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人”
——记张绪才同志二三事
题记:活着,就要活出人的精神、人的尊严和人的真诚。
1999年4月2日,在召开的蒲城县经济工作会议上,我第一次见到了永丰水泥厂厂长张绪才。脸上刻满真诚的他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作为全县重点工业企业的代表,他首先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程,至此,我才深入了解到,在蒲城县城东南40公里的洛河河谷里有一个全省都有名气的水泥生产企业。张绪才介绍了企业取得的成绩,也说明了企业存在迫切解决的一些问题,最后他表态,无论遇到任何困难,人的精神都不能倒。要千方百计,知难而进,加油干,拼命干,为蒲城县经济发展做贡献。听了他鼓舞人心的话,我心中非常感动。
1999年8月20日,蒲城县永丰镇突遭龙卷风袭击,我当天急忙赶去采访。在永丰水泥总厂,我再次见到了张绪才。一脸疲惫的他刚从受灾现场回来,他介绍说大风吹走了电除尘的屋顶,吹断了电线后引起短路,毁坏了1台微机和7台电机,直接损失达5万元,加上由于停产所造成的损失就更多了。我很为企业遭遇的天灾难过,不过张绪才倒是很乐观,他说,"我昨晚就感到不妙,一直睡不着,刚刮起大风就起来组织员工抗灾。这不,到现在很没睡觉呢;企业受了损失不要紧,关键是精神不要跨,我已经安排了,过几天就能正常生产。"果然,从他通红的眼睛和沙哑的声音里,我们看出他确实劳累过度。这一次,我真的领教了他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和对困难无所畏惧的不屈精神。
同许多创业者一样,张绪才走过的改革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洛东水泥有限公司始建于1958年,1970年转产生产水泥,由于工艺落后,设备陈旧,产品质量不稳定,没有市场竟争力,加上受计划经济的束缚和集体大锅饭的影响,企业经营很不景气。到1983年底,企业固定资产不足50万元,而累计亏损已达130万元。企业人心涣散,濒临倒闭。
危难之际显身手。1984年,年仅32岁的张绪才出任永丰水泥厂厂长。他想尽千法百计筹回了第一笔资金,先给职工发放了工资,稳定了人心。随后,他咬紧牙关,终于使原本搁浅的机立窑生产线于当年7月份竣工投产了。虽然当时还没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但真理总是永恒的。这条当时全省乡镇企业第一条机械化立窑生产线不仅挽救了企业倒闭的命运,而且使企业走上了光辉的发展道路。如今的洛东水泥公司已是拥有两条机立窑生产线和一条带四级旋风生产线、固定资产达5000万元,年产30万吨优质水泥的秦东大型建材生产企业。
五十载春秋岁月,五十载花开花落。我对张绪才五十年的人生经历了解得不算很详细,因为他是一个非常谦逊的人。也许是军旅生涯养成了他只干实事而不爱张扬的个性,也许是他总是不满现状而勇于超越的缘故,也许是他已到了五十而知天命的年龄,他总是极少谈到自己。
后来,我从别人口中了解到了张绪才的一些情况:他不仅是一个优秀的企业家,还担任着永丰镇党委副书记、蒲城县人大常委委员,并多次被选为市、县人大代表。作为记者,也许是看够了不少暴发户的丑恶嘴脸,也许是耳闻过许多权钱交易的不轨行为,我虽对他办企业的一套心服口服,然而对他能否真正履行自己的政治使命心存疑惑。有几件事情改变了看法
一次,我去他办公室,正在交谈时,一个蓬头垢面的不速之客跑了进来,拿起桌子上的水果边吃边往外跑,"这人很可怜,脑子受过刺激。"张绪才对我说。过了一会,这个不速之客又跑了进来,拿了水果又往外跑,张绪才叫住了他,和谒地说:"你过来,把这些全拿走,吃完赶快回家去,再不要乱跑了。"我在一旁看了非常感动,这与我想象中的扎势老板迥然不同啊。
还有一次,我正采访他时,办公室进来了几个头顶国微、气态昂扬的所谓执法人员,进门就要收取一大堆名目繁多的什么费用,开口就是十几万。张绪才要他们拿出有关文件,对方吱吱唔唔拿不出来,就是赖着不走,张绪才火了,他马上打电话找到这家单位的领导,说明了情况,最终把这伙人赶了出去。
"我最看重的还是‘人大代表’这个头街,"张绪才说,"人民赋予了我神圣的权利,我就要履行职责,查民情,解民忧,为民请命,为民办事。"
地处蒲城、澄城、大荔三县交界的永丰镇是连接三县的交通要道。多年来由于道路年久失修,交通十分不便,严重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张绪才对此心急如焚,经过与镇领导磋商,由企业出资50万元,对纵贯全镇的永坞公路进行了拓宽改造工程。永丰镇医院由于设备简陋,房屋破旧,一直制约着永丰镇卫生条件的改善,1995年张绪才主动出资3万余元,送去水泥等物资,帮助医院建起了宽敞的门诊住院楼,使群众就医有了保证。永丰镇中学由于学生逐年增多,改善教育条件迫在眉睫,张绪才主动捐资助物,帮助学校盖起三栋漂亮的教学兼试验大楼,使全镇学生就读有了保证。永丰抽水站由于设务老化,灌溉问题成为群众议论的焦点话题,张绪才以人大代表的身份,积极与镇领导协商,通过更新设备,疏通渠道,保证了上千亩农作物及时灌溉。十多年来,张绪才先后从企业拿出200多万元,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及群众的扶贫救助工作,受到了多方好评。
有耕耘就有收获。从事领导工作数十年,张绪才积极发展生产,为企业沤心沥血,辛勤耕耘,使企业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脱颖而出;他履行人大代表的光荣职责,代表广大群众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带动一方人民安居乐业,走向富裕。他先后被省、市、县及有关部门抒予50多项荣誉称号;1988年以来,他被渭南市委、蒲城县委多次评为"优秀共产党员",1991年荣获"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荣获"全国优秀乡镇企业家"称号。
张绪才别无他好,唯一对古老的秦声秦韵--秦腔钟爱有加,兴趣所致,他也会吼上两句,过上一把瘾。悲怆高昂的秦音里,不正寄托着他对人生的一种态度吗--人活着就是一口气,也就是一种精神。
也许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吧,神奇的黄土地呀,你养育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创造了五千年灿烂不朽的文化;不朽的洛河水呀,你滋润着古老的秦东大地,造就了张绪才和他纯朴的乡亲、人民......他们永远都大写着一个"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