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上男下
在通常的思维定势中,女人的东西不贵但是更换频繁,而男人的东西变化较少但往往价格不菲。但如果你注意观察,就会发现在过去的十年中,女人的时装和珠宝的价钱跟开火箭似的节节上升; 在手机行业中,偏女性审美观设计的MOTO V3和巧克力手机也大行其道,追求“骨感”的风潮已经传染了整个消费电子行业;而诸如汽车配件、大屏幕彩电这样通常男人购买的产品价格通常通常是不温不火,非常稳定乃至有所下降。
为了解释这样的现象,美林证券北美的首席经济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调查,发现了男人和女人钟爱的物品之间通胀指数有天壤之别。调查显示主要针对女性的产品(包括女装、女鞋、化妆品、珠宝和小家电)比起那些针对男性的用品(包括男装、男鞋、运动物品、电视、汽车配件等)价格上涨幅度更大,虽然可能在某些品类的男性用品的绝对价格还是比女性用品高。这个调查特别指出在过去几个月,女人和男人的通胀指数的间距明显拉大,女性通胀指数为3.6,而男性通胀指数仅为0.2,女性物品平均价格上涨幅度是男性物品平均价格上涨幅度的18倍。
这样的结果对于投资人来讲具有特别的指导意义。如能准确预见到这种趋势并能建立相应的组合,一定会斩获不小。但问题是这种趋势是否长期成立;这只是北美现象,还是对其他市场也有借鉴意义?
有几种正在发生的变化可能会使这种“女上男下”的通胀规律还会持续:
1) 首先是一个职场正在发生的趋势。随着服务业逐渐取代制造业成为许多成熟市场包括像中国这样新兴市场大都市的最主流行业,女人获得比男人更多的就业增长机会。这个其实不难理解。如果你经常去国贸、嘉里中心、东方广场这样的写字楼逛逛,你会发现女人的数量大大多过男性,就连最近我去中关村都有类似的感觉,发现女雇员越来越多。这几年大学生就业中,也是女生普遍比男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这样的结果导致女人消费信心的高涨。美林的调查显示女人的消费信心正在达到六年来新的高点,所以出手阔绰也是情有可原。
2) 由于女人在职场高度增长的发展机会,导致女士现在结婚的年龄大大推迟乃至终生未婚。这种现象在新加坡和香港等地特别严重,我发现这种趋势在中国的大都市也有越演越烈之势。由于单身女士往往没有未来负担家庭的考虑,她们的消费倾向明显高于单身男士。
3) 女人现在不仅是为悦己者容,也是为职场竞争容;由于女人更在乎别人对其外表和及其状容的评价,所以在Peer
Pressure的压力下,职场的女士对于时装、化妆品、包包和鞋子这样的时尚品更是愿意追逐潮流,频频更替,唯恐自己跟不上时尚的步伐。对于职场位置越高的女性,更是愿意在此方面一掷千金,希望留住青春的脚步。
如果你仔细想想,你会发现这三个转变在中国都有变本加厉的苗头。所以,许多公司可以重点思考一下针对女人的独特产品设计,此外对于那些专注女人生意的公司,其股票值得关注乃至长期持有。
P.S –
昨天是个充分体现女上男下的节日,给我认识的所有伟大女性致以迟到的祝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