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股市:几组数据,几个观点


 

中国股市2007年度交易“收宫”,上证综指报收于5261.56点,相对于20061229收盘的2675.47点,A股年度上涨了2586.09点,上涨幅度为96.66%,位列全球股市第一。

 

几组数据

 

市值总额年增长三倍:据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1228日收盘,2007年度两市总市值为327,140.88亿元。其中,沪市总市值为269,838.87亿元,流通市值64,532.17亿元;深市总市值57,302.01亿元,流通市值1,521.11亿元。如果从2006年底的8万亿元左右跃升至今年底的超过32万亿元计算,A股市值年末是年初的4倍,一年间急剧增长超过3倍;而如果以三年前市场低潮时5万亿元计算,A股市值五年间增长了5倍。

 

   图一:2001年以来中国股市的市值变化

 

 

   募集资金创历史新高:2007年,沪深两市合计募集资金达7,438亿元。统计显示,今年A股市场首发金额达4096.72亿元,配股募集资金达232.88亿元,发行次数达178次;中小板首发募资373.24亿元,而增发募集资金达80.55亿元,发行次数达110次。全年包含开放式基金、国债等在内的首发次数达176次。

 

2006年,两市新股发行为70只,募集资金1378.445元。年度对比,2007年较2006年募资增长4.4倍。

 

 

 图二:1999年以来年度募集资金额统计

 

 

开户总额新增6000万:根据中国登记结算公司的统计数据,20071227日,A股开户数增加至14.4万户,截至该日,沪深两市1227日的账户总数达16.9万户,2007全年两市新增开户数为6006.1万户,是去年全年新增A股开户数的11倍。

   图三:2007年度投资者开户数走势图

 

个股行情精彩纷呈:截至1228日,两市上市的A股共有1527只,年度比较,有1280只股票上涨超过97%,占全部样股票总数的83.82%;上涨超过100%的股票共有1266只,占比为82.91%;也即是说,两市A股中,有超过八成的股票年度上涨“跑赢”大盘。上涨超过200%的股票为619只;超过300%的股票有258只,56只股票涨幅超过500%

 

截至年末,两市正常交易的股票,年度比较没有一只下跌。

 

表一:2007年度(20061229-20071228日)涨幅在500%以上的个股一览

代码

名称

年涨跌幅 %

年换手率 %

年平均换手率 %

000650.SZ

ST仁和

1,611.90

0

 

002019.SZ

鑫富药业

1,194.63

826.1566

3.4712

600629.SH

ST棱光

1,158.68

0

 

000686.SZ

东北证券

1,085.21

276.2334

2.9387

000712.SZ

锦龙股份

912.0406

1,106.62

6.4715

600837.SH

海通证券

852.5046

1,198.49

5.2797

000952.SZ

广济药业

849.8534

1,426.49

6.2021

600385.SH

*ST金泰

761.0577

241.3771

2.8735

000609.SZ

绵世股份

751.1261

1,195.44

5.5345

600158.SH

中体产业

750.365

1,121.98

5.0999

600595.SH

中孚实业

712.31

1,075.39

4.5375

600150.SH

中国船舶

687.0915

222.2731

0.954

600115.SH

东方航空

653.4083

1,174.06

7.4308

002121.SZ

科陆电子

651.8872

936.8692

 

