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春再上美国《时代》杂志和流行歌曲的消费倾向
李华新
李宇春2007新专辑全国巡回演唱会虽然已在本月初落下帷幕,但其“余震”可谓同样够劲。不仅有媒体大张旗鼓的以“七宗最”为题,细数了李宇春此次巡演在票房、影响力、口碑等七大方面创造的新高,同时各大演出商也瞄准了这位超人气歌手,个唱邀约只增不减。与此同时,李宇春也继两年前登上美国《时代》(《TIME》)杂志亚洲版封面之后,于近日再次登上该杂志美国版的版面,并受到了充分的肯定。(2007-12-27 10:00:17 来源: 搜狐娱乐 )
我们对李宇春能够再度被《时代》看中登上封面,这里面究竟有多少是国人骄傲的成分,笔者以为对此不必过于的敏感,也不能无动于衷;不敏感,是说在当下的流行文化泛滥的时候,中国的一位歌手能够被美国的一本杂志看重并且登上封面,这其中的寓意是不言自说的,至少是她对于亚洲的音乐圈内来说是一个兴奋刺激的信号,此外就是在当下的流行歌坛上,我们的接轨其实是已经与被其融合的被动或是主动的因素在起作用,而究其根本就是其中的商业利益和市场化趋动的无法避免等等具体的原因。
如果说,两年前登上《时代》杂志封面是依靠“超女”比赛所带来的人气,那么,此次再次被《时代》杂志进行推介则更多的是以“歌手”身份对李宇春的关注。如果是这话我们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那就是现在的李宇春的成功,是多方面的,那就是我们就是现在的国内一些音乐制作机构已经在对市场的把握上,具有了世界眼光;此外就是媒体的推动力也是不言而喻的。自然更重要的是社会发展的主流意识已经可以容纳了这些流行音乐的存在,并且提供了它存在的基础和再现的条件。同时也说明现在借助与网络音频技术,音乐传播真正的意义的确是体现出来了,“歌曲的表演与传播随着录音复制布景以及制作技术的迅速改进,采取越来越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并且与同期发展起来的各种民间表演技术结合起来,得以采取多样化的活泼形式”,走向了人们的生活,并且为主流生活所允许。尤其是中国的电视台的选秀,使得歌曲的演唱迅速走向民间,并且被迅速传播。
在文章中,该杂志在整个文化话题策划中以“内地少有的,能与港台歌手并驾齐驱的艺人¡±的高评价对李宇春进行了肯定,同时,她的商业价值也被重点介绍。值得一提的是,在这篇报道中所用的新闻图片,正是李宇春在今年的巡演中多次穿着的蓝色民族风舞台装,展现了别样风情。而再次被国际媒体选为报道对象,则充分展现了李宇春在流行乐坛甚至国际文化娱乐业的超高知名度与影响力,这也与其在07年中以多首单曲、新专辑《我的》以及全国巡演为主线的音乐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不过,我们莫要以为,这对于我们的音乐创作来说会有多么大的积极的意义,或是没有什么意义,都不是一种客观的评价,因为对于流行音乐本身来讲,它本来就是没有规律的规律的所在,而且作为以年轻人为主体的流行音乐,年轻人本身也是没有自己固定的兴趣和爱好的,以及随意性较强,以及没有固定的欣赏趋向,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因为媒体的大肆宣传造势所引发的。
据悉,刚刚结束厦门签售的李宇春将在北京做短暂休整,并于本周赶赴长沙录制跨年演唱会。明年,她将在唱片公司太合麦田的安排下在音乐上进行更广阔的尝试,为广大歌迷带来惊喜。
由于流行歌曲作还要是面对青少年一代,所以,它的基本内容和情调往往是以爱情、性、冒险、奇遇、浪漫情调、享受经验。偶然成功等等为主。不过在现代的消费中成功的流行歌曲及其歌星的产生,在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媒体传播系统捧场。个人的演唱素质固然重要,但个人的气质和性格特征也往往受到主控制单位的重视。他们所选择的“歌星胚子”,往往是能够典型的代表这一代青少年的反叛精神及其品味上的歌星特征。就此而言,歌星在很大程度上是塑造出来的,也是依靠他们所处的社会机遇而定。
评价李宇春现象是不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的,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我们在衡量流行音乐的流行时尚时,我们且不要以为能够登到美国派时代杂志就是什么划时代的意义,因为从另外一个方面,也向我们传递出了这样的一个信号,那就是我们的音乐越是接近于美国的价值趋向的时候,就越宜被人家称赞。如此的评价只能是说明我们现在正处于一个消费时代,而且因为这样的消费倾向使得我们无法逃离流行的当下。因为市场是音乐人真正需要的市场,而为了这个市场会不断整合自己的艺术风格,适应年轻人的审美倾向,适应市场的需求,音乐的流行是为了消费,为了市场的利益。除此之外,人们很难从中得到其他的受益。年轻人喜欢它至少因为它在流行。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