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铺或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作为一种长期的保值增值工具,房地产的投资价值是天然存在的。在民间资本活跃、投资渠道仍然有限的情况下,房地产仍然是一个重要的投资渠道。由于住宅价格高企,引发了公众的不满,宏观调控政策频仍,继续投资住宅无疑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和道德风险,在这种情况下,投资商铺或将成为新的热点。

  在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下,一部分小投资者逐渐离场,转战股市和基金市场,仍然留在房地产市场的投资者资金实力相对较好,并且侧重于中长期回报,这些刚好符合商铺的投资需要。

  一般而言,商铺的价格是普通住宅的2~3倍或更高,相应抬高了进入门槛,需要有一定实力的投资者参与。与短期炒卖不同,购买商铺更看重长期回报,坐享稳定收益,这是一种对市场有利的投资方式。

  相比之下,投资住宅原本也是一种非常稳健的投资方式,收取稳定租金,或者坐等升值。这种投资对于活跃住宅市场是有利的,但是鉴于国人的“赌性”甚强,往往基于短期套利,赚取价差。这种情况在类似双轨制的“经济适用房”的炒卖上尤甚,这是一种扰乱市场秩序的做法。在商品房领域,则会通过推动房价的短期高升,转手套利。这种投资方式对市场本身是有损害的。投资商铺几乎无一例外是为了获取稳定的租金,因此有助于减少市场的短期投机行为。

  从投资的本质上说,稳定持续的收益是最重要的。在商业物业方面,国内的开发商开发大型商业物业,已不再满足于现盖现卖,而是长期持有,以获取稳定的现金流。这既是开发商自身成熟的结果,也是市场逐渐成熟的必然。宏观调控之后,政策更加缜密,投机性炒卖住宅获利减少风险加大,机会成本剧增。这一过程也迫使投资者逐渐趋于理性,市场趋于完善,商铺这一有着更大投资价值的纯粹市场领域,无疑将会为民间资本提供新的出路。

  在投资方面,投入多少一般与收益正相关,但同样与风险也正相关。商铺投资大,收益大,风险也大。商业气氛没有一定的规则可循,隔一条街可能就截然不同。投资之初,商业气氛并未形成,将来能不能形成,其实都是臆测,没有人为你负责,风险全靠自己把握。开发商的宣传未必能聚来人气,倒是有可能抬高价格,透支未来收益。这一点,商铺的投资者一定要有心理准备。有句俗话:“点背别怨社会,命苦别怨政府”,放在这里,最合适不过。

  2007年4月14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