000960.SZ

锡业股份

650.2572

663.1836

2.7748

000565.SZ

渝三峡A

646.4623

1,252.94

5.2424

600986.SH

科达股份

641.9689

1,298.82

5.4117

600109.SH

成都建投

638.5698

1,020.90

5.5787

600674.SH

川投能源

636.3844

1,378.42

6.4715

600107.SH

美尔雅

634.135

2,050.66

9.4938

600072.SH

中船股份

633.677

1,485.42

6.2413

000983.SZ

西山煤电

621.4717

737.2417

3.0718

000513.SZ

丽珠集团

609.7844

757.5806

3.2796

600249.SH

两面针

608.8495

1,175.25

5.0011

000968.SZ

煤气化

603.3244

1,207.74

5.0533

600830.SH

大红鹰

586.2699

1,505.32

6.4056

600029.SH

南方航空

583.1296

683.0991

3.5953

600981.SH

江苏开元

576.4585

1,895.38

7.9305

600137.SH

ST浪莎

570.4611

1,175.26

6.9542

600389.SH

江山股份

566.0499

1,347.51

5.7586

000505.SZ

珠江控股

560.9319

784.1097

4.2615

600806.SH

昆明机床

558.9979

1,089.84

5.4492

600635.SH

大众公用

558.6493

1,099.97

4.7618

600816.SH

安信信托

558.0376

1,045.18

6.3731

600311.SH

荣华实业

552.1388

1,817.61

8.1874

000685.SZ

公用科技

549.0862

1,220.25

5.9816

002038.SZ

双鹭药业

548.2832

549.8062

2.2909

002001.SZ

新和成

547.6047

1,499.95

6.2759

002153.SZ

石基信息

546.5116

366.0087

 

600711.SH

ST雄震

542.7154

1,042.72

5.1366

002152.SZ

广电运通

536.9076

405.1118

 

600307.SH

酒钢宏兴

535.9587

1,277.68

5.4369

600733.SH

S前锋

531.8182

672.6837

3.0999

000527.SZ

美的电器

530.0048

234.7043

1.0073

600550.SH

天威保变

528.6826

570.6126

3.1526

000584.SZ

舒卡股份

525.3289

1,427.56

6.049

600478.SH

力元新材

525.2267

1,148.23

5.8286

600848.SH

自仪股份

523.7918

1,300.61

5.4648

600482.SH

风帆股份

521.8001

819.2741

3.6739

000677.SZ

山东海龙

510.3088

1,460.63

6.2155

600213.SH

ST亚星

510.123

0

 

600058.SH

五矿发展

509.6306

1,010.73

4.2468

600489.SH

中金黄金

507.8951

792.6019

3.3728

600128.SH

弘业股份

506.9475

2,105.49

8.8466

600586.SH

金晶科技

503.8113

1,337.06

5.6179

601600.SH

中国铝业

501.6524

794.1599

 

 

表二:2007年度(20061229-20071228日)涨幅排名后十位个股一览

代码

名称

年涨跌幅 %

年换手率 %

年平均换手率 %

002084.SZ

海鸥卫浴

6.4139

914.5211

3.8587

600887.SH

伊利股份

11.0361

627.5739

2.6149

600446.SH

金证股份

11.6781

1,116.43

4.7107

600415.SH

小商品城

11.729

406.36

1.7981

600485.SH

中创信测

13.7636

1,023.48

4.3368

000793.SZ

华闻传媒

13.8581

664.6326

2.7926

600211.SH

西藏药业

15.6598

843.7013

4.2611

600495.SH

晋西车轴

20.2374

854.8419

3.6847

600809.SH

山西汾酒

20.2434

534.0469

2.216

002095.SZ

网盛科技

21.7842

1,010.53

4.2459

 

 

2007年市场的几个新看点

 

股市市值位次与GDP总量同步

 

2007年末,中国股市市值32万亿元,在世界上已位居第4位,而目前中国经济总量也在世界上排名第4位。两者位次相同。

 

多因素合力促成上市公司市值倍增

 

单纯从股市市值变动情况来看,是几个因素共同促动股市市值从五年前最低点的5万亿元增长到32万亿元:

 

1、新股持续发行,2007年新股发行是此前多年新股发行的总和; 2006年以来工行,中行,建行,平安,人寿,中航等陆续登陆A股市场,这些新股、尤其是超级大盘股的发行使得市值大增。

 

2、股市由熊转牛,上证综指从几年前的1000点,上升到目前的5200点,10月份一度上涨至6000点,股价恰巧也增长了5倍。 一些个股超过100元,如中国船舶一度上摸300元,贵州茅台站上200元等。

 

