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开着车,转悠在西安的二环线上,不经意间会发现家居行业广告牌急遽增加,几乎成为广告风向标。这种百家争鸣、广告大战的景象在家居行业还不曾出现,2007年这个现象会成为行业转型的征兆吗?
现在西安家居卖场有十几个,面积突破120万平米,对于人口不过700万、GDP不过1500亿、人均收入低于900元/月的二级省会城市来说,也许是膨胀的有点快、供应过剩了。尤其是最近两年,国家房地产政策调整、房产行业受到许多约束,许多剩余资本进入家居行业,推行高档次、新型商业模式SHOPPING MALL,并引进专业化策划公司和物业管理公司,实行物业与管理的分离等现代化的运作手段,将家居行业原始的摊位式、招商制管理模式提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也给平静的家居行业带来新的冲击与发展亮点。
从西安整个家居业来看,百花齐放、百家争艳,区域之争、模式之争、品牌之争、广告之争、渠道之争,甚是热闹的。从目前行业状况来说,其共性可概括为几点:
一、争夺优秀品牌,把握商户资源。
对于市场(商城)来说,一切经营都是围绕商户进行的,商户是市场最主要的载体和支撑,也是市场最具活力的主体。市场的经营,都是以商户为主体开展的,以商户的盈利为基础存在的,并且品牌优劣、商户质量层次高低,决定整个市场的定位与运营。商户资源优劣,主要取决于所代理的品牌与产品、代理商经营意识与营销能力、资金水平等综合实力。优秀意味着稀缺,意味价值。在不同市场之间争夺优秀商户,也成为众多市场发展的主力工作之一。
二、宣传与促销并重,强化二P。
在2003年前,西安没有哪个市场投入如此多的广告,一掷千金。现在各市场推行的立体化、大规模、多渠道的广告投放,令人眼花缭乱;户外广告、报纸宣传、广播调频、公关活动是花样繁多、层出不穷。
崇尚拿来主义与学习的精神,将百货业、家电业的节假日促销,在各市场日常营销活动也都运作的惟妙惟肖。
价格战、买赠、抽奖、反券、返点等各种活动充斥各个市场,让消费者体验消费乐趣和惊喜。以前要装修要买材料、家具,只要去一个卖场就搞定了;现在要在各卖场之间反复比较,左右权衡,比品牌、比价格、比活动、比信誉,反而将购买过程复杂化了。
三、汇聚优秀人才,提升运营模式。
做市场的,多是传统的私营企业,推行也是传统、松散管理模式。多半是,有块地、盖了大棚、租房子、收点房租起家的,老板的起点低、资金积累少。但是在这个行业起步阶段,并不需要多少资金、现代化管理,关键在于把握机遇、满足需求。
随着房地产行业的成熟,家居行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的机会,市场生意火暴、利润丰厚,导致剩余资本的大规模进入、家居卖场面积激增,进入供大于求的局面。过量增长的市场供应,有限的商户资源、有限的消费增长,导致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竞争日益的家居卖场,在不断摸索出路,探索自己的出路。在这个摸索过程中,人才成为决定企业竞争优势主要因素。具有商业意识、有卖场运作经营的人才,成为这个行业香饽饽,尤其复合型的管理人才。
卖场运作好坏在于企业的运营模式与执行情况,人才成为其中关键的环节。招商、策划、管理、物业、宣传、售后等各个环节,都是市场(商城)经营的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每一个环节执行与提升都有赖于人才的品质。
四、服务为先,品牌区割
自从居然之家打出“先行赔付”的概念,各地商家经相推广这个概念。这个与市场先进无管理、无售后的只是招租式物业管理模式,有着天壤之别。现在消费者不光选择购买品牌,还选择市场品牌。市场规模的大小、产品结构与丰满程度、售后服务与信誉状况、价格高低与交通便利性等等,由此市场之间就产生了竞争。作为市场方,为了塑造品牌,提升竞争力和客户的吸引力,大打服务牌,强调售后保障,甚至打出先行赔付。
五、争夺终端,直面消费。
对于市场而言,他的直接客户并不是消费者,而是租赁的商户。为何现在市场都绕过商户,直接抢夺终端、直面消费者呢?
