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中的隐形剥削


         在经济学当中把通货膨胀看成国家货币过量发行的所导致的一种后果,而且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不会造成人么金钱损失的:当通货膨胀发生时,工人的薪水也会随其上涨,工人薪水上涨会弥补通货膨胀上涨所到来的损失。

         但是,往往现实世界当中却与理论大相径庭。例如,上个世纪30年代,发生在德国的通货膨胀,使众多工人失业,众多家庭破产,流浪人空增多,众多小企业破产,没有失业的工人生活水平也大幅度下降。是什么原因造成经济学中的理论失灵呢?

        其实,道理很简单,就是隐形剥削的存在。

        是什么造成隐形剥削的呢?那就是时间差。假定,一天前的一块钱相当于一天后的两块钱,那么在某一工人与企业主签订用工合同时,其薪水是一元钱,那么当他完成一天工作时,等到第二天早上发薪水时,企业主当然是按照一天前的标准来发薪水:一元钱,但是,如果按照经济学家的补偿原理,企业主应当发给工人两元钱。这就可以看出,企业主利用时间差,将工人的薪水无形中降低了。当然,这种通货膨胀在实际情况下恐怕很难发生,但是这种剥削方法,却被大多数企业家所利用。

       在当今的中国,很多企业家就是利用这种方法——工人薪水几十年不曾上涨,取得超额利润或将竞争成本转嫁个工人,这也恰恰是中国当前贫富差距加大的一个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