3、我国股市熊牛转势的原因由以下两大因素共同促动,一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经济周期恰就是从2002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五前来我国GDP年均增长超过10%,而由经济增长,带动了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这是牛市的宏、微观基础;二是政策促动,股权分置改革消除了上市公司股权的人为割裂,奠定了牛市的制度基础,在制度与政策保障的基础上,我国机构投资者也得了长足的发展,正确的投资理念逐步得以树立,市场信心逐步恢复,市场交易秩序得以改善,从而在资金面、市场信心层面提供了牛市基础。

 

进入2007年以来,人民币升值、美元贬值等因素又成了助推的新增因素。

 

 

市场掀起超大型国企上市潮

 

2007年度,有更多包括央企在内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整体上市,一些通过母公司“资产注入”方式,一些从H股市场转入A股。

 

表三:2007年度发行规模超过100亿股的大盘股

代码

名称

发行价格

发行数量(万股)

募集资金 (亿元)

上市日期

601601.SH

中国太保

30

100000

300

 

601866.SH

中海集运

6.62

233662.5

154.6846

2007-12-12

601390.SH

中国中铁

4.8

467500

224.4

2007-12-3

601088.SH

中国神华

36.99

180000

665.82

2007-10-9

601939.SH

建设银行

6.45

900000

580.5

2007-9-25

601919.SH

中国远洋

8.48

178386.74

151.272

2007-6-26

601328.SH

交通银行

7.9

319035.05

252.0377

2007-5-15

601998.SH

中信银行

5.8

230193.27

133.5121

2007-4-27

601166.SH

兴业银行

15.98

100100

159.9598

2007-2-5

 

 

表四:2006年度发行规模超过100亿股的大盘股

代码

名称

发行价格

发行数量(万股)

募集资金 (亿元)

上市日期

601628.SH

中国人寿

18.88

150000

283.2

2006-12-25

601333.SH

广深铁路

3.76

274798.7

103.3243

2006-12-12

601398.SH

工商银行

3.12

1495000

466.44

2006-10-16

601006.SH

大秦铁路

4.95

303030.303

150

2006-7-20

601988.SH

中国银行

3.08

649350.6

200

2006-6-22

 

而超级大盘股的成功登陆反映了以下几点市场变化:

一是人们对证券市场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战略地位的认识发生了变化,首先是管理层认识到了股市对上市国企改制的新的重要意义,国企上市不再简单地只是为了筹集资金,其以上市方式进行“公开化”,更多接受公众监督,有利于促进其规范经营,资本市场也可以作为其进行资产战略配置的一个平台,显然,“国际竞争力”的培育应当包括这些内容;

二是公众对国企股上市有了全新的认识,国有企业,尤其是央企,大多是行业翘楚,许多在行业处于垄断地位,其上市本身可以给投资者,尤其是机构投资者带来更多“优质资产”(投资对象)选择机会,尤其是大资金作为战略投资者进行“资产配置”。

而促使这一转变的根本原因即是股改解决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市场长期投资理念得以确立,以及由股改促动带来的牛市基础,要知道,在熊市中,超大盘股上市通常会因被视为资金“抽血”,而被市场认为是“利空”的。

 

 

机构投资者牢牢把握市场“话语权”

 

此轮超级牛市行情2006年启动以来,市场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机构投资者把握“话语权”,这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目前,我国基金管理公司共数十家,其中 35个中资基金管理基金,29个合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着开放式基金已超过300只,货币式基金39只,另有封基40个,各类基金资产净值在18千亿元左右,保险资金、社保基金、QFII等规模增长也都异常迅猛。

 

机构的主导地位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机构主导投资理念——毕竟理念决定行为,由机构投资者掌控的“价值投资”主线一直居于核心的主导地位;

 

机构主导市场行情——其拥有的“真金白银”是其中小投资者所不能比拟的;

 

机构强大的研发力量、信息渠道、管理优势、丰富的市场经验等等诸多方面,都显然有资格与底力处于市场的主导地位。

 

而上述几类机构投资者中,犹以证券投资基金的地位更为突出。这不仅是只为证券投资基金资金规模雄厚,同时作为证券市场中的“职业投资者”,保险资金、会保资金与QFII目前的投资也多由基金打理或者二者保持着深入的合作。

