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话行销:努力就有用吗?
“喂,您好!”
“您好!我是xx公司电话营销员……”
据说这是时下最为流行的业务方式。一桌、一椅、一人、一线、一话筒,带来的效益则是无法估算。于是乎,一夜间电话营销在中国的大地上遍地生根,并且顺利开花,大有丰收的架势。
一公司销售总监在培训公司新员工时,丢下很NB的话:“你每天坚持打一百个电话,三个月后,我的位置就是你的!”
结果,巴掌大的办公室里,拨号的声音此起彼伏,说话的声音一浪接一浪;结果,电信或是网通之类的通信运营商在背后哈哈哈哈的合不拢嘴;结果,众多的企业苦不堪言,前台也不知在什么时候成了接电话的专员;结果,一听说是电话营销的,人们的下意识的反应就是“啪”的一声,掐掉电话。结果,新人培训→努力的打电话→不断的拒绝→拼命的打电话→不断的挂电话→不时人员流失→更多人讨厌电话营销→更多的人掐掉电话的恶性循环形成。
回过头再来审视一下原因,诟病居然是“努力”,而且是越努力越可能没有成果,最后甚至是自己拍拍屁股走人的局面。我们讲勤能补拙,不是说像愚公那样贪早摸黑,只要勤快就行,更是一种技巧的锻炼。
每位电话营销人员的第一堂课,我认为是进行换位思考。想想人家一早上班就遇到这样的电话,并且不止一个电话,而且是同一个公司的不同人员打过去的,脾气再好的人也会不禁的发火,只是表现方式不会过火而已。但是说不定,在哪天就有人拿起法律告你一个 “垃圾电话骚扰”罪,那可就“驰名”中外啰!
三国智品牌策划公司,不是专门的法律事务所,也从未涉及电话营销,本不应掺合进来,但是随着公司知名度在东莞的迅速提升和网站点击率的飙升,所接到的营销电话越来越多。开始还无所谓,后来就有点讨厌了,再后来就很习惯性的思考起电话营销来。这一点其实不难理解:三国智所从事的是智业行业,在为客户服务时,总是先从策略出发,这也是三国智的“杀手锏”,久而久之这种思想便养成了爱思考的习惯,正所谓“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
一个公司的品牌一定是大于他的知名度也是大于他的产品的,但是一个品牌的成长之路是从公司的产品到公司的知名度再到公司的品牌这样一个累积的过程。所以,公司的每一个产品和公司名称的每一次对外传播都是关乎品牌建设的生死大事。
电话营销作为一种新型的营销方式,主要的优势是成本低、方便快捷;劣势是不易选对人和选对时间,拿捏不当就成了一种像垃圾邮件一样人见人恨的东东。每次和目标客户的接触都是电话营销公司形象和品牌的对外传播,一旦目标客户有反感情绪,损失的不是一个两个单,而是整个公司品牌。公司没有品牌可以重树,最怕的是公司品牌给人留下的是不良印象。这好比叫老鼠的动物,老鼠的“品牌”一旦在人们心里烙下记号,不管是刚出生的还是还没出生的,不管是光顾过你家的还是没有光顾的,遇上了,总有喊打的冲动。
三国智品牌策划公司,告诫电话营销公司,要注重对营销人员甄选目标客户能力的培养,不要因为打电话便宜就“眉毛胡子一把抓”,看到有公司电话就一通打过去。有管理、有计划、有节制、有针对性,做到有的放矢才是电话营销公司的立世之道。
电话营销员手中的那本厚厚的黄页很可能就是一头睡着了的狮子,终有醒来的一天,那时就是自己搬石头砸了自己的脚,后悔也迟了,只有法庭上见。不过还是要谢谢你,推进了中国法制的进步,但是你是一个牺牲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