最近,我看到在西安各大的小区,都开辟了免费购物直通车,有人人乐、易初莲花等日用超市。每到周末时候,就异常热闹起来,这即便利的消费者,也给商家带来利益。
现在,各大家居市场也纷纷效仿,对大型的新装修小区开设小区直通车,将以前纯粹租赁式的坐商模式延伸到终端营销,直接面对客户,争夺终端资源。其中有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市场供给大于需求。毕竟新开的小区有限,业主资源有限,市场不得不的直接到终端去抢夺较为稀有的客户资源。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方便了消费者,给消费者更大的便利;但是营销成本过高,使消费者承担过高费用。
六、差异定位,特色经营。
超市化经营、商场化管理,是对市场经营一个总结,这也是各市场努力的方向和共性。如果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大家都形成一样的经营特色与风格,那么这个日子就比较难过了。
在2005年以前,可以说各市场都相安无事,没有多大忧虑,更没有什么竞争关系。最近两年,市场大规模开发、面积激增的前提下,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价格战、口水战、商户争夺战等最原始的竞争方式,大家都在同质化竞争后,开始塑造自身综合竞争力,寻找与众不同、具有自己特色的经营模式。
大明宫经营建材市场10年,深刻把握并垄断建材商户资源,以此为依托,不断提升商业模式,形成从专业市场到综合家居商户的流通体系,从低端市场到高端商城的管理模式,并且试图以此核心竞争优势对西安实行区域布局,深度控制并垄断整个家居流通业,成为地方家居寡头。
三森家居建材城,作为专业化家居运营商,开设商城十一个,成为西北区域领导品牌。在稳固西安商城基础上,逐步走出西北,在华东开始布局,力求成为覆盖全国的家居连锁运营商。
很多时候,中国人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想做大做强,做一个集大成者。往往事与愿违,不但没有挖掘自身优势,形成独特竞争力,反而舍本逐末做大做全,结果大的没做成,专业优势也丧失殆尽。
大明宫有建材优势没做好家具,三森有家具传统没做好陶瓷,明珠有家具优势却要做生产园,中联有北郊店优势却为南郊店所累,结果是专业不专,没有优势硬上弓,骑在牛背上,进退两难。看似跨行业发展,看似企业进步,殊不知都是在违背基本市场规律,铤而走险;当然,也不无存在成功的可能性。
现在大家都在交了学费后,开始从市场机遇把握理性回归到企业自身竞争力,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自身经营上,分析产品流通的关键环节与自身优势的结合,逐步形成自我独特经营模式,而不再抄袭所谓领先模式、有盲目扩大做全的冲动。
七、专业商圈,划区而治。
就目前西安家居业来说,是南北并重、东弱西小的布局。北郊厚重、密集,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尤其是以陶瓷、洁具、地板为主的建材,形成了商城、专业卖场专卖店、摊位市场等多层次、多格局的销售流通体系,也深刻影响着北郊经济的走向与产业发展。南郊作为西安经济的增长点和教育孵化基地,具有良好经济增长潜力和良好消费意识的高知,使南郊家居圈成为各投资商发展的焦点。高新开发区、曲江新区、长安产业园与大学城,都为南城的发展添上浓浓的一笔。以三森家居建材城为龙头与始佣者,依赖着经济迅速发展、房地产业的成熟与提升,南郊家居圈正在从蓬勃兴起走向成熟。东西两郊,是西安未来经济发展的两极和潜力股,东接产霸西连咸阳,发展形式一片大好,但是区域家居圈尚未形成。
总的来说,随着西安经济发展以及城市扩容,以三环线和地铁贯通为标志的经济飞跃,西安确实有着良好的发展契机。但是消费水平的有限增长和现有超容量的市场供给,让本应该能获得更好的家居业有点郁闷。
汪中玉:原生态策划人,中国注册高级策划师,中国连锁经营协会会员,MBA。奇正维策客座顾问、中国建材第一网营销顾问,博锐、华夏营销网、行销网、中华品牌网的多家媒体特约撰稿人。电话:13363909571,QQ:375711445,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