 

 

“基民”规模扩大反映个人投资者更趋理性

 

个人投资者进步主要体现在“顺势而为”方面,首先是理念认同,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把握这一主线者成为真正的赢家;而同时,大量基金发行、更多投资品种如新股发行增加、中小企业板规模壮大、权证推出、银行与券商大量理财产品的推出等也都为其提供了丰富的可供选择的投资品种。尤其是基金在市场中的不俗业绩,吸引了大批投资者加入,相对于“股民”,目前的“基民”规模也异常壮大,许多银行门前排着“长龙”认购基金、规模数百亿的基金短短三两天甚至一天就能发行完毕。这一现状一是说明行情异常火爆,同时,更多投资者认同“专家理财”方式,未尝不是一个市场进步。

 

上市公司业绩大幅提升

 

上市公司业绩是股市基石,过去2年中,上市公司的业绩逐年变好,质量得以提高。2007年年中,已披露半年报的上市公司加权每股收益为0.1939元,可比样本同比增长63.85%;净资产收益率为7.74%。其中86.16%的上市公司盈利,73.59%的上市公司净利润较去年同比实现增长。

 

而推动上市公司业绩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宏观经济增长,我国经济处在新的增长周期之内,给每个行业都带来了增长机遇;二是部分支柱行业与瓶颈行业获得超常发展机会,如房地产,大家都知道房价在涨,而房价的根本原因就是有效供给不能满足市场的有效需求,如银行业,每一个城市目前都有银行排队的现象,至少我在上海、深圳、北京这样的大城市经常体会到观察 到,另外的公共产品提供服务也有类似的现象;再如石化、能源、有色金属等这些在全球都被视为“战略资源”的若干行业,国际需求增长、美元贬值造成的流动性泛滥促使其价格持续上涨,促成了上市公司业绩暴增;三是经济景气的偏热,温和通胀的出现,对上市公司业绩也起到了推升作用。

 

券商功能正在“复位”

 

券商是整个股市承上启下的枢纽,过去几年监管部门对券商进行了治理整顿,行业风险得以大大化解。券商近年的变化,我们觉得可以用“复位”一词进行高度概括。此前,券商在市场中更多扮演了直接投资者的角色,内幕交易、股价操纵、违规经营(如挪用客户保证金、非法融资与放贷、非法融券)等等问题大量存在,应该说,管理层近五年一方面发展其他投资者如证券投资基金、QFII等的同时,另一方面也对券商进行了铁腕整治,如进行了银券分管等制度建设,客户挪用保证金现象最终得到了根治,一些券商倒闭,一些券商进行了合并与转型。治理后的券商更多突出了它的发行承销、代理交易的基本功能,原有的投资功能也得到了规范。

 

 

2008证券市场需要思考的几个问题

 

一是我国经济的增长周期会结束吗?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目前来看,一般的预测的宏观调控将在2008年起到成效,GDP增长可能略降,如10%11%,宏观政策主要着眼于控制物价;

 

二是上市公司业绩在超常增长后,会否放缓脚步或改变趋势?这一要点将决定市场估值水平(即市盈率与市净率,泡沫的缩减幅度),一般认为今年的业绩超常增长状况难以改变;

 

三是人民币升值走向何方?是加速升值、一步到位,还是放缓脚步?至少来看,人民币的现实表现是在加快升值步伐;

 

四是负利率会消失吗?货币政策紧到何种程度?

 

多次加息之后,由于CPI增长较快,负利率问题依旧仍旧存在,而2008CPI如不能有效控制,加息趋势仍将维持;而只要负利率问题存在,流通性问题也就不会根本性地得以解决。

 

未来展望:成长性与市场规范是资本市场长久发展的永恒动力与保障  

 

长远来看,展望未来,我们认为推动中国资本市场继续高速发展的动力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中国在国家崛起过程中,由经济增长带来的无穷动力、无限机遇与广阔空间。

二是上市公司业绩与成长是永恒的支撑基础。

三是健全有效的制度基础与监管措施是证券市场良性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