能力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除了应具备完成各种正常活动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和做事能力以外,还须具备从事英语教学活动必需的特殊能力。这种特殊能力包括两方面:一是与教师教学实践直接相联系的特殊能力,如语言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学科教学能力等;二是有利于深化教师对教学实践认识的教育科研能力。.英语教育能力;英语作为交际语言的运用能力和作为教学语言的运用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和教材处理能力;.创造、鉴别、运用英语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洞察、协调能力和科研能力,等等。
五:职业道德和情感态度
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结构中的重要成分。“育人”必先“育己”。教师工作的特殊对象决定了教师表率作用的重要性。教师没有满腔热忱地走上讲台,学生就没有愉快、积极的学习情感体验;没有教师的用“心”施教,就没有学生用“心”求学。用“心”施教体现着教师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体现着教师热切的感情;用“心”求学,则体现着学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对学习的积极态度,体现着学生对教师的崇敬和热爱。
六、英语教师发展的途径:
(一)科学的自我反思含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的反思
(三)积极参与校本培训:随着学历教育向终身教育的过渡,各级学校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在于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此,许多学校都在建立并不断完善本校的终身教育培训制度,即校本培训,以便为广大教师提供深造的机会和自我发展的空间。校本培训包括不定期请专家、学者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指导发展活动;申报课题或承担当地的各种教研活动,如英语研讨课、示范课、观摩课、各种竞赛活动,以及其他一些教师不出校门就能参加的校内教研活动。因此,校本培训已是教师发展的一条十分宽广便捷的途径。
(四)坚持自学提高:坚持自学是英语教师终身学习以获得不断发展的最佳途径。自学中要注意的几点是:坚持作反思记录。即指有意识地记录自己教学工作的所见、所闻、所感,并适时地分析和总结这些材料,经常“自我对话”,这往往可获得对自己教学实践比较全面的认识。其次是.订出自学计划。计划包括自我专业发展方向,即根据自己的兴趣、专长或需要,集中精力重点在英语教学某一领域进行研究,也因而有目的、有针对性地阅读英语教育方面的理论读物,撰写文章;也包括在时间、精力上做出保障,使学习计划得以落实。最后是时刻.不放松自己英语专业水平的提高。
七:英语教师的发展方式
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应是英语教师发展的主阵地。
微技能训练:一堂课是教师教学能力的综合展示,是教师各种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言语技能训练技巧,语言基础知识的教学技巧,课堂活动的组织技巧,以至板书设计技巧,提问技巧等等。教师既可针对自己的弱点进行专项训练,也可作系统性的训练。
经验总结与指导实习生和新教师
精读重要理论著作和泛读专业期刊
网上学习与向社会学习相结合
学生的教师作用:第一,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学生对自己的看法,对英语课和学校的态度,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或促进自我和其他学生的英语学习。这就是学生对自己及对同学所起的教师作用。第二,学生在英语课堂上进行各种语言练习或言语交际活动时,总是互为对手、互为目标、互为手段,互作校正,也互受影响。这是学生互为师生的作用,它既能减少学生在英语课上的心理压力,又能培养合作意识,发挥自主性。第三,学生通过“问题”以及模拟交际活动,为课外学习寻求指导等行为均可以直接、间接地引导、督促、启发教师去学会新的知识和技能,这是学生对教师所起的教师作用。
但应注意:一是时间问题。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使全天活动有序化,就能从等、闲、乱之中调剂出学习时间来利用零散时间,如每天早晚盥洗时,坚持听十分钟英语新闻广播和录音,临睡前花几分钟时间闭目回想当天的教学,或写几句教学日志。利用节假日休息之时适当插入学习。在备课中把背景知识准备宽一点。二是资源问题:可以利用本校资源、利用英语课程资源。如到学校图书馆借阅资料,或同行之间互相借阅资料,互相推荐好书、好文章。利用网上资源。如上网查阅,下载各种信息以及上网学习。利用广播、电视资源订阅专业报刊或英语教辅资料。三是动力问题:不少英语教师因日复一日地忙于日常教学,而放松自我学习提高,丧失了发展的动力,结果自然会满足现状而停滞不前。四是回报问题: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讲效益、讲回报是很正常的,教师要克服“总觉得自学提高辛苦不说,又没有奖金,没回报,学了也白学”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