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什么时间才能看到基金的专业性?
在我国股票市场发展的初期,股市曾出现暴涨暴跌,当时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结为股市投资者中非理性的散户投资者太多,因而随后提出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而机构投资者在股市中的比重大幅提高后,股市仍然出现暴涨暴跌,并出现长达4年的熊市,这时把原因归结为我国股市存在基础性的制度障碍,即股权分置问题。现阶段,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仍然出现暴涨暴跌的现象,这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
让我们简短回顾一下近期市场以及市场参与各方的行为。2006年我国股市连续上扬,特别是上证指数在11月20日突破2000点大关之后又一路高歌猛进,并于12月18日一举突破2300点整数关口。最后一个月指数更是突飞猛进,仅仅12月份,上证指数的涨幅就达到14.16%,深圳成指的涨幅则达到17.30%。2006年的最后五个交易日,大盘更是日行千里,五日劲升325点。这时候,所谓理性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都纷纷鼓吹市场仍然会大幅上升,有的所谓市场人士甚至鼓吹这仅仅是大牛市的开始,等等。中小投资者也不断跟风炒作,从基金的开户数就可以看出来,今年以来基金新增开户总数为673.18万户。特别是进入11月,沪深两市每天平均 有8000人新开基金账户,11月17日,更是突破了1万人,仿佛又再现了全民炒股的局面。
让我们再看一看这些所谓专业理财、理性投资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前些年的行为。2004年4月份股市涨到1700点时,许多基金高喊价值投资的口号,继续看多股市;在2004年9月股市跌至1300点时,许多基金仍然看空股市。从以上列举的事实,我们完全看不出这些所谓专业理财、理性投资的基金以及其他机构投资者的专业性表现在什么地方?
在股权分置改革开始之际,一位证监会的领导是这样通俗的形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的重要性,即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是万能的,但不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万万不能的。目前,股权分置改革已基本完成了,针对目前股市及其生态环境的现状,现在我们似乎应该把这句话改为:不解决股权分置问题是万万不能的,但解决股权分置问题不是万能的。
从目前股市的走势来看,虽然股权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标志着股市的基础制度发生了变化,但投资者还是那个投资者,股市文化还是那个股市文化,媒体还是那个媒体,价值投资的理念还是远离这些所谓专业理财、理性投资的基金以及其他的机构投资者,我国股票市场的建设还是任重而道远。只有价值投资的理念深入到市场参与各方并切实转化为各自的实际行动,我们的股市才会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