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到河南省上蔡县看望艾滋病孤儿;11月12日,到北京东城区交道口街道看望困难群众;9月9日,专程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刚刚入学的免费师范生……这是媒体总结的温家宝总理2007民生日历。(2007年12月25日《中国青年报》)
从媒体总结来看,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仅仅在一年时间就18次直接走到普通群众当中,走到农村、企业、市场、学校、医院、灾区等,凡是能够去的地方,凡是群 众需要的地方,温家宝总理都走遍了,而且还经常临时性地单独“行动”,并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生足迹”。当然,这还只是总理一年来“关注民生、重视 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几个瞬间和缩影。总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各级官员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看着总理的“民生日历”,循着总理 的“民生足迹”,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高尚胸襟,更体会到了亿万百姓的福祉所在。
温总理的“民生日历”,是一面明镜,映照出了国家领导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情怀;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些领导干部在关注民生问题上 的不足;更透视出了少数贪官污吏在搜刮民脂民膏、侵吞国家资产问题上的贪婪和无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一生可能自己都无法回忆起能有多少真正惠及百姓 的“民生日历”、“民生足迹”,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自己私下里保存着的“行贿日记”和“受贿记录”。这不,下面就有一例。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三院)原院长刘松涛,因涉嫌受贿163万元、贪污72万元,昨日在市五中院公开受审。法庭上,刘松涛对检方的指控、自己曾做 的供诉大都予以否认“Building+5+5+10”、“小Z 10”——这是检察官在刘松涛的笔记本上发现的。检察机关认为,Building,代表的是指市三院新门诊部的装修工程,5+5+10+10,是表示4次 收了30万元。(2007年11月13日重庆日报:《重庆一贪官涉嫌受贿受审 用英文记录收钱事实》)
总理的“民生日历”是记在群众的心坎上的,虽然总理可能无法一一列数自己的“民生足迹”有多少,但是它永远温暖人心、鼓舞人心、振奋人心;贪官的“受贿记 录”是记在自己的本子上的,虽然当时可能只有一人知晓,但是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声名狼藉于人间。总理着力于书写每一张“民生日历”,所以他心中始终将 百姓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总理的足迹;哪里有群众的需要,也便会有总理的身影。而贪官痴心于升官发财、追名逐利,热衷于行贿受贿,成 天盘算要给某某送多少钱,要为自己谋多少利,看到群众有困难、有问题,他们往往不是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而是会绕道走,甚至还会嫌群众多事、惹事。
“民生日历”和“受贿记录”是为官者的两种境界和追求,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前者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生动写照;后者是“假公济私、贪污腐败”的丑恶罪证。民生日历是用真心、爱心在书写,而受贿记录是用贪心、贼心在掩藏。
我们感动于有一位“心系于民、情注于众”的好总理,更憎恨于有几许“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坏贪官。好在从中央到地方惩治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从干部到群 众治理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的制度反腐的新框架。“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将人民群众记在心中的,人民当会将他的名字刻在心坎里;与人民群众争权夺利者,人民也会将之抛在历史的垃圾堆里。我们有理由相 信,有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党风必将更正,民风也必将更纯。
从媒体总结来看,作为一个大国总理,仅仅在一年时间就18次直接走到普通群众当中,走到农村、企业、市场、学校、医院、灾区等,凡是能够去的地方,凡是群 众需要的地方,温家宝总理都走遍了,而且还经常临时性地单独“行动”,并留下了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民生足迹”。当然,这还只是总理一年来“关注民生、重视 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几个瞬间和缩影。总理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了各级官员什么才是真正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看着总理的“民生日历”,循着总理 的“民生足迹”,我们感受到了一个大国总理的高尚胸襟,更体会到了亿万百姓的福祉所在。
温总理的“民生日历”,是一面明镜,映照出了国家领导人“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崇高情怀;同时也折射出了一些领导干部在关注民生问题上 的不足;更透视出了少数贪官污吏在搜刮民脂民膏、侵吞国家资产问题上的贪婪和无耻。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为官一生可能自己都无法回忆起能有多少真正惠及百姓 的“民生日历”、“民生足迹”,但是他们绝对不会忘记自己私下里保存着的“行贿日记”和“受贿记录”。这不,下面就有一例。
重庆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三院)原院长刘松涛,因涉嫌受贿163万元、贪污72万元,昨日在市五中院公开受审。法庭上,刘松涛对检方的指控、自己曾做 的供诉大都予以否认“Building+5+5+10”、“小Z 10”——这是检察官在刘松涛的笔记本上发现的。检察机关认为,Building,代表的是指市三院新门诊部的装修工程,5+5+10+10,是表示4次 收了30万元。(2007年11月13日重庆日报:《重庆一贪官涉嫌受贿受审 用英文记录收钱事实》)
总理的“民生日历”是记在群众的心坎上的,虽然总理可能无法一一列数自己的“民生足迹”有多少,但是它永远温暖人心、鼓舞人心、振奋人心;贪官的“受贿记 录”是记在自己的本子上的,虽然当时可能只有一人知晓,但是总有一天会大白于天下,声名狼藉于人间。总理着力于书写每一张“民生日历”,所以他心中始终将 百姓的安危冷暖记在心上,哪里有灾难,哪里就有总理的足迹;哪里有群众的需要,也便会有总理的身影。而贪官痴心于升官发财、追名逐利,热衷于行贿受贿,成 天盘算要给某某送多少钱,要为自己谋多少利,看到群众有困难、有问题,他们往往不是伸出自己热情的双手,而是会绕道走,甚至还会嫌群众多事、惹事。
“民生日历”和“受贿记录”是为官者的两种境界和追求,代表着截然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权力观、价值观、道德观、荣辱观。前者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的生动写照;后者是“假公济私、贪污腐败”的丑恶罪证。民生日历是用真心、爱心在书写,而受贿记录是用贪心、贼心在掩藏。
我们感动于有一位“心系于民、情注于众”的好总理,更憎恨于有几许“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坏贪官。好在从中央到地方惩治腐败的力度越来越大,从干部到群 众治理腐败的呼声越来越高,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明确提出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水火不相容”的制度反腐的新框架。“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 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将人民群众记在心中的,人民当会将他的名字刻在心坎里;与人民群众争权夺利者,人民也会将之抛在历史的垃圾堆里。我们有理由相 信,有了中央领导同志的率先垂范、亲力亲为,党风必将更正,民风也必将更纯。