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新步伐


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新步伐


不经意间,我们即将告别2007年,进入崭新的2008年。

在2007年的大门即将关闭之际,蓦然回首这一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惊喜地发现,在各个方面的努力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步伐,迈得稳健而有力;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2007年,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并将其放在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八个着力点之首。这极大地振奋了人们的创新精神,进一步激发科技工作者开拓进取的热情,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2007年,火炬“十一五”发展纲要及国家高新区“十一五”发展规划纲要分别提出,“集中各方面优势创新资源,调动各方面力量,组织实施“育苗造林”工程”,“国家高新区发展要坚持六大原则,实现五个转变,努力做好四个提升,建成三类园区”。这为“十一五”期间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7年,《关于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关于商业银行改善和加强对高新技术企业金融服务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家科技计划实施中科研不端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创新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优化了自主创新环境,使高新技术的发展步入了快车道。

2007年,被称为“经济宪法”、历经13载沉浮的反垄断法千呼万唤始出来;影响社会和谐与自主创业的就业促进法尘埃落定;事关科技强国成败的科学技术进步法,在建设创新型国家新形势下,开始了新一轮的修订;对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大意义的循环经济法渐行渐近……这些关乎国计民生、科技长远发展的法律法规,将为我国实现科技强国目标,提供坚实的法制保障。

2007年,“嫦娥”飞天、“翔凤”下线、“和谐号”动车组横空出世、光学“天文眼”南极调试安装、“南海一号”成功打捞、“北斗”导航系统完善、首个完整的“中国人基因组图谱”绘制完成……凝聚着无数人心血的多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再一次展现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创新力,提升了我国整体科技实力。

2007年,我国设立了科技型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了国家技术转移促进行动,成立了中国技术创业协会,启动了中国火炬创业导师行动;我们迎来了中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20周年、生产力促进中心成立15周年、部分国家高新区成立15周年……在继承与创新的基础上,中国的火炬事业迈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建设创新型国家迈出了新的步伐。

展望2008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30周年、火炬事业20周年、创新基金实施10周年,迎来第29届奥运会;同时,我国科技投入有望进一步增加,创新环境逐步改善,新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的实施,以及创业板市场有望浮出水面,将推动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当然,我国也面临诸如组织与机构的推动能力和协同工作能力不够、创新资源无法有效聚集和聚合、产业集群创新能力不足等一些不容忽视问题。

建设创新型国家不可能一蹴而就,相信2008年中国的科技事业将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