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是一代人的成长期,中国企业随着老一代创业者的隐退,一个新的具有职业经理人味道的阶层正在诞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臻完善的今天,孕育已久的中国职业经理人似乎一夜之间即颇为惹眼,因为自2000年以来,整个职业经理人群仿佛一下子都撞了南墙,经济不分新旧,企业不论所有制
大小,各层各级的职业经理人变动频繁,尤其是重量级人物的变动更是引人注目。作为新经济代表的网络界,职业经理人的变动真有点“惨不忍睹”,8848网站请来了微软的谭智,搜狐挖走了甲骨文的李文谦,王志东离开新浪网,而传统企业亦不落伍,科龙集团招揽了营销专家屈云波、管理专家宋新雨以及创维集团陆强华集体出走等。
职业经理人首先产生于西方,而现代职业经理人的兴起,则是公司制发展的产物。“经理革命”开始於19世纪后期,于20世纪后期完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反映了市场经济,社会化大生产和企业制度变革的必然产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生产与经营的社会化程度不断增强以及企业规模、企业经营范围的不断扩大,这就增加了企业管理难度,也增加了企业经营决策的难度。于是,企业的所有权与经营权(控制权)相分离。业主开始放弃直接控制和经营企业,从而使企业控制权发生转移——从企业所有者手中转移到经理手中。这样看来“经理革命”并不神秘,职业企业家们凭借自己的经营才能,不出分文便取得了资本所有者对企业的控制权力,而经理控制权并不意味着对资本所有权的侵犯,他们不过是受所有者委托来经营企业的高级管理者。
在中国,职业经理人的产生发展,肯定也要经历一定的时期。长期以来,家族式企业一人身兼数职,以及有亲朋好友来担任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在国有企业中则是单纯的行政命令来任命管理者,这些都不是市场化的行为,所以不能称他们为职业经理人。20世纪以来的经理现象是中国企业觉醒的开始,中国经理革命的萌芽,他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职业经理人的诞生。
讲述了职业经理人的发展,那麽何为职业经理人?所谓职业经理人是指企业经营管理为业,深谙经营管理之道,熟练运用企业内外各项资源,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担任一定管理职务的受薪人员。其一经理的职业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经营管理已经成为一门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社会职业。有其专业化的职业体系与行为规范,其职业标准与成就已逐渐被社会广泛认同。其二具有经营者职业资格经理的人员,将其工作视为职业生命,有其相应的社会角色标准与压力约束 。在社会选择机制作用下不仅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满足,更重要的是体现一种职业文化与职业精神。并以此激发经营者的创造智慧与献身精神。他们一般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因为作为一名优秀的职业经理人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广阔地知识面,一般都会接受高等教育或到国外深造,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良好的职业道德、超凡的规划能力、健康的心态、优秀的职业素质、创新精神、冒险精神和洞察能力、变通能力、拥有将帅的胸怀等。
职业经理人的发展对企业有何益处呢?先看一下福特汽车的发展经历,或许我们会得到些启示。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老福特16岁到底特律,在爱迪生照明公司当工人,他于1899年先后两次创办底特律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都失败了。当他第三次办起福特汽车公司时,聘请了专家詹姆斯.库兹恩当公司经理,实行产权与经营权的分离,从而使福特汽车走向世界。福特成了著名的汽车大王后却不知自己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推行了经理制的结果,把功劳归于自己(当然福特的功劳是不可否认的)。并于1915年把库兹恩辞退了,实行了原来的家长式管理。因此,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福特汽车公司就走下坡路了。接任老福特的亨利受过高等教育,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在企业内采用经理制,重金聘用经理人才,任用原通用汽车公司的副总经理欧内斯特.布里奇全面负责工作,布里奇又请来管理人才。经过几年的努力,福特汽车公司在销售方面成了美国的第二大气车公司。然而在亨利成功之际,他又犯了老福特的错误,辞退了布里等高级管理人才,使福特汽车公司再次陷入困境。
从福特汽车公司的起起落落,我们不难看出这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样也道出了职业经理的重要作用。职业经理人能够使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使企业持续发展。如果没有职业经理人,对国企而言将无法走出困境,对乡镇企业而言将无法完成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对民营企业而言将无法解除家族化的束缚,获得发展壮大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