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缩货币手段势成必然




 

2006年宏观经济形势运行情况

2006年,中国经济继续保持了高增长、低通胀、高效益的良好发展态势,宏观经济调控效果明显。GDP增速平稳回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趋缓;广义货币供应量和人民币贷款增速回落。

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209407亿元,比上年增长10.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4700亿元,增长5.0%;第二产业增加值102004亿元,增长12.5%;第三产业增加值82703亿元,增长10.3%。分季度看,在上年经济运行惯性、国内宏观经济调控和世界经济发展环境的共同影响下,一、二季度经济增速持续提高,经济增速从2005年四季度的9.9%提高到一季度的10.4%和二季度的11.5%;三季度在国家调控政策的影响下,经济增速回落到10.6%,四季度GDP增速进一步回落到10.4%

但经济运行中的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还没有得到有效解决,最为突出的是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外贸顺差过大等问题。三过问题相互交织、相互推动,影响经济平稳运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这些突出问题,按照点调节、预调控、稳节奏、重实效的原则,从土地、金融、市场准入、外资外贸、扩大消费等多方面,统筹采取措施,遏制三过问题的蔓延,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06年宏观经济政策及变化

20061季度我国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达到6314.3亿元,同比增长31.1%,信贷规模达到1.26万亿元,出现了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信贷规模双通胀的迹象,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

2006427,央行宣布从2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1年贷款基准利率0.27%。当日央行还召集了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及部分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召开“窗口指导”会议。

为了加强宏观调控,央行于2006517发行了1000亿元定向票据。2006613,央行再次召集“窗口指导”会议。

2006616,央行公布自75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7.5%提高到8.0%。

2006年上半年经济数据表明,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42371亿元,增长29.8%,信贷规模215300亿元,增长15.24%。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快和信贷规模过大没有得到根本改善。

2006721,央行宣布从815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8.0%提高到8.5%。

2006818央行宣布,自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一年期存款、贷款基准利率均上调0.27个百分点。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

2006113,央行宣布从1115起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8.5%提高到9.0%。

2006年我国贸易顺差继续大幅度增加,由2005年的1019亿美元进一步增加到1775亿美元。我国持续出现贸易和资本项目双顺差,导致外汇储备高速增长。截至2006年底,我国外汇储备已达10663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位;当年外汇储备净增加2474亿美元。

2006年人民银行2次上调贷款基准利率、3次上调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定向票据、加大公开市场对冲操作力度,回收银行体系流动性。

银监会加强窗口指导,引导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和产能过剩行业劣质企业的贷款,并及时对部分银行向包括城建在内的建设项目大量发放打捆贷款的行为进行整顿规范。

2007年货币政策变化展望

我们认为2007年继续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落实中央部署的“又好有快”发展目标成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指向,宏观经济政策将保持较好的连续性、稳定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将保持双稳健的态势运行。

主要表现为继续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逐步增强汇率浮动弹性,不断完善外汇管理制度;加强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建设,加快推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促进股票、债券等直接融资健康发展。

 

为控制泛滥的货币流动性,防止投资增速反弹,缩小国际收支平衡,控制资产价格过高,货币政策将综合应用汇率、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业务、定向票据等手段,加强本外币政策的协调和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在稳健中略显紧缩。

实际上进入2007年伊始,央行进一步加强了货币政策的运用。

央行决定从2007115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9.0%提高到9.5%。

央行决定从2007225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9.5%提高到10.0%。

央行决定,自2007318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52%提高到2.79%;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6.12%提高到6.39%

央行决定从2007416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0.5%由10.0%提高到10.5%。

央行如此密集地出台货币紧缩政策,表明了央行对治理流动性过剩的决心很大,调控力度不断加大,进一步采取紧缩货币手段势成必然。

对当前经济形势,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依然偏大,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问题突出,引发投资增长过快、信贷投放过多的因素仍然存在。外贸顺差较大,国际收支不平衡矛盾加剧。

基于对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和政府工作目标分析,我们认为央行在07将继续运用货币政策组合拳,不仅要缓解“三过”问题还要注意防止通胀抬头,除了公开市场操作、发行央票和加强窗口指导外,存在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2-30.5%和连续加息12次的可能,另外在汇率问题上也存在放宽汇率波